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177|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6 19:44:36|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死亡22069人

2008年05月16日 19:08新华网

快讯:有关部门统计:到16日14时,汶川地震死亡22069人,其中四川21577人,甘肃364人,陕西109人,重庆15人,河南2人,云南1人,湖北1人。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6 19:56:16|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温家宝总理语录

让我们记住灾难面前的“温式语言”

温家宝温家宝

当一个个鲜活灿烂的生命成了一张张让人揪心的画面,当死亡的阴影在四川灾区的残垣废墟上徘徊游走,当汶川、北川悲怆的消息像潮水一般涌来,当解放军急行军90公里赶赴震灾现场,当受伤战士跪求让我再救一个孩子!我还能再救一个,我们哭了。看着那废墟下的惨烈和涌动的爱心,再坚强的人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每天,只要打开电脑,翻开报纸,收看电视,每一个字符、每一个图片、每一个视屏都寄托着我们的哀伤。灾难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每个人都忍不住动容。



当共和国66岁的温总理不顾余震危险,震后不到三小时赶赴灾区,深夜在户外召开两次救灾现场办公会;当总理连日来穿行于泥水、水泥碎块和瓦砾堆之间、爬上破损的建筑,满含热泪地安抚失去父母的孩子;当总理在废墟上捡起书包和书本的时候,像一个找孙子的爷爷,心里颤动,泪珠又下;当总理匆忙出发三天都只穿一件旧夹克,脚穿的球鞋满是污泥,在废墟中还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总理走了多少灾区、说了多少话、流了多少泪,我们记不清。此时此刻疲惫而坚毅的他,还在四川灾区第一线指导抗震救灾,我们只有感动流泪,只有深深牵挂和祈祷。



救救我。一位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学生伸出一只求援的手不停地呼唤着。孩子,别放弃希望;孩子,别哭!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障碍移开,让你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即使是用最原始的挖掘不止的双手,我们也要刨出每一个生的希望!



看着那些幼小的生命,他们蜷缩着,鲜血已经凝固,像熟睡的样子……总理哭了,更多的人也和总理一样哭了。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我们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努力从废墟中挽救幸存者的生命,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今天是三天生命临界线的最后一天,让我们擦干泪水,从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我们永远记住共和国总理,在最严重灾难面前身先士卒;让我们永远记住总理在震区三个无眠夜,记住他的热泪、他的倦容与他的白发;更让我们记住总理用沙哑声音说出的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温式语言吧:



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5121428,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震后不到3小时,温总理在赶往灾区的专机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



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12,温总理和赶往灾区的登机部队领导讲话。




早到一秒,就多救一人!


──12日晚10时许,天空黑云压城,大雨仍在肆虐。子夜时分在震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温总理连夜主持召开了两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并下达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打通道路,救出伤员;指示解放军就是步行,也必须在明晨四点之前到达灾区救人!




我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人命关天,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难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


──12日晚10时许,温总理等驱车赶到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校,当了解到学校有上百学生被埋在废墟下,总理深情地说。




我给遗体三鞠躬。


──12日晚,温总理看到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校广场上摆放的遇难群众遗体,他心情十分沉重。



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



──13日在环境险恶的抢救现场,两鬓花白劳累无眠的温总理摔倒了,手臂受伤出血,却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一把推开。



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现在还有很多人掩埋在废墟中,时间最为宝贵,时间就是生命,要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抢救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生命。



──13日上午7时温总理再次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强调。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13日上午,温总理来到都江堰市区街道,看望正在雨中避震的群众时说。



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13日上午,温总理在四川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察看灾情时,看见救援人员正在教学楼废墟里抢救一名被困的小学生。温家宝蹲坐在废墟上对着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当他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危难之际,每个干部党员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务必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这样群众才会放心。

──13日下午,温总理来到德阳境内受灾较为严重的什邡市龙居中心校。在现场,温家宝了解了有关情况后对当地干部如是说。



你们受苦了!


