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158|回复: 0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11 22:57:19|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人像] [转帖]储安平

 [复制链接]
20086994628425.jpg


●生平简介

  储安平: (1909一1966):江苏宜兴人。出身於宜兴望族,出生后六天丧母,十四岁丧父,依赖祖母抚养,生活节俭。1928年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1932年毕业。1933年起,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做研究工作。1938年回国至重庆,先后担任《中央日报》撰述,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学校研究员。1940年8月,在湖南安化县蓝田国立师范学校任教师。《英国采风录》《英人法人中国人》为这一时期作品。《英国与印度》一书则是其讲授英国史和世界政治概论的讲稿。并在桂林《力报》任主笔。1945年春,在湖南辰溪《中国晨报》任主笔。日军占领桂林后,他在重庆创办《客观》周刊,共出版十七期。1946年春赴上海,9月1日创办《观察》半月刊,任社长和主编,兼任复旦大学教授。1948年12月25日被国民党查封停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1954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并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1958年1月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1966年9月失踪(或死因不明),时年57岁

●时间年表

  幼年丧母,由伯父储南强抚养长大,就读于光华大学新闻系和英国文学系。  
  1929年曾向鲁迅主编的《奔流》杂志投过稿,在《流沙》、《国闻周报》等报刊发表过作品。  
  1931年编过一本叫《中日问题各家论见》的政论集。  
  1932年大学毕业,为《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后又主编过一本月刊《文学时代》。  
  1931-1934年大约写了十二三篇小说,自认为文学才能不高,所以开始转向政治学。  
  1935年考入伦敦大学政治系,师从著名自由主义思想家拉斯教授。在英国期间,担任《中央日报》驻欧洲记者,无固定薪水,只领稿酬。  
  1938年归国,到《中央日报》任主笔兼国际版编辑,其后到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院任研究员。  
  1941年,到湘西"国立兰田师范学院"教英国史和世界政治概论。抗战时,他在湖南、重庆多所学校任教。
  1945年春在湖南任《中国晨报》主笔,年底到重庆编《客观》杂志,1946年到上海创办《观察》。他的政论文字思路清晰,语言犀利,很有一番指点江山、针砭时弊的味道,成为当时自由主义思想运动的一面旗帜。  
  1947年,他在题为《施用闷药前后的心理与感觉》一文中告诉人们:他不惧怕肉体的死亡,惧怕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完全操之於他人,一切听人摆布,失去表示自我意志的能力。  
  1949年到北平参加中共领导的"新政协",并参加民盟和九三学社。11月《观察》复刊,仍任主编。  
  1950年5月第14期后,《观察》改名为《新观察》,主编为黎澍。储安平调任新闻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店的副总经理。
  1952年,改任中央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  
  1957年4 月1日,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1957年6月1日,在统战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发言,提出震撼全国的"党天下"之谏。《光明日报》社长章伯钧阅后钦佩不已,称"储安平是个勇士"。6月8日 毛泽东起草《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倡狂进攻》的党内指示。全国反右斗争开始。8月,储安平、徐铸成等被打成大右派,被撤职并送郊县劳动改造。  
  1966年文化大革命,遭受更大窘迫。8月31日与老舍同一日投湖自杀,未遂。9月上旬,突然失踪。

●储安平与《客观》

  《客观》周刊1945年11月创刊于重庆,发行人张稚琴,主编储安平,编辑有吴世昌、陈维稷、张德昌、钱清廉、聂绀弩。储安平以"安平"署名,为《客观》撰写"客观一周"专栏文章。他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认为国民党的腐败已使它失去了革命的活力,尤其以一党专政抗拒国家民主化进程。他也批评共产党,承认共产党有刻苦精神,但不承认极端的社会主义能适行於中国,认为在一个讲究"一致"的政党统治下,人民是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的,因为人民有无思想言论的自由,是一个国家有无民主的前提。他较为笃信英国的民主制度,要求走军队国家化和民主宪政的和平道路,指出用武力相斗是难以走上民主道路的。他还希望大量培养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份子及其中产阶级,"为了达到造成一个民主的中国的目的,我们应当用种种方法以鼓励中国的中产阶级抬头,成为民主政治的干部。其中特别对於自由思想的大学教授及著作家等,应鼓励他们出面说话,建立一个民主国家所不可缺少的健全的舆论"(《客观》第12期第1页)《客观》共出17期,储安平主编了12期。13期起改由吴世昌主编。

