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178|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7-16 21:45:11|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迫害范美忠,真是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司馬昭 发表于: 2008-7-17 22:19:52|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范死鬼还在喋喋不休嗦,生害怕别人把它搞忘了,它应该感谢老天哦,大地震让它名利双收,今后每年5.12都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哈

[ 本帖最后由 司馬昭 于 2008-7-17 22:20 编辑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司馬昭 发表于: 2008-7-17 22:41:2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大地震不仅让范死鬼出了名,赚了不少外快,搞得盆满钵满的,而且还有人投怀送抱,崇拜得五体投地,这次地震简直是他的福星哦
 leikang 发表于: 2008-7-18 00:50:58|显示全部楼层

2008-7-18日,成都感觉到了极强烈的地震

2008-7-18 0:44:44,刚成都感觉到了强烈的地震,大约有6级以上,时间只有2秒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7-18 20:00:42|显示全部楼层

别把人间大爱缩小成“中国特色”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3-1 18:30 编辑

2008年7月17日

孟波


5·12大地震,虽两月有余,其间感动依然让人不能释怀。再回首,看那老师掩护学生时弯曲的背影,母亲罹难前给怀中犊子留下的短信,武警为多救一人而下跪哀求的失态,11岁哥哥背着3岁妹妹逃难12小时……依然令人嘘唏。


这是什么样的情感,竟能打动整个民族?这是什么样的悲恸,竟能牵动域外神经?这种感人的情怀、动人的精神,是不是唯有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才能孕育?我的答案是,人类最纯真最本真的情愫往往最能打动人类。很遗憾,这种情愫并非中国独有。

一起分享几个故事吧。


2004年印尼海啸,一张照片广为流传。画面里海浪像一堵水墙冲向岸边,人们拼命逃窜,一名身著比基尼的女子却跑向水墙。她叫卡琳·斯瓦尔德,这名瑞典女子为了救自己的三个孩子,舍生忘死冲向大海。感谢上苍,她找到了孩子,一家人幸免于难。
还是这场海啸,印度一名12岁的少年,在海啸来临时,从容不迫,抱着妹妹跑了5小时,终于将妹妹带到安全地域。

20005年8月25日,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洪水冲进13岁男孩菲利浦·布拉德的家,他家中有13名家人、朋友和邻居。菲利浦表现出惊人的果敢,他游过一扇破碎的窗户将婴儿和老人送出屋外,推进一只小船。接着他又踩着被洪水淹没的家具将双胞胎妹妹和不会游泳的母亲、祖母成功救出。

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爆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校园枪击案,30余人不幸遇难。枪击案发生时,一位曾进过纳粹劳工营、名叫利维乌·利布雷斯库的教师,挡在教室门口不让枪手闯入,要求学生快跑。一部分学生开窗跳出得救,他自己倒在凶手枪下。

……
故事就罗列到这儿,当下是互联网时代,如果愿意,你可以搜索到更多外国版的“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来。


正如歌里唱的,爱是LOVE,爱是爱心,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国版的故事感天动地,世界版的爱心惊天泣神。中国版的故事和世界版的故事,没有任何不同;中国版的爱心和世界版的爱心,没有任何差异。


只是有时,我们喜欢给这种爱附加上更多的后缀,这种爱体现了、发扬了、继承了、凝聚了什么特色、什么文化、什么传统、什么精神等等。其实,爱就一个字,爱不需要更多的名字。这种爱,是一种人类最基本的普适价值,是人类特有而不是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所独有的精神。你不能把这种人类共有的美好的东西,缩小成某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总结成某一地区独有的传统,梳理成某一社会特有的结晶。


王小波在《智慧与国学》说:我在美国留学时,认得一位青年,叫做戴维。我看他人还不错,就给他讲解中华文化的真谛,什么忠孝、仁义之类。他听了居然不感动,还说:“我们也爱国。我们也尊敬老年人。这有什么?我们都知道!”……礼义廉耻,洋人所知没有我们精深,但也没有儿奸母、子食父、满地拉屎。东方文化里所有的一切,那边都有,之所以没有投入全身心来讲究,主要是因为人家还有些别的事情。