──13日下午,温总理等人来到绵阳九洲体育馆。地震发生后,来自重灾区北川县等地的上万名群众在这里得到妥善安置。对于刚刚经历特大地震灾害的绵阳人民来说,很少有人想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震后第二天就出现在大家面前。



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13日下午,救人心切的温总理罕有地发怒。当温总理接到电话,听说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时,总理在电话里大喊。



孩子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13日下午4时许,温总理来到体育馆看望安置群众。在孤儿室,总理握住孩子们的小手,亲切地倾听他们的叙述,询问家里的有关情况,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灾难,好好生活。



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要抓紧时间。对于被困人员,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们抢救出来。我相信在这一场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同志们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有没有信心?!


──14日,温总理到北川县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站在地震塌陷的北川中学教学楼一旁,广大参与抢险救灾的武警战士、消防官员们表示如是说。



救人摆在第一位!


──14日下午,温总理乘直升机前往四川汶川大地震震中所在的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克服重重困难、翻山越岭赶到救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



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你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14日,温总理来到设在学校体育场的临时安置中心安慰并问候受灾群众。



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


──14日上午,温总理来到四川省北川县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时对乡亲们说。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共和国总理冲在抗灾最前线,席不暇暖,倾力亲为。让我们奉献一份爱心,为灾区捐助,为总理加油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6 20:16:57|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白岩松:评论震灾如看“大戏”

2008/05/15 17:17:00  河北新闻网  http://www.hebnews_cn

白岩松:评论震灾如看“大戏”
  
  废园/文
  
  5月15日子夜,央视仍在直播四川震灾的新闻。主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白岩松。或许是阅人无数、历练丰富,他显得很冷静,说话充满了冷冰冰的理性。
  
  这时,画面插播一个救人场景:一名被埋在残垣断壁之下50多个小时的妇女,被扒了出来,消防员抬出来,医护人员擎着输液瓶,群众鼓掌……我的眼睛湿润了。
  
  画面一转,回到演播室,白岩松眨巴着那双著名的睿智的眼睛,以一种局外人和评论家的口吻说:“当我们看到这幕救人的大戏时……”
  我惊呆了。大戏?如此惨烈的地震灾害,如此令人揪心的救人行动,怎么能说是大戏呢?我惊诧于他的这种措辞。说话当然可以用比喻,但是在讲述如此触目惊心的新闻时,是不是应该用更为贴切的“人话”来说,而不是跳出三界外的隔岸观火式的冰冷的语言?
  
  我不懂播音理论,也不懂修辞学,不知道在讲述这种新闻时,应该怎么拿捏语调和表情。但我知道比较。我看到康辉主持直播的时候,表情凝重,在与前方记者连线时语气充满了焦虑和关切;我看到一个年轻的男主播(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在看到四川地震的惨状后,几度哽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或许,这种时候,什么播音理论都是苍白的,只有全身心的融入和真诚的关切才是贴切的。在这种场合,最能
  看出一个人的真性情。
  
  白岩松先生无疑是本世纪这个地球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东经110度至120度之间区域最为著名的电视主持人之一。他的聪明、见识之出众是不可置疑的。当他与行政级别较高的人物对话时,这种优点表现得更为突出──他提出的治国安邦问题经常让高官们刮目,他在这方面的独到见解也经常令高官惊讶。他越来越像一个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专家,一个纵横捭阖、熟谙外交辞令的政府发言人。
  
  让他当一个电视主持人真是太屈才了。这个习惯于把“是否”发音为“是fao”、把“某种事物”念为“毛种事物”的杰出人才,应该从事行政领导工作,以便更好地发挥他的冷静和理性优点。我实在不想再次听到他用这种“看戏”的语调讲述有关四川地震的新闻。


来源 天涯社区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6 20:24:05|显示全部楼层
朗永淳还说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精彩画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6 20:35:27|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CCTV炮制火炬手捐款,不老实道歉

5月13日CCTV《新闻联播》播出新闻“奥运圣火完成在福建龙岩的传递”,出现奥运火炬手为灾区人民捐款的画面,至少有四位火炬手竟然只有捐款的动作,手中没有拿钱──火炬手神态自若地空投,比15军还熟练的空投!

