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50|回复: 0
 architect 发表于: 2015-3-13 13:19: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5年] 82岁老人和他56年的藏品

 [复制链接]
U5566P1081T2D182017F6DT20150313122057.jpg

  戴孟和老人在市档案馆向市民讲解遂宁今昔城区的变化
  曾经,他拥有一张135厘米长、50厘米宽,被称为年代最久远的民国初年的遂宁城区全景照片──
⊙ 记者:黄焱

  干净整洁的房间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盆景,兰花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一台七十年代日本产的收录机摆放在显眼处,几十枚毛主席像章保存如新……眼前的一切,让人感受到主人对收藏的热爱。
  3月8日,《巴蜀周末》记者来到了82岁高龄老人戴孟和的家中。此行的目的,是想采访他曾经珍藏过的一张拍摄于民国时期的遂宁城区老照片,老人收藏这照片长达56年之久。
  老人告诉记者,他所珍藏的那张老照片已经进了市档案局的库房。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向记者展示这张照片,但他仍然笑呵呵地向记者展示着他的“宝贝儿”:有遂宁市档案馆颁发给他的捐赠老照片的收藏证书,有各种媒体报道他捐赠老照片的报道……
  据悉,这张“民国初年遂宁城区全景照片”长135厘米、宽50厘米,是目前遂宁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遂宁全景照片。

得到不易保存更难
  “这张照片是1958年得到的,是我当时单位的老前辈李实卿老人离开遂宁之前送给我的。”戴孟和老人介绍说,李实卿是我国现代著名磁学家李国栋的父亲。当时,李实卿是遂宁县川剧团的副团长。
  1954年,戴孟和在遂宁县工作组工作。虽然两人存在年龄差异,但彼此关系相处较好,戴孟和还经常上李实卿家玩。
  “当时李实卿家境比较好,不仅拥有半条街的房产,自己还经营着餐馆。”在戴孟和的眼中,李实卿家里有很多稀奇的宝贝,不仅有八十年代才出现于普通家庭的带抽屉的茶几,还有非常漂亮时尚的桌子,所有的家具都是古色古香的……
  在所有的这些“宝贝儿”中,最让戴孟和喜欢的就是挂在李实卿家墙上的那张遂宁城区全景照片。戴孟和说,他一直很喜欢这张照片,有时间就上李实卿家去看。年轻的他总是想不通,这张遂宁城区全景图是如何拍摄下来的,他经常在琢磨这张照片是站在遂宁哪个角度拍摄的,怎么拍才有如此效果等等。
  戴孟和说,1958年,李实卿的女儿在苏联留学,儿子在北京工作,李实卿便决定举家搬迁离开遂宁。在临走时,把许多不方便携带的家具都送给了戴孟和。让戴孟和没有想到的是,他开口向李实卿讨要这张自己喜爱了很久的照片时,李实卿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将这张照片送给了自己。
  得到照片的戴孟和如获至宝,回家便将照片看了又看,反复寻找最合适的珍藏地点。最终,他选择了把照片折叠后,放进了一个宽25厘米正好能装进这张照片的白铁皮箱子里。
  当时的戴老没有固定的居所,一个人住在一间用板子夹起的“房子”里。有时候工作忙还要住在办公室。但不管走到哪里住在哪儿,戴孟和老人都不忘随时把这个“宝盒”放在身边。多年以来,这渐渐成为了他的习惯。此后的时光里,无论是从老镇江寺的“老房子”搬到艺校,后又搬回镇江寺,后又在修剧场时楼上楼下搬迁数次,戴老总不忘把这个盒子带在身边。
  在家里,老婆和女儿从来都不知道他这个盒子里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带着这个盒子。多年后形成了习惯,老婆也从为不问,女儿也从来不会去偷看这个盒子。
  1981年夏,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席卷遂宁。戴孟和所在的临江的兴隆街,整条街都只有靠撑船出行了。在这样的险情下,戴孟和依然随时带着这个盒子。“因为天上雨地下有水,所以我不得不给盒子缠上了塑料薄膜,不让里面的老照片淋到一滴雨沾到一滴水,更没有让这张珍贵的照片在洪水中遗失。”
  戴孟和老人回忆,自从得到这张照片后,他前前后后经过了十余次搬家,又经历过几次自然灾害,但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一直好好地保存着这张照片。

独自珍藏不如众人分享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遂宁城区的变化日新月异,跟老照片上的差别已经非常大了。”戴孟和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陈立福来串门时他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宝贝儿”,陈立福立刻认出这是个“好东西”。戴老从此更是加倍珍惜。
  此后,戴老有几位好友上门讨看这张照片,也有好友表示愿意出钱收购的,但都被戴老婉拒了。在这之后,戴老就很少向外界展示这张宝贝照片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偶尔拿着老照片出来欣赏的戴老有些着急了。因为自己不知道如何“护理”这种老照片,照片上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起壳,甚至有些轻微脱落现象了。
  一些知情的老朋友们纷纷给他出主意,戴老还多次到重庆寻求照片的修复技术,可始终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修复效果。
  2013年底,市档案局在向全市征集遂宁老照片的过程中,了解到戴老珍藏着这样一张照片,于是通过陈立福介绍,多次登门反复做工作,希望戴老能够把这张照片捐出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有不少专门从事收藏的人知道了这件事,并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我,软磨硬缠想出高价钱来收购我的这件藏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戴孟和老人将自己珍藏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告诉了远在重庆工作的女儿。为了更好地保藏这张照片,父女经过商量后,决定把照片捐给市档案馆。“作出了这个决定后,我的心里还是非常不舍得这张照片。这毕竟是自己珍藏了五十多年的‘宝贝儿’。”但出于更好地保护这件文物的考虑,戴孟和老人最终忍痛割爱。
  “这张照片我一个人收藏在家,只能是自己欣赏,顶多和亲戚朋友分享一下。如果把它捐给市档案局(馆),将会有更多的市民通过它能了解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历史,这显然比我独自收藏的意义大。”戴老微笑着说。
  戴老分析说,这张照片可能是当时航拍的。因为距离较远,具体的位置看得不是很清楚。“那时的遂宁基本就只有如今商务区这一带,现在城河北巷的位置就是城墙……”
  如今,市档案局(馆)一楼的展厅里展览着对戴老捐赠照片翻拍以后的图片,而捐赠的原作则被装裱后珍藏在了市档案局(馆)的档案库房内。
源自:遂宁日报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rchitect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architect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6:14,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