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趣事
为演棒棒拒绝杨佩佩
1995年,庞祖云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拿了个最佳男主角奖。领奖的时候,他碰到台湾著名制片人杨佩佩。当时,杨佩佩正在筹拍52集大型武侠电视连续剧《新龙门客栈》,男一号已经确定为马景涛。
在颁奖现场,杨佩佩一下子就看上了庞祖云,主动邀请他在剧中主角,并且一集的片酬是5000元。当时,庞祖云已经接下了《山城棒棒军》的剧本,虽然演棒棒的片酬是一集1000元,但思考良久,庞祖云还是觉得《山城棒棒军》更适合他,于是婉拒了杨佩佩。
吃麻雀蛋治好贫血
庞祖云曾经回忆说,因为父亲就是演戏的,从小就在剧团长大的他,从七八岁就开始对演戏产生浓厚兴趣。那时候生活过得很清苦,因为贫血,他栽个跟头眼前就发黑,当时他们都把这个病叫“黑眼晕儿”。后来,有个邻居婆婆跟他说:“娃娃,你去掏那个麻雀窝窝儿,把蛋掏出来。再找堆石灰,撒泡尿在石灰上,把蛋丢到石灰头,蛋烧熟了就吃,可以治你的黑眼晕儿。”于是他就那样子治好了自己的贫血病。
见习记者 熊婷婷
■遗作亮相
本月中旬播出《山城棒棒军2》
2003年,庞祖云被查出患上食道癌,造成嗓音破坏,基本停止了演艺工作,主要担任影视作品幕后顾问。在去世前,庞祖云正在为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挺进大西南》做艺术指导,他最后一次登台表演是今年抗震救灾时参加川渝明星为灾区人民举行的义演活动。
2006年,他带病参加了的拍摄,此前不久,他就做过多次手术,身体十分虚弱。剧中,12年前那个干精火旺的梅老坎瘦削得不像样子,当棒棒担东西的镜头全部因此没有拍摄。本月中旬,这部由他和赵亮、王迅、张德高等巴渝喜剧明星主演的《山城棒棒军2》将在重庆影视频道播出。
 妻子柳凤祥(中)压抑悲痛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 记者 李化 摄
庞祖云的突然离世,让川渝笑星们非常意外也非常悲痛。庞祖云的灵堂设好后,亲朋好友们悼念他的花圈也陆陆续续地摆放进来。身在外地无法及时赶来的李伯清,特地委托弟子秦川送来花圈寄托哀思;曾经与庞祖云一同出演过《山城棒棒军》的仇小豹,因在外地拍戏无法赶回来,也委托本报记者送上花圈;与庞祖云私交甚好的凌宗魁、凌淋等人也陆续赶到灵堂吊唁。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同行、观众,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庞祖云的离世是一个遗憾,但笑星庞祖云走了,大家心目中的棒棒梅老坎仍在。
■家人回忆
妻子柳凤祥:欠他一个70大寿
和庞祖云结婚37载的妻子柳凤祥,尽管还不愿意接受庞祖云离开的事实,但是她已经坚强地在联络着亲友们。
回忆起与庞祖云相识的过程,柳凤祥的脸上浮现出少女般的羞涩:“我们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当时他的条件并不好,我一看,哎呀,这个人有点孬啊。”但最终,庞祖云的真诚、豁达和乐观打动了她。
“他的每部戏我都看,我都收藏着,我最喜欢的还是他演的梅老坎。”妻子柳凤祥是庞祖云最忠实的粉丝,闲时两人一起散步、喝茶,过着平淡的生活。“再过两年他就要69岁了,我还计划到时候给他做个大寿……”说到这里,柳凤祥再度泣不成声。
儿子庞松:最遗憾没让他抱孙子
儿子庞松告诉记者,庞祖云平时最爱抽烟,身上一直都揣着两包烟,一包是自己抽的2元钱的五牛,另外一包则是专门为朋友准备的好烟。庞祖云还爱喝点小酒,朋友来了总会喝上两杯,不过近来因为身体原因,他自己逐渐在控制。
庞祖云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自从儿女们长大成人后,庞祖云就一直期待着当爷爷。女儿今年8月为庞祖云生下了一个外孙,当上外公的庞祖云得知喜讯后,高兴得不得了,看着小孩子的照片,庞祖云还对大家说,“我还要看他1岁时的照片”。儿子庞松今年结婚后,庞祖云一直期待着孙子的降临,但无情的病魔却没有让庞祖云等到抱上孙子的那一天。
■“棒棒军”剧组哀悼
导演束一德:数他最朴实
《山城棒棒军》导演束一德接到记者电话时十分悲痛。他回忆说:“当年拍《山城棒棒军》,要求演员穿上棒棒衣服去体验10天生活,其中庞祖云是完成得最好的。”束一德表示,庞祖云的去世是川渝喜剧界的巨大损失:“他是我见过的最朴实的演员,在这一点上,我希望年轻演员一定要好好向庞祖云学习。”
毛子赵亮:抱歉送不了老坎
昨日,在得知庞祖云离世的消息时,电话那头的赵亮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仔细询问了去世的时间和地点。“我很抱歉,我来不了现场。”因为在赶一部片子的后期制作,赵亮无法亲自到重庆送老朋友最后一程,不过,他和剧组一起送上了花圈。
巴倒烫仇小豹:怀念他的咸菜
昨日下午,远在横店拍戏的仇小豹听到老友去世的消息,声音一下就哽咽了。等情绪平静下来,他通过记者的手机安慰了一会儿庞祖云的妻子。仇小豹说,他最难忘的是庞祖云烧得一手好菜,“他做的咸菜很好吃”。
胖妹刘军:和他最默契
昨日接到记者电话时,刘军正在准备连夜赶回重庆好送庞老师一程。“我得到消息时正在做慰问演出,一下就没了表演精神。我和庞老师合作了几部戏,很默契,这样一个好搭档说没就没了,一时真受不了。”
周幺鸡陈江:拍完戏就拜师
拍完《山城棒棒军》后,扮演周幺鸡的陈江正式成了庞祖云的学生。“老师不会摆架子,只是告诉我们,表演应该生活化。”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卢圆媛 刘咏戈 采写
重庆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