节目播出后,民众和网络一片哗然。

在举国同悲、举世震惊的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CCTV造假如此肆无忌惮,如此拙劣,不但是在灾区人民的伤口上撒盐,更是对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救灾的国人的侮辱!

尤为可悲的是,CCTV直到15日才出面澄清和道歉,把责任推卸到审查不严。的确是审查不严,这种下流的画面居然胆敢向全球发送。

另外,其澄清也经不起推敲:“三位奥运火炬手也在火矩传递的现场进行了捐款,奉献了他们对灾区人民的一份爱心。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记者拍摄了捐款活动过程。在捐款活动结束之后,现场的一些摄影者请求三位火炬手在捐款箱前再次走过合影留念,福建广电集团的记者也拍摄到了这一镜头。”

从CCTV播出的画面上看,至少有四名奥运火炬手在进行空投,而不是所谓的“三位奥运火炬手”。

弱智的CCTV以为别人与它一样弱智,欲盖弥彰只能是自取其辱:既然三位奥运火炬手现场捐款已经被拍摄下来,为何还要在室内摆拍“空投”的画面?那些没有拍摄这一画面的记者完全可以向福建记者求助,而后者就更没有必要拍摄已经拍摄过的画面。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为了煽情不惜造假,结果忙中出错,自摆乌龙。连道歉和澄清也不老实,含含糊糊,漏洞百出。

“合影留念”?睁开眼睛看看,有往捐款箱空投的“合影留念”吗?!

无耻之耻,无耻矣。CCTV不检讨制作新闻的流程,不以真实为新闻之生命,把审查不严当作事故原因,无疑是本末倒置。

附.奥运火炬手假捐款视频地址:http://www.bullog_cn/blogs/hedaren/archives/137232.aspx
2008516201134908.jpg
 howman 发表于: 2008-5-16 20:47:55|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喜欢发点瘪言了,在这种非常时期,似乎毫无用处!
先干点有益的事,瘪言事后来发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6 20:48:54|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下午看新闻,说汶川小灵通已经通了。但是打过去没信号。
今天下午打罗姐小灵通,自动留言提示。我已给她留言。希望她平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收起理由
leikang + 5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6 20:54:22|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72小时后 绵竹今起挖出遗体不再认领即刻深埋

东方网5月16日报道 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在大雨和晴阳交替中,无情流逝。

在这场地震中,位于龙门山脉西侧的汶川县和东侧的绵竹市汉旺镇,同时遭受了重大伤亡。


截至5月15日下午6点,绵竹市委指挥部宣布核实的遇难者人数已达到4250人,这几乎是省内死亡数字最高的地区之一。而绵竹所辖的清平、天池和金花三个深山中的乡镇,久久无音讯,数万人,生死不明。这三个镇能步行下山脱险者,为数寥寥。一名脱险者告诉记者,三镇倒塌房屋成片,失踪人数难以计数。


令人担心的是,绵竹城区70%以上建筑已是危房,“即使没有余震,这些房屋也不能进入了。这座城市可能要推倒重来”。在现场施救人士担忧。


而一位在现场24小时待命的中国红十字会北京999急救中心的医生告诉记者,在地震后72小时后,救援生还的可能性极大降低,生还率不足1%,而现场发生疫病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


“前天还有生还者被挖掘出,但从昨天开始,基本没有,今天就更没有了。”一个连续三天参与抢救的战士告诉记者。“由于现在死亡人极多,如果掩埋较浅,很容易造成水污染,导致疫病的流行。”这位医生说。而地震后48小时的雨水和15日的放晴,更是细菌滋生、传播的有利自然环境


和震中汶川一样,绵竹的灾情也牵动着华夏民众的心。13日起,国务院ZL温家宝、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等高层接踵而至,看望受灾民众,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根据目前记者的了解,在绵竹市的救灾官兵已经超过万人,仅空军某直属空降部队就有500多人。