爱了就爱了,哪有恁多的自我陶醉。5·12大地震中那个冒险救出多位同学的孩子说:我不救,我会后悔的。爱就这么简单。阐释过渡,会让人怀疑爱的纯真,也会降低我们的人格底线和道德水准。奉献爱,不仅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心灵的安宁,无需骄傲。做了鬼,纵有人疼人爱,也不必高喊幸福。

[ 本帖最后由 Sichuanese 于 2008-7-18 22:42 编辑 ]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7-19 17:44:47|显示全部楼层

送给张宝盈的地震软件

送给张宝盈的地震软件
──回答“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

习强(四川省绵阳市)

摘要:有人说,5·12大地震后,成都200年都安全,4000年都安全,这是以“板块断裂说”作后盾。但如果从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地震窗帘假说”来看,这是拿几百万成都老百姓的生命去和大地震这个“庄家”作赌博。  
关键词:超导薄膜 夸克-胶子等离子 几率

一、攻陷地震
2002年美国有一本畅销小说叫《攻陷赌场》,后又拍成电影叫《决胜21点》,是根据麻省理工学院马恺文等一批数学天才学生,把赢牌几率的算数运用于赌场的真实经历写成和改编的。这里把小说、电影中马恺文等学院派赌神称为“玩家”,把赌场的老板称为“庄家”,以此联系大地震,那么希望攻陷大地震预测者就类似“玩家”,而与人类捉迷藏的大地震发生本身就类似“庄家”。
攻陷大地震的的算数又是什么呢?如果把产生大地震的地质板块裂缝看成类似窗帘轨,把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质板块裂缝积累起来的能量和压力形成的“岩浆幕”, 其中板块裂缝两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接触点在岩浆幕形成的一层“薄膜”,看成类似陶瓷绝缘材料超导体中的“空穴载流子”薄膜,如果能阻止电流的损耗,那么这层岩浆幕超导体“薄膜”就类似板块裂缝“窗帘轨”挂着的“窗帘布”。这张巨大的超导薄膜“窗帘布”在板块裂缝下“飘荡”,可以倾斜至裂缝两边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方。如果把张巨大的“岩浆幕”超导薄膜看成是大地震发生的“庄家”,那么在板块裂缝带和裂缝两边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方发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都操在“庄家”手里的。因为这里的“算牌”是,如果把岩浆幕超导“薄膜”在电磁场现象和磁暴现象等作用下,产生类似回旋加速器的机制与发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联系,那么大地震的结构信息原理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交换信息原理对应,这也许就是膺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原理。   
一是回旋加速器有电子回旋加速器和质子回旋加速器等类的几率之分。二是回旋加速器中粒子的碰撞,还有是发生在“薄膜” 岩浆幕的上、中、下以及左、右等位置的不同几率之分。三是大地震发生,把这张巨大的“岩浆幕”超导薄膜破坏后,在原位或新的位置再产生“岩浆幕”超导薄膜的几率也还有,并且比赌场的洗牌、出牌绝对复杂。这才是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的问题之所在。
1、我们赞同沈宗丕先生的说法:“以磁暴二倍法等为线索,可进行进一步研究”。攻陷地震,正应如此。我们提出的“膺强子对撞机假说”能产生大地震的原理,起源对科学“长杆”的研究。所谓科学“长杆”,是联系大地震不是不宣而战;也许大地震并不欺人,是欺人没有科学“长杆”, 是欺人不愿对科学“长杆”买单或买单不准──而科学“长杆”指,目前地球村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为四极:分子以外、原子核以外、夸克以外、超弦以外。联系实际,类似对应分子以外范围的,如古代科技或国学自然,牛顿力学涉及的四维时空。类似对应原子核以外范围的,如地质学术或一般大学生知道的高科技──如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原子、分子等活动。类似对应夸克以外范围的,如层子模型及其哲学、夸克以及一般大众不知名的强子类型。类似对应超弦以外范围的,如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及磁单极子、引力子──如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时空撕裂” 一类的核魂自然。“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大地震原理,是把“板块断裂说”和“电磁现象说”等地震软件包容起来作类似夸克以外、超弦以外“长杆”的推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7-19 17:45:27|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不敢苟同”之声

