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92|回复: 7
 相逢是缘 发表于: 2013-9-18 12:49:23|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镜头] 超声波对焦索尼Planar 蔡司50mmF1.4试用

 [复制链接]
  蔡司的标头一贯都不便宜,而且绝大部分都不能自动对焦。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大概是真的毒性不浅。想用蔡司的自动镜头,我们的选择并不多,索尼 A卡口算是最好的方案了。索尼其实已经有50mm F1.4(SAL50F14)了,不过那是美能达的遗产,而这次的Planar T* 50mm F1.4 ZA SSM定位显然更高,开卖时预售价一度高达12480元人民币(目前回归到八千多元)。上市五位数售价的50/1.4镜头到底有多好?我们还是要拿实际表 现说事儿。
3752047458.jpg

  从名称上的SSM看,我们就已经知道这是一支具备超声波对焦马达的镜头,在此之前,蔡司只有24-70mm ZA等不多的几支镜头有这个配置,像16-35ZA等虽然可以自动对焦但都要依靠机身马达,速度上也就逊色了不少。
276890957.jpg
SSM超声波对焦技术标识

2364838788.jpg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显而易见,Planar T* 50mm F1.4 ZA SSM是一支全画幅镜头,想发挥这支镜头最合适的机型就是A99了,本次试用中的所有样张便都是这套组合拍摄的。
  - 外观与简介
  所谓Planar镜头是1896年Dr.Paul Rudolph基于双高斯结构而设计的。属于对称型镜头,像场平直,对球差、像散、色差等都给予了很好地校正,可以做到较大的光圈。由于结构比较复杂和光学面较多,早期的Planar镜头的反差都不高。直到镀 膜工艺出现,Planar镜头进入黄金时期。现在的大多数大口径标头其实都是从Planar变种而来,但最正宗的结构和“Planar”字样只有 Carl.Zeiss生产的镜头才可以使用。
285553174.jpg
镜头前端的文字是雕刻上的

  除了Planar结构字样,红T镀膜的标志也有出现在镜头上。这也是Planar优秀成像的保证。
1405690651.jpg
唯一的拨杆和按钮

  蔡司的小蓝标下面是对焦开关拨盘,圆形的结构正好与蔡司标的弧形下边缘呼应,拨盘中间是对焦停止按钮,左手大拇指正好可以舒适的进行操作,这一系列简洁人性的设计让我们对其充满好感。
679984890.jpg
72mm滤镜接口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的前口为72mm口径,而镜片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这样的设计一则是因为SSM马达的存在令镜头直径较大,一则也是可以增加吸能空间,保护镜片,根据笔者经验,意外中前镜又大又凸的镜头往往都很受伤。
3985191463.jpg
镜头后口

  索尼官方称该镜头采用了防尘防滴设计,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不过我们没有在后口见到常见防水胶圈,而是“主驱动单元采用橡胶包装等方式密封,构成整套防滴防尘系统”。
455202972.jpg
镜头左侧

  黑色的金属镜身是由铝合金制成的,这也是蔡司镜头的一贯特性,有助于镜头强度的提高,同时金属的质感也是很多人所钟爱的。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相逢是缘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相逢是缘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相逢是缘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相逢是缘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相逢是缘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相逢是缘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楼主|相逢是缘 发表于: 2013-9-18 12:49:23|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 外观结构细节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光圈叶片为9片圆形,从镜头前方看为菊花状结构。
1836157538.jpg
光圈结构

  在对焦时,前镜片并不会位移而是后镜组移动,这有利于镜头的密封和耐久。得益于SSM,对焦过程快速安静并且对焦环不会转动。
3862536994.jpg
对焦窗

  从顶部的对焦窗可以看到Planar T* 50mm F1.4 ZA SSM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45m。
767018656.jpg
遮光罩内部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的遮光罩型号为ALC-SH126,材质是塑料,长时间使用后边缘会磨亮,比起金属遮光罩质感略逊,但遮光罩内部做消光处理,功能性很好。
1106700552.jpg
信息标签-日本制造

  在镜身下部贴着镜头信息标签,产地上标明了日本生产,制造者是索尼。这并不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SSM是索尼的技术,蔡司则是提供专利光学设计和品质管控便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相逢是缘 发表于: 2013-9-18 12:49:2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 结构与参数
  5组8片的结构,第三片和最后一片为非球面镜,前面已经对这种结构的由来做过介绍。这支镜头的MTF如下图所示,大家可以点击浏览大图。
1435724529.jpg
光学结构与基本参数

4250055133.jpg
MTF曲线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除了采用Planar对称设计和红T多层镀膜还有众多技术特性,什么RF、FHB、ADI等等一大堆英文缩写,颇让人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不明 白为什么就是觉得厉害)。于是我们在这里给出解释,免得大家花了钱都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
3936908844.jpg

  标签解释:从第一排左侧开始依次:全画幅、圆形光圈、非球面镜、后组对焦技术、焦距锁定按钮、超声波对焦、高精度测光(ADI测光:索尼高阶闪光灯与装有 距离解码器的镜头配合使用,不会以为拍摄周围的反光率大小而受影响,从而精确控制闪光,以解决传统TTL闪光控制导致对白色闪光不足以及对黑色闪光过度的 问题。)
 楼主|相逢是缘 发表于: 2013-9-18 12:49:23|显示全部楼层
  - 细节表现-100%截图
  当光圈全开以最近距离拍摄时,景深可以说是相当的浅,下图焦点在小猫的额头,而鼻尖和眼睛已经开始虚化。
  中心:
670289737.jpg
截取位置为画面中心额头部位