●储安平与《观察》

  1946年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刊《观察》,该周刊继承了《客观》的自由主义作风,以知识份子的良知和责任感,要求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立场,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地进行自由评说,希冀靠言论的力量影响政府的决策,并以此唤起社会的良知。《观察》云集了一大批最著名的自由主义作者,认为有权利用言论的力量批评政府及各方面力量,以坦率、公允和智慧的笔调吸引了大量的知识份子读者,销量从400份迅速飙升到10万份,左右著舆论界自由主义运动的风向。《观察》文章多以精英知识份子放言论事,以犀利的笔锋,对政治、军事、经济的焦点问题作了尽可能客观的报导和评论,时局艰危亦不避让,自许"实亦因为今日国家这仅有的一点正气,却寄托在我们肩上,虽然刀枪环绕,亦不能不冒为之"。储安平在《观察》上所作政论时评,主要是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批评,给学生运动以同情与支持,维护言论自由权利和价值,及讨论美国对华的有关政策等。《观察》每出满24期,储安平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报告书。多次对国民党政府的强烈批评引起国民党的不满,1948年12月《观察》被国民党查封。

  1949年11月复刊,改为半月刊,储安平仍为主编,然而,复刊后的《观察》,其自由主义的风格荡然无存,乃至一些封面形式也面目全非。同时,他为复刊后的《观察》写了三篇署名文章,已毫无昔日的锋芒。全盘否定了以往《观察》的意义和价值。刊物的基调由过去的以"暴露性、批判性"为主变成了以"积极性、鼓舞性"为主,侧重介绍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生产能手等社会的新人物、新气象,这和储安平原来的办报宗旨大相径庭。1950年5月第14期后,改名为《新观察》,主编为黎澍。储安平调任新闻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店的副总经理,从此离开了自己倾尽心血创办的刊物。

  在国民党的高压下,他可以说是冒著很大的危险抗议对《观察》的查封,然而在复刊上,他又基本上否定了自己的过去,这其中有多少是出於政治压力?有多少是出自真诚?一时不好妄下结论,但在储安平转变的过程中的确有很多令人深思的东西。

储安平与"党天下"

  1957年4 月1日,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在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时风中,储安平似乎恢复了40年代后期创办《观察》时的精神状态。

  1957年6月1日,在统战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发言,提出震撼全国的"党天下"之谏。即随后发表於第二天《光明日报》的《向毛主席、周总理提些意见》一文,认为"党领导国家并不等於这个国家即为党所有,大家拥护党,但并没忘了自己也还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政党取得政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它的理想,推行它的政策。为了保证政策的贯彻,巩固已得的地位,党需要使自己经常保持强大,需要掌握国家机关中的某些枢纽,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无论大小单位,甚至一个科一个组,都要安排一个党员做头儿,事无巨细,都要看党员的颜色行事,都要党员点了头才算数,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光明日报》社长章伯钧阅后钦佩不已,称"储安平是个勇士"。

  6月8日 毛泽东起草《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倡狂进攻》的党内指示。全国反右斗争开始。在遭受各方面的猛烈批评后,8月,储安平、徐铸成等被打成大右派,被撤职并送郊县劳动改造。●储安平的失踪之谜