2、        回答“不敢苟同”之声
1)有些网友对“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不敢苟同,一是说没有看到具体内容,图像不清楚。二是说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一种人工制造的高度精密复杂的机器,大自然中绝不会有这样的机器,自然现象也不会遵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机理,所以其基本思路是有问题的。如果认为地震的成因是自然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导致的,就应该找出相应的现象来举证说明,但是却没有看到。
说图像不清楚。这也说得对。就是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百分九十的中国人也不清楚,何说“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现在我们来简介这种图像。大型强子对撞机类似回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轨道类似长跑运动操场的轨道,也即类似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轨道的水平平面的剖面图。“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与此水平平面的剖面图不同,是因为它类似这种图的沿垂线的剖面图。即如我们前面开头说的类似板块裂缝“窗帘轨”挂着的“窗帘布”。 如果这张巨大的超导薄膜“窗帘布”,由于岩浆的运动、外电磁场、引力潮等的作用,在板块裂缝下“飘荡”,就可以倾斜至裂缝两边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方。这与人工制造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静止不动的,也不同。
2)说“不敢苟同”者还指,试图把电磁成因说与板块断裂说融合起来,想法固然不错,其实是不可能的──要么板块断裂说是对的,那么电磁成因就是错的;要么电磁成因说是对的,那么板块断裂说就是错的。二者是不可能调和的。只有在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电磁能量的释放,使地壳产生激烈运动,地壳的运动又会导致电磁能量的再次积累,产生余震。当然这也只是导致电磁能量积累的一部分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然而在这时,也只有在这时,地壳运动和电磁能量的积累才互为因果。但电磁能量仍是因,板块断裂仍是果。
我们说电磁现象和板块断裂两种现象都存在,这是无疑的,但谁是原因,谁是结果?差距不在岩层破裂只在大地震时才出现,微小地震没出现或不显著。“不敢苟同”者却分不清“板块断裂”和“岩层破裂”, 谁是原因,谁是结果?差距正在这里。我们说“板块断裂”在先,如沿龙门山脉的板块断裂带,本身就存在,是大地震产生的原因;5·12大地震的发生,使北川县等地面的“岩层破裂”,只是结果,这怎么有错误呢?难道电磁成因说主张大地震是“时间倒流”──北川县等地面的“岩层破裂”,引起5·12大地震,再引起沿龙门山脉的板块断裂带吗?有人说,要想推翻或修改地震“板块断裂说”已经确立的科学事实,首先必须要有大量相反的证据。而地震“电磁成因说”新理论或程序,要想被公认为比旧的“板块断裂说”更好或者要取代旧的“板块断裂说”,就必须带来更高的标准。比如,它不仅必须要符合此前已知的结论,而且要能解释上述它需要的“时间倒流”中的那些证据或难点。如果“岩层破裂”是一种新的方法论,那么这种新方法一定要能解决老方法“板块断裂说”中“时间不是倒流”的难以克服的问题。正是从这里出发,“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把“板块断裂说”看成是“地震窗帘轨”、地震“薄膜”窗帘布。而再把这张巨大的“岩浆幕”超导薄膜上的类似回旋加速器的轨道,交给“电磁成因说”来部分处理。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7-19 17:46:28|显示全部楼层