2716328324.jpg
100%截图
  虽然景深很小,但在焦内的画质还是有足够的表现力,即便放大到100%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毛发的细节。
  边缘:
3410560397.jpg
截取位置为画面左下角玛尼堆

901943892.jpg
100%截图
  作为一支大光圈镜头,大光圈时边缘的画质是体现光学水平的关键之一,从上图来看,我们还是感到欣慰的,即便在画面边角也没有明显相差。看来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相逢是缘 发表于: 2013-9-18 12:49:23|显示全部楼层
  - 人像样张-肤色倾向
  以下是实拍样张赏析的部分,为了客观表现性能,全部样张都是搭配A99基础设定JPG直出,参考时请大家一定注意,前两天我们做图赏时有朋友抱怨样张不够鲜亮,其实我们不是不能在机内或者后期增加饱和度和对比度,但各位觉得那样有意思么?
2019128417.jpg
焦距:5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4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2931168759.jpg
焦距:5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40 曝光补偿:2EV 白平衡:自动

2329386041.jpg
焦距:5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40 曝光补偿:2EV 白平衡:自动

1157267491.jpg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2EV 白平衡:自动

4118602738.jpg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表现稳定,对焦迅速而安静,只要对焦点设定准确,都能锁定模特的眼神,睫毛非常清晰。而肤色方面,Planar T* 50mm F1.4 ZA SSM并不是走的清新口味。当然,喜欢小清新的朋友也可以通过后期解决,这年头谁拍完片不得简单调调啊。
 楼主|相逢是缘 发表于: 2013-9-18 12:49:23|显示全部楼层
  - 旅行样张-色彩与细节
  前一段时间带着Planar T* 50mm F1.4 ZA SSM和A99出去走了走,也体会下镜头的特点,下面这张照片中的绿色和蓝色在原片直出中已经算是比较生动了,以及后面那几张汽车上的红色有那么一点点厚 重的感觉,可以说色彩方面Planar T* 50mm F1.4 ZA SSM的表现是偏浓郁的。
1668012357.jpg
焦距:5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2535555863.jpg
焦距: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3283657989.jpg
焦距: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277895785.jpg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细节表现上,Planar T* 50mm F1.4 ZA SSM有着非常好的解像力,特别是当收缩一定光圈以后,画面非常锐利,比如第一张的草甸细节就很丰富,石头也清晰可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相逢是缘 发表于: 2013-9-18 12:49:23|显示全部楼层
  - 暗光环境样张-快门速度、色散与逆光
  大光圈的优势之一就是暗光拍摄能力了,我们在试用中并没有携带闪光灯,A99也没有机顶闪,但夜色下开高感光度用全开光圈依旧可以很轻松的拍摄,画面质量也可以令人满意。
1022143705.jpg
焦距:50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3610252008.jpg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1022735607.jpg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200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2325094844.jpg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2988752981.jpg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32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这组暗光的样张其实说明了好几个问题,第一张中快门速度已经很低了,画面依旧没有抖动,这是得益于大光圈加上机身防抖,表现了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暗光拍摄 能力。第三张中的路灯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紫边,因为那个位置的高光完全溢出了,并且与灯罩形成了强烈生硬的明暗相交,而第二张和第四张的类似场景却没有出 现明显色散,由此我们认为Planar T* 50mm F1.4 ZA SSM并不是没有色散,幸好只是出现在个别特定环境下。最后一张车灯的强光几乎直射入镜头,此时Planar T* 50mm F1.4 ZA SSM表现的非常出色,其对内部反射、眩光的控制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
 楼主|相逢是缘 发表于: 2013-9-18 12:49:23|显示全部楼层
  - 试用总结
  作为一支颇为昂贵的镜头,Planar T* 50mm F1.4 ZA SSM的做工是可圈可点的,虽然比起一些蔡司纯金属手动头还稍逊,但在现代镜头中也算设计科学、质感出众了。而且比起质感这东西,其实还是现代化所带来的稳定画质更加重要。
4290311171.jpg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但这里我想提一点的是手感和品质的保持,笔者之前用过的几颗“索蔡”镜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有不同程度手感下滑,比如24-70mm ZA和16-35mm ZA,希望结构更简单的Planar T* 50mm F1.4 ZA SSM可以有所改进。
4127063373.jpg
焦距:5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40 曝光补偿:2EV 白平衡:自动

1175370803.jpg
焦距:5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00 曝光补偿:2EV 白平衡:自动

  成像方面,Planar T* 50mm F1.4 ZA SSM继承了德系镜头的诸多优点,比如浓郁的色彩、深沉的影调以及清晰锐利的成像,无论它的产地如何,专利的光学结构和镀膜毕竟出自蔡司之手。实际使用 中,Planar结构的畸变控制一贯良好,虽然稍有色散,但横向对比也算是不逊于任何对手,眩光控制非常令人满意。总体来讲,镜头是很出色的,八千多元的 售价到底值不值其实很难衡量,因为如果钟情蔡司标头又想要自动对焦的话,基本也别无选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0 17:30,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