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598|回复: 2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8-10-6 12:46:18|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在日本新发现中国德制战车照片

 [复制链接]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在日本保留的一批老照片。根据说明,这是抗日战争前期,日军陆军技术本部拍摄的,目的在于对一辆在南京战役中被俘的中国德制战车进行技术分析。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连平射炮都极少,战车更是视若拱璧。抵抗侵略者的装备却落入敌人手中成为研究的对象,作为中国人,看到这样的图片,心中不免为那个时代的悲怆而再度叹息。因为这批图片在我国史料中尚未见纪录,故此将其公布出来,或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chinese tank.jpg


chinese tank2.jpg


被俘的德式战车正面和背面图(机枪已经取下)

按照日方说法,中国战车“车体损坏不大,但可见无数弹痕”。由于翻拍色差的问题,正面图上的一些细节不够明显,在原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上有五处弹痕,包括观察窗上方的一弹,击毁探照灯一弹,车体腹部正面三弹,均为轻武器击中损伤。而背面照片上确实可以看到蜂窝状的“无数弹痕”。根据日方纪录,这辆战车是在1937年12月12日掩护步兵撤退,且战且走中油料耗尽,依然用车上的机枪抵抗许久,才在晚上落入日军之手的。其后部的累累弹痕,与此记录较为吻合。


德国资料中出口中国的一式A战车照片


根据日文说明,这是一辆德国I式A型战车。1937年12月,该车与另两辆战车曾配合约300名步兵在汤山反击日军步兵第36联队,并试图绕袭到日军后方的师团部指挥所,战斗中摧毁了日本东京记者访问团的吉普车,造成多名记者死伤。这次行动因为日军36联队独立第一机枪中队和山炮部队及时赶来而失利。三辆中国战车掩护步兵撤退,并安然离开。日军的山炮炮弹击中中国战车的炮塔却滑飞了,没有造成什么损伤,让日军颇为惊讶。正因为如此,日军在俘获这辆坦克后送回日本,交给技术本部进行检验,以为此后日军坦克设计的参考。


chinese tank3.jpg


中国使用的德式战车,是德国陆军早期装备的一式A型战车(PzKpfw I/A),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发现这种车动力不足,开始装备马力更大的一式B型战车,经当时在中国工作的德国顾问团斡旋,德国方面同意将战车出口,先后向中国提供十辆PzKpfw I/A型坦克和四十四辆装甲车。这十辆一式战车装备装甲兵团第三连。日方并称中国广东地方军队也有进口一个中队的德国战车,但在中方资料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800px-SdKfz101.jpg


德国PzKpfw 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战斗全重 5.4吨,最大速度37km/h,装甲厚6-13mm,乘员2人,装备2挺7.92mm MG13机枪。


日军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战车的机械稳定可靠,炮塔和车身正面最厚装甲13毫米,普通部位6-8毫米,虽然比较薄,但是足以抵抗当时轻武器的射击。最大的缺点是装备的主要兵器为双联装机枪而不是火炮,在战斗中的威力和震慑力多有不足。

实际上,早在南京战斗打响前,熟悉战车使用的杜聿明就提出应该留下火力较强(有炮)而且水陆两用的英国维克斯战车,而不应该留下只有机枪装备的德国战车。但可能由于维克斯坦克在淞沪战役中表现不佳,多次被日军炮火轻易击毁,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最终还是决定留下德国战车“拱卫京畿”,可惜,这批战车最终在南京战役中全部损失。

杜聿明将军也曾回忆过曾有两名装甲兵在南京战役期间,尽管坦克已经不能开动,依然利用上面的武器抵抗日军达数小时之久。其后,其中一名装甲兵乘夜脱险回到部队报到。当时杜聿明并不十分重视这件事。后来知道日方报纸报道了这两名装甲兵的顽强抵抗,赶紧去寻找这名战车兵,却发现他已经在刚结束的昆仑关战役中阵亡了,于是再也无法知道详情。这两名勇敢的装甲兵,会不会使用的这辆312号战车呢?

[ 本帖最后由 园丁与玫瑰 于 2008-10-6 12:47 编辑 ]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园丁与玫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园丁与玫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田野暮归 发表于: 2008-10-7 14:33:18|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这种好帖子要顶!虽然是转帖的,但是写帖子的人—萨苏其人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军史专家了。

但是该车显然不是萨苏所指的给杜聿明汇报的两位英雄所驾驶的坐骑,而是另外两位应该载入中国历史却消失于冥冥之中的中华民族英雄。

首先, 维克斯是6吨坦克,作为国民党军最大的主力坦克频繁使用在淞沪战役中损失殆尽,而其2.5吨水陆两用型不堪使用,未能在南京参战,所以只有1号坦克参战。
在我翻阅的南京保卫战史料中,由于汉民族性格过于羸弱的缘故,十几万人的军队犹如被屠杀的猪狗,宁肯扔下武器投降被集体屠杀,也不举起装满子弹的枪支反抗而选择英勇阵亡。城内只有1名高射炮连长,2名坦克手驾驶1辆坦克在最后关头未作范跑跑。掉头自杀性冲击日军,其姓名皆不可考。终于在此看到这辆坚守中国首都到最后一刻的坦克实物照片,不胜唏嘘。
这辆车不见于中方记载的战绩则是上述在12月8日打死的是在当地采访的日本著名记者浜野嘉树的经过,该记者十分敬业也十分拼命,他记录了上海战役一辆拼死突击日军防线的维克斯坦克被击毁全过程,该人能在敌人炮口面前平稳举起照相机,在日本顷刻一举成名,见下图。若中国军人能有此倭寇记者一半勇气,倭寇亦不能如此轻松击破华夏。

性格决定命运,倭寇民族性格强韧认真,顽强执着,知耻明理,故以蕞尔小国之力,无论战争还是经济,皆横扫世界。反观中华民族,性格羸弱自私,无耻无智,能不受人侮辱乎!?
倭寇之亡命,举世罕见,前年缅甸内乱,被打死的倭寇记者倒地后还在拍摄,遥想当年倭寇与山姆拼命,一天之内,500架飞机飞来自杀撞击,而最后一个倭寇,居然抵抗到1974年,要中华有此勇气,何事不成!
最后默哀,为中华殉国烈士致敬。
2007_5_24_42999_5442999.jpg


[ 本帖最后由 田野暮归 于 2008-10-7 15:0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补充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蜀中客 发表于: 2008-10-7 16:17:34|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性格决定命运,倭寇民族性格强韧认真,顽强执着,知耻明理,故以蕞尔小国之力,无论战争还是经济,皆横扫世界。反观中华民族,性格羸弱自私,无耻无智,能不受人侮辱乎!?
倭寇之亡命,举世罕见,前年缅甸内乱,被打死的倭寇记者倒地后还在拍摄,遥想当年倭寇与山姆拼命,一天之内,500架飞机飞来自杀撞击,而最后一个倭寇,居然抵抗到1974年,要中华有此勇气,何事不成!”

写的好。可恨中国历史汉奸多,如今网上网奸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20:48,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