“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择说”原理。

3)例如“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类似长跑运动操场的轨道,要把质子一类的高能粒子留住,要让高能粒子在回旋轨道中运动,就需要强大的磁场,才有对高能粒子的约束力,也才能减轻巨大能量积聚对板块断裂带周围脆弱的岩层的应力。这正是“电磁成因说”的用武之地之一,而“板块断裂说”却不能解答巨大能量的积聚,跟板块断裂带周围脆弱的岩层的应力矛盾的处理。其次,要有强大的磁场,就需要强大的电场,这正是“电磁成因说”的用武之地之二。但有了强大的磁场和强大的电场还不行,还需要超导薄膜一类电阻、磁阻很小的轨道材料,这又是“板块断裂说”才能提供的,而“电磁成因说”也不能解答这类问题。但据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发现即使在室温下,陶瓷绝缘体也可以显示超导的性能。因为他们在这种陶瓷绝缘体里加入了可以改变电子结构和特性的物质,在电的作用下,可以使陶瓷绝缘体成为电磁导体。当科学家把载流子通入磁绝缘体时,它们便神秘地开始显示超导性。于是,研究人员通过比对氧化铜超导体的电子结构和陶瓷绝缘体的电子结构,发现了“空穴载流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空穴载流子”在氧化铜的表面形成一个薄膜,薄膜阻止了电流的损耗,而这个薄膜就成为超导体特别重要的地方。
但在板块裂缝积累起来的能量和压力形成的“岩浆幕”中,是高温,何来超导作用?这里超导问题的转向是,剑桥科学家阐述的是需要“薄膜”和“空穴载流子”,平息的正是温度之争。这与三旋超导理论需要方形晶格面是一致的。陶瓷超导“薄膜”是用喷射来解决,问题较多,运载电流也有限。大地震板块裂缝“岩浆幕”和板块裂缝两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接触点提供的“薄膜”,是天然选择形成的。这里不管是类似氧化铜材料还是陶瓷绝缘体材料,以及必须加入的特殊物质,只要能实现超导体的功能,几率也都能天然选择提供──这类似人择原理而存在“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择说”原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7-19 17:47:30|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被地震“庄家”拿走

4)无论地震电磁成因说与板块断裂说,还是核裂变、核聚变、地磁暴、地闪电等等地震成因说,都不能解答大地震所需要的巨大能量,所以才需要科学“长杆” 作类似夸克以外、超弦以外的推进。这是我们在中国本土已经研究了40多年的三旋理论干的工作,早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40多年后这些都已是公认的科学探索与发现,例如,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美高能物理未来合作研讨会上,李政道报告说,夸克-胶子等离子是一种超炽热、极致密的东西,这种混合物的温度比太阳核心还要炽热10万倍以上,这是“宇宙大爆炸”时才有的产物。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里就有这种微缩版的“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这虽不存在产生微型黑洞吞没地球的危险,但就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微小黑洞,或者会生成一种名为“陌生物”的粒子──也还是无风不起浪。所以把电磁成因说与板块断裂说融合起来,是“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轻而易举的事情。也许大型强子对撞机所需要的约束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正是大地震膺强子对撞机所在的地质板块裂缝的地磁爆所为,并才缓解了板块裂缝岩石应力的脆弱;而类似地球板块裂缝的压力,积聚的放射性粒子物质,地磁爆原理等,可能引导到膺强子对撞机的产生,也是事实一样──因为强子对撞机和膺强子对撞机所能达到的能量级别,是从前任何人造科技所无法达到的。这种情况,地球外的星体有预演,如宇宙射线就是证明。虽说地面上大自然的宇宙射线碰撞,已经导演了多次碰撞,相当于每天大约100万次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地球也依然存在,可知地面下如有自然膺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即使产生一些类似的小黑洞会立刻分裂,没时间将外部的物质吸进去;或者碰撞产生的热量也使小黑洞不可能形成,而没有发生数万次大地震,也没有让我们的地球毁掉,但这也只说明类似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形成的大地震,还处在一个没有毁掉地球危险的范围内。
5)至于说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一种人工制造的高度精密复杂的机器,大自然中绝不会有这样的机器,那是“无知”: 大自然能在地面物质运动中制造出我们“人”,还不能在地下物质运动中制造出更简单的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吗?所以大自然在沿龙门山脉的板块断裂带制造出5·12大地震的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是轻而易举的。有人说,5·12大地震后,成都200年都安全,4000年都安全,这是以“板块断裂说”作后盾。但如果从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地震窗帘假说”来看,这是拿几百万成都老百姓的生命去和大地震这个“庄家”作赌博。这些地质学、地震学“玩家”能稳操胜券吗?我们可以叫他们到成都茶楼去打几圈麻将,如果这些“玩家”每次都赢,我们就认输。道理很简单,5·12大地震后如果成都200年都安全,4000年都安全,只是说明“地震窗帘”还没有“洗牌”飘到成都。或者“飘”到成都时,“地震窗帘”回旋轨道上的粒子“运动员”, 没有在成都“碰撞”。或者“碰撞”了,但没有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发生大爆炸。例如1966 年3 月8 日邢台地震,邢台地下也没有板块裂缝,但离邢台较近的沿燕山山脉的板块断裂带,挂有“地震窗帘”, 1966 年3 月8 日“飘”到了邢台,同时“地震窗帘”回旋轨道上的粒子“运动员”在邢台“碰撞”, 生成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发生大爆炸,8万多邢台人的生命被地震“庄家”拿走。
6)大地震产生的余震或前震,电磁成因说能解释,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地震窗帘假说”也能解释。简单地说,既然已经能把电磁成因说与板块断裂说融合起来,电磁成因说的由于电磁能量的释放,使地壳产生激烈运动、间断,地壳的运动、间断又会导致电磁能量的再次积累产生余震,能听不懂?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7-19 17:48:17|显示全部楼层