争分夺秒的子弟兵


“我们是昨晚刚刚空降来的。”一名正在草地上吃方便面的空降兵告诉记者,他将马上开赴20公里外执行抢救任务。4月15日,本报记者看到,设在绵竹市委内的地震救灾总指挥部门口长长的景观大道两旁,数十辆军车、运送空降兵的巴士和消防车,密密麻麻。


第一个到达绵竹的部队是某红军师。12日下午2点48分地震时,该部队正在距绵竹167公里处的崇州受训。当日晚上7点,暴雨中第一个命令到达:该红军师直接奔赴汶川灾区。


到达都江堰时,最新命令要求他们立刻绕道转向绵竹。连夜强行军后,13日早上6点半到达绵竹,“我们的部队连饭都没吃,啃了两口战备粮,早投入一分钟的时间就能多救一个人”。一位军官说。


整整三天中,大多数解放军战士连续抢救工作50多个小时,有位士兵连续两天挖出40多位遇难者遗体,而他们的平均休息时间,是6小时。“我们在来了两天之后,才在今晚吃了一小碗热饭,熟泡面都留到最饿的时候吃。”一位战士告诉记者,而数十辆野战炊事保障车,都把有限的开水供给了受灾群众。


除了现役部队,13日晚,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郭铁南就奔赴绵阳,并带来了1000多名特警。15日下午1点20分,记者搭乘一辆相关运输补给的汽车,走过了19个消防部队的抢救挖掘地点。这些地点分布在汉旺镇啤酒厂、武都镇、遵道镇等多个集中垮塌点。午饭时分,运送的补给就是矿泉水和碗泡过桥米线。


根据最新的部队部署,在绵竹的部队的下一步任务是集中人力,掩埋遇难者遗体,重点防止疫情产生、蔓延,并打通仍中断联系的金花等三镇。


防疫成未来重点


在汉旺镇的头顶,每隔十数分钟便有一架直升机嗡嗡轰鸣,这些满载救援物资的“希望空骑”一路北飞,为山区里的三镇被困居民投放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救命物资。


“我们一开始都没有预料到清平的情况会这么严重。”正在抢险的部队和政府人士表示,目前绵竹市清平和天池两镇是最难攻克的堡垒,“没有人知道里面的情况”。


据从清平徒步出来的幸存者称,全镇房屋90%已经倒塌,大部分人被掩埋,有千余人处于无水无食物的境地。当地居民称清平镇的总人口为3000-4000人,而援救军队则估计当地总人口为5000-6000人。


这个位于深山的村庄,被垮塌的山体完全阻断了道路,平日可以直接从汉旺经天池到清平的道路,72小时后久久无法打通。14日下午,前述红军师派遣了一队工兵营官兵前去接应,但至今一直未能与营部取得联系,带去的卫星电话只接通一次后便一直占线。


另一个同在山区的天池镇也同样生死一线。“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马上徒步进入天池镇展开营救。”雅安陆军预备役的一位战士告诉记者。


15日下午,一支80人的雅安陆军预备役再次向山峦间的天池镇发起冲击,他们计划急行军4小时进入天池镇,勘探真实情况并展开营救。14日,他们已派出数名侦查员,但截至发稿时,同样未能归队。


除了这些生死不明的被困者,绵竹市也在面临新的“死神挑战”──疫病正对幸存者和抢救人员构成潜在威胁,汉旺镇依然被死亡气氛所笼罩。


根据绵竹方面公布的最新数字,全市遇难4250人,已经深埋处理3600多人,但还有2万多伤病员并未转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被掩埋者的死亡率将直线上升,而当地天气开始转热,正是疫情的自然温床。据记者所见,在汉旺镇街头的救援者和行人,都已经戴着厚厚的口罩,而残垣断壁间弥漫着轻微的腐臭。