  1957年之后,储安平基本上就结束了他作为一个知识份子的生涯,因为从此以后他就再没有为人所注意。他成为右派之后,一直由九三学社管著,从一般的生活待遇上说还过得去,只是精神上有很大的压力。他成为右派之后,他的长子曾在《文汇报》上发表过和他脱离关系的声明,那时他的婚姻也不幸福,他平时在家,很少和人交往。那时过去的老朋友只有梁漱溟还和他有些来往,可以想见他的内心是非常孤独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他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关於储安平的死,现在还是一个谜,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的最终结局,我曾和他的女儿说起过这件事,她也说不清楚。有人说他是在北京一个地方跳河死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天津跳海了,也有说他是在青岛跳的海,也有人说他在新疆改造时,逃到苏联去了,前几年还有人写文章说他没有死,而是在江苏某地一个山上当了和尚。这些说法,都是传说,没有一点文献材料为证。所以我们现在只能说,储安平是不知所终,我个人以储安平的个性和他的经历推断,他是有自杀可能的。

  他的小儿子,现居奥大利亚的钢琴家储望华在《父亲,你在哪里?》一文中说∶"父亲'失踪'是在1966年9月上旬,那已是8月31日(与作家老舍投太平湖是同一天)在京西青龙桥边潮白河自杀未遂后一个多星期。当时他从关押他的'九三学社'后院小屋回家,看到家裏已是第二次被'红卫兵'抄家。居室、客厅均被洗劫掠夺一空,除了满地的碎纸乱片外,已一无所有。面对这般情景,父亲的心便整个地绝望了。於是他踽踽离开家中,走了出去。── 到了九月中旬的一天,我接到当时主管'九三学社'中央机关日常事务的梁某女士打来的电话,她问我∶'你父亲有没有到你那裏去?''你知道不知道他目前在哪里?'我说∶'父亲不是被你们押管著吗?你们不是正在筹备批斗他的大会吗?'到了9月20日,中央统战部下达命令∶一定要在10月1日'国庆'之前找到储安平,'以确保首都的安全!'於是'九三学社'派了一名干部(中共党员),并要求我和我二哥协助。我们骑著自行车在北京的东、西城不少街巷转了好几天,查访了过去与父亲曾有来往的朋友们,却毫无结果。
到了1968年夏,有一天,几个穿著军装的干部来找我,说他们是'奉周恩来之命,由公安部、统战部等组成储安平专案组,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查寻储安平的下落',希望'我提供情况予以协助'。首先他们要求我提供几张父亲的照片。我颇觉诧异∶凭他们的权力,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组织途径去向有关部门索取,相信不难获得他的照片,却偏偏来向家人索取照片,实在令我疑虑。事后听说这帮'专案组'的人是有意通过这种试探,来考察我是否和父亲'划清了界线'。"(台湾《传记文学》第55卷,第2期,第59、60页)

  据储望华先生回忆,到了1966年秋天,他们寻找父亲的失踪仍然毫无结果,两后之后,又有人来调查储安平的下落,对於这种调查,储安平的家人已完全没有信心了。储望华先生说∶"事实上,这是一个'生死之谜',如果'活'著,为什麼两年来没有任何活动迹象;如果已'死',死亡的时间、地点、方式,又如何得以确证。"储望华先生记得,早在60年代初,储安平曾和他说起过"想要自杀"的想法。自从反右以后,储安平虽然写过检查,虽然被改造,但他在心裏并不以为自己是错的。更不想卑躬屈膝去求得一个"摘帽子"或者"平反"。这不仅是因为他有"脾气强牛"的个人性格,而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知识份子"可杀不可辱"的气质。面对"抱负"不能实现,屈辱不堪忍受,想到死是很自然的。那时他正在北京郊区石景山模式口"政协工地"进行劳动改造。

  储望华先生回忆说∶"记得有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探望他,给他带去些食品衣物,他独自住在一间阴暗的小茅泥舍中,房间的一半是他睡的'炕',另一半是一格格正在繁殖的菇菌,屋子裏黑暗潮湿,充满著黴腐恶臭,完全不是人住的地方。"这是储安平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真实生活处境。储望华先生说,1982年6月,他准备去奥大利亚留学时,单位的一位元领导才匆匆拿来一份档,告诉他∶"刚刚接到中央统战部来函,对你父亲正式做出'死亡结论'"。这时储安平已经失踪16年了,这个结论对他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一个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份子,最后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人们再想起他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说,他早已是一个完全的陌生人了。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Sichuanes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Sichuanes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9 00:39,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