很大的可能不是“地震云”

二、对称性与奇性判断
有人说,科学的“保守”在于它通常不会根据一个单独的证据就颠覆一项确立已久的理论,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位权威如此如此说就接受任何新的观点。40多年来我们的三旋理论就是坚持科学“保守”的元物理和元数学的标准模型的结果。科学创新需要社会的买单,更需要本身的正确。以层子模型为例,上至国家领导人买单,最高科学集体买单,财政买单,但因自身理论缺陷仍功亏一籄。攻陷地震应吸取这个教训。也许“磁暴二倍法”也是这个教训。如何事先判断、警惕呢?对大地震预测探究来说,就是区别对称性与奇性。
1、这里要分清两组概念:一是磁暴的结构信息和磁暴的交换信息;二是大地震预测的对称性与奇性。例如磁暴结构信息,指具体的磁暴现象实际发生的过程,以及类似磁暴探测仪器对此现象的实际记录曲线或物理量。磁暴交换信息,类似对此结构信息的人为描述或分析交流资料。大地震预测的对称性,指对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可能发生的预测不是唯一的,它只能对应大地震还没有发生和没发生。大地震预测的奇性,指对地震三要素时间、震中、震级的确定是唯一的,它是地震预测对称性的破缺,是大地震的实际发生。
2、以“电磁成因说”者联系5·12大地震的地震云说事,即使真有地震云,在北京研究和在绵阳研究也不同。在北京研究,只能是地震云的交换信息。在绵阳研究,就有可能看到地震云的结构信息。
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由日本传入我国。当年笔者在《中国科学》杂志上读过这类不少文章。前日本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曾亲身经历过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创立“地震云说”,其主要明显区别的奇特云像,是类似“稻草绳子”。以后追随研究者的云像“信马由缰”,所以有人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可能是一种巧合,有待进一步考证。   
我们说地震云在电磁成因说中不太重要,意思也是只能“说得过去”,不是彻底否定。但有北京研究者说,这次汶川地震也有“地震云”,卫星云图有非常明确的信息。他举的证据是别人的2008年6月10日的气象卫星云图,有弧线形云像沿着长江跨越中国;另一张没有时间的气象卫星云图,有类似直线的“稻草绳子” 云像沿着黄河跨越中国。他说两图云像交汇,在类似汶川的地方有交点,这就是汶川会发生地震的依据。真是“信马由缰”。但这类研究者却反击,有些异常现象“板块断裂说”的解答也还是说得过去的说法,理由是:这可不是学生考试,只要答案“说得过去”就能得分。科学探索要求真,求“对”,解释要符合自然的本来面目,要发现“真理”,而不是“说得过去”就行。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搞不清,弄不懂,又怎么能做研究?
说得好。笔者有30多年早上起来锻炼的习惯,看地震云也就是顺便。笔者本身居住在绵阳,5·12大地震后余震至今难平。也是在6月初前后一天早上起来锻炼,看见头顶有一条由南至北类似“稻草绳子”的云像,恐怖得像一条长龙跨越天际。笔者心里暗想也许就是“地震云”。但这只是“说得过去”,总想求证。第二天早上起来锻炼就注意这件事,在锻炼快结束时,天空中有一架飞机由北至南从头顶飞过,留下一条长长的飞机的尾迹,过了好一会,这条尾迹与笔者昨天看见的“稻草绳子”的云像非常相似,只是离开它稍远的地方,也比它的印迹较小。这是笔者看到的结构信息,心里得到了判断:昨天条带状的“地震云”像喷气式飞机的尾迹,很大的可能不是“地震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3:28,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