根据现在的统计口径,死亡人数的统计是将挖出的遇难者遗体清洗消毒后,辨认身份再行统计。而未辨身份的则计入失踪或者掩埋人数。


但根据绵竹市委指挥部的最新通知,从16日开始,挖出的遗体不再认领,即刻深埋。“防疫和救灾,同样是重点,(现在)前期的重点(即救人)已经部分转移了”,绵竹指挥部某驻军指战员说。 记者 陈小莹 徐恺 陈欢 特约记者 蔡国伟 (本文源自:东方网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6 21:29:16|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海外看四川震灾:日本女人在电车上倏然泪下

《每日新闻》刚刚报道了四川绵竹抢救一个幼儿园的情况,救援队员从废墟中扒出一位老师,却发现她用自己的身体紧紧保护着下面的孩子,结果孩子得救了,老师却在几分钟后安然而逝。在电车上看这段报道的一位日本女士倏然泪下,才让我注意到这条新闻。

5月13日清早,刚走进在大阪的办公室,迎面走来的日本工程师就急切地问起来 – 怎么样,家人还好吗?

没有询问的原因,我也丝毫不会奇怪为何会有这样的问候,只是回答 – 还好,都平安。

今天,关于中国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汶川的震灾。

在前一天地震刚刚发生不久,神户街头的大屏幕上就出现了四川灾区的画面。虽然还没有很多伤亡的报道,但NHK的主持人与大屏幕下驻足观看的普通日本人一样神色凝重。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度,日本人非常清楚7.8级的地震意味着怎样的灾难。发现笔者是中国人后,不时有日本人来询问受灾当地的情况,间杂着“不会死伤很多人吧?”这样的谈论。直到笔者走后,回身看去,依然可以看到这些普通日本人忧虑的目光。

由于历史问题和现实社会的竞争关系,中日之间有着种种的纠葛。在日多年,深感日本人眼里,中国是怎样复杂的形象,而今天这样单纯的眼神,已经许久没有看到。

日本的新闻事业的确发达,电视画面和报纸上关于震灾的新闻很快增多起来,这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 -- “救助”。在不断上升的死伤数字面前,对华不友好的声音被压缩到了最低的程度。

公司里的华人职员,已经开始募捐的活动,当我们申请在会议室作一个简短的“中国地震灾情介绍”时,网络部负责人上野先生若有所思道:“你们为什么不在公司内部网上做一个网页呢?我想这会有帮助。”

作为一家金融公司,把网络资源用于非业务的目的,是一种颇有忌讳的行为,所以我们最初并没有作这样的奢望。这时候,我们才感到,震灾的影响,在海外已经引发了怎样的关切。

好的。我们说,作为中国工程师,编写一个网页,只需要十五分钟的时间。

募捐网页得到了意外的关注,公司里的各国员工纷纷发来电邮,询问那些在成都街头排队献血,和在都江堰废墟中拼死救人画面背后的详情。我们不得不花了更多的时间,把网页翻译成英,日两种文字,因为最初的设想,募捐的对象只是公司的华人员工。

短短两个小时,已经收到七万多日元的捐款,捐款人不仅有华人,而且有公司的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伊朗籍员工,不断有人来抱怨 – 中国的捐款网页怎么这么慢?

当我告诉一位加拿大同事网页慢的时候不要连续点击,否则可能造成重复捐款的时候,他耸耸肩膀,推了一下眼镜道:“Never mind, I know smoking a bad thing for a long time.”(不要紧,我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已经好久了,正好把烟钱捐掉好了)

而美国来的财务总监John直接来告诉我可以补充一些材料到网页上去。什么材料呢?我问。《纽约时报》。嗯?这个报纸可是一向对中国不太友好阿。然而John拿来的报纸让我停止了质疑,《纽约时报》的报道,是温家宝总理亲临一线救灾的画面。

“It’s a time for human-being to human-being.”(这个时候的话题是人与人的事情)John说,似乎很怕我拒绝他拿来的报纸。从他的眼睛里,我可以读出一种东西,那就是单纯的人类对于另一些人类的关切。

