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中客|查看: 17327|回复: 125
[纪实] 

威尔逊100年前拍摄的四川老照片

 [复制链接3熊猫  
 张世光 发表于: 2010-5-6 09:53:32|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蜀中客
1908年6月28日,四川懋功附近,40码长的木桥。

1码=0.9144米  40码=36.57米
 张世光 发表于: 2010-5-6 09:55:5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回复 63# 蜀中客
1908年8月24日,成都东门附近

这就是望江楼公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张世光 发表于: 2010-5-6 10:01:1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回复 110# 蜀中客

背夫背上背的不是木碗,而是木瓢,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见木瓢的把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家有一个大水缸,就用的是这种木瓢舀水。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补充

查看全部评分

 张世光 发表于: 2010-5-6 10:03:03|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7# 蜀中客

这是三个背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张世光 发表于: 2010-5-6 10:09:17|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威尔逊之路[转帖]

百年前,一位西方植物学家在中国收集标本的同时,拍摄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和环境的照片。百年后,一位中国生态学者沿着同样的路线,在同样的地点,重新按下了相机快门。这一百年间,中国西部的变化到底有多大?2008年5·12大地震又给西部大地带来了怎样的撼动?

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印开蒲教授沿着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走过的路,三次寻访地震重灾区,获取了珍贵的资料。

即使对西南山区地貌并不熟悉的人也能发现这里景色异样。5·12大地震后,横断山区迎来了第一个春天,高山上的针叶树木还未褪去墨色,低处的灌木和野花已经泛起新绿,然而这些生命的颜色却被大片裸露的泥沙切割得支离破碎。那些泥沙,有的自山顶一条条流泻下来,似刀叉划过;有的则覆盖整个坡面,像是山体皮肤被某种无比凶残的力量狠狠剥落,看上去凌乱、肃杀。

“这里是岷江百合生长最密集的区域。”印开蒲指着车窗外一段河谷说,“往年每到6~8月,漫山遍野都开满了百合花,今年估计看不到了。”他今年66岁,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植物生态学家,在他翻越崇山峻岭的四十多年职业生涯里,应该多次目睹百合开满山坡的场景。

作为岷江流域真正的“土著”,岷江百合却有一个洋名字:帝王百合。它的命名者是一位英国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他是20世纪初西方著名的植物学家、探险家和园艺学家。1899年到1911年期间,威尔逊曾先后五次到中国考察,总共采集了65000份植物标本、4700种植物和1593份种子,把杜鹃、珙桐、月季、岷江百合等中国植物带入西方,并使它们在西方园林中普及。

印开蒲在学生时代就知道威尔逊这个名字,因为在林奈的分类学系统中,植物的命名将最先发现新种的人的名字添加在该植物定名的后面,而威尔逊的名字曾多次出现在各种植物学著作中。印开蒲真正对这个人产生兴趣,缘于一本名为《中国的威尔逊》的书,他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威尔逊镜头下百年前的中国西部,其中很多场景都是印开蒲田野调查时经常留意的地方,只是百年光阴的间隔,让它们显得既熟悉又陌生。从2004年起,印开蒲开始多方搜集老照片,并循着他的踪迹,逐一重访每个角落,在拍摄原点拍下新照片,进行今昔对照。

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印开蒲曾两度出发重访威尔逊之路,其中很多地点是地震重灾区。泥石流随时都在发生,头顶的石块岌岌可危,但印开蒲依然以身犯险,他要记录地震造成的剧变。此行是他震后第三度踏上威尔逊之路,目的地是在地震中遭受影响最大的汶川、北川和茂县三地。

我们在汶川县绵虒镇附近的大山中弯来绕去。几番兜转后,印开蒲找到了他要的位置──遍山陡坡中几乎唯一可以容身的小平台。威尔逊曾在这里拍下一张俯瞰岷江河谷的照片。2007年8月,印开蒲曾寻访至此拍摄了照片,此次补拍是为了获取震后的图像对比。与一年半前相比,两岸群山上的植被有半数以上已遭摧毁。

四川西部所在的横断山区因山脉走向和地理位置特殊,生物逐渐进化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仅本土植物,植物学家已列举出3500个本土物种,这对于任何一个温带地区所拥有的地方物种数量来说,都是最高的。而且,这里的很多植物都可适用于园林栽培,同时能适应英国和新英格兰冬季的严寒。正因此,百年前威尔逊才来到这里采集植物。他的工作间接地为中国植物分类学提供了重要的早期素材。在其基础上,印开蒲和他的同事们花了整整18年时间完成了整个四川省植物的种类调查和全面分类。而当年威尔逊拍摄的看似漫无边际的照片,则在无意间建立了大片生态、地貌坐标,印开蒲的重访便如同在这些坐标上追加数据。

“我们遭遇的这场地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给这里制造出了超过之前一百年发生的变化。”印开蒲说,“所以,我希望一百年后,有人愿意再重走这条路,再拍下一组照片,那时候人们将看到植被、生态如何恢复,这件事会更有价值。”
 向维果 发表于: 2010-5-8 17:21:12|显示全部楼层
穿梭时空一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2:13, Processed in 0.8892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