尽管他们的捐款对于救灾可谓杯水车薪,但面对这份感情,作为华人员工我们依然对他们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对中国的关切在各个地方点燃。

海外目前所能做最多的就是捐款。

大阪《关西华文时报》,是我国大使馆确认最早展开救灾募捐活动的在日华文媒体。主编先生告诉我,在13日凌晨4点,就有捐款电话打进报社。NHK日本国家电视台采访了《关西华文时报》社长黑濑道子女士和最早到该报捐款的三名捐赠人,并在当日晚间黄金时间段播放了这段采访,呼吁日本人民为中国的救灾做出更多帮助。捐款人中第一位的祝洪波先生清晨七点钟就开着车,携带一百万日元的现金,等候在报社的门前。另两位捐款人则是日本战争遗孤的后代,他们的收入都处在日本生活贫困线之下,却带来了总计相当于五个月生活费用的捐款。

祝先生的捐款数让NHK电视台记者颇为惊讶,这也是当时收到的第一笔百万元捐款,超过了日本某个政党的捐赠额。而祝先生根本不是富豪,他开办的一家废品回收小公司刚刚起步,资金极为艰难。祝先生在NHK电视台的采访中说了一段话,被用大字字幕反复播放,他说道:“我虽然穷,但少吃一口饭,少喝一口水,也要挤出钱来救助祖国难中的同胞。”

两名日本战争遗孤的后代,则深切地表示他们的父母都是在善良的中国人养育下才度过二战后的艰难时刻,所以,“中国也是我们的故乡。故乡遭灾了,我们心痛”。

黑濑道子社长在接受NHK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表示,自从奥运火炬在长野传递以后,在日本的中国人爱国情绪极为高涨,而巨大的灾难也使大量日本人抛弃了成见,并感动于中国方面拼尽全力的救援行动,而回归对于中国人民的朴素友好感情。“报社里分分秒秒都在接到新的要求捐款的电话。”

这一切,发生的如此真切,让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前一阶段,由于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颇有一些外国人用不友善的目光面对中国的一切,在他们眼中,中国带上了妖魔化的色彩。然而,震灾发生之后,却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不一样的目光。这种目光,让我们想起了那些在北京机场帮助我们建设四机位机库的德国工程师忙碌的身影,也让我们想起了很多海外中国人初到异地时受到的友好相待。其实,海外对中国的一些负面情绪,是可以找到深层原因的。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确有一些我们的邻居感到嫉妒甚至威胁,担心强大的中国可能挤占他们的市场,抢夺他们的职位。这种负面情绪,不但存在于西方的媒体和政府机构,而且存在于普遍的民众之中,从而在中国高速发展的阶段,构成了某种程度上对中国防范乃至敌视的氛围。然而,在震灾面前,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考量,价值观的对立被大多数人忘却,他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的,是与他们流着同样鲜红血液的人类在受苦,在遭到危难。地震的敌人不是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西方,而是全人类。这种让全人类颤栗的灾难,照亮了每一个人的灵魂。从我们看到的情景,人道主义的光芒压倒了嫉妒的阴暗,不得不说,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人民总是最善良的。

中国的普通百姓是善良的,世界的人民也一样,在同样善良的人群之间,就算我们有些分歧,又怎能妨碍我们对未来友好相处的信心呢?

或许,这就是沉痛的震灾,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礼物。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6 21:32:47|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看今日CCTV新闻联播有感。

好久没看新闻联播了,今天坐下来看了看。节目大致顺序如下:
1。HU总和WEN总关于灾区的指示,慰问等等
2。贾,周等常/委的关于灾区的指示,慰问等等
4。解放军各部奋力救灾或向灾区开进的新闻
5。灾区的几位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
6。各省市ZF支援和向灾区捐赠物品的情况
这时新闻联播时间已经过去将近40分钟。
看到这里,就没有再看……。
希望灾区人民坚强面对这世纪灾难,为灾区人民祈祷!盼望各路救灾队伍能救出更多的生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3:27,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