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过世了,他还有那么多书稿都还没有整理……”昨日,记者从眉山市著名书画家、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伍中一的长女伍纪瑶处听到,就在17日晚10时 45分,一生爱好书法、诗词,生前所书书法字帖被日本书法界一次性买走5000册的伍老过世了。记者了解到,就在逝世前,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伍老就是戴着氧气罩都会提笔挥毫进行书法创作,还要吟诗作词。 生前戴氧气罩创作 “爸爸就是离不得书法和诗词。”昨日下午,伍老的大女儿伍纪瑶在电话中哽咽着对记者说,她父亲一辈子就是对书法痴迷入骨,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写字:以前身体健康的时候,伍老每天固定要练习很长时间的书法,每次写成之后都会琢磨良久,而平时琢磨字帖更是到了入迷的程度,不仅家里的字帖要每天研看,要是了解到别人那里有好的字帖,他就会不顾年迈前去欣赏或者托人借来,琢磨良久然后原物奉还并感谢再三。记者了解到,正是因为伍老在书法上的不懈努力,他所书写的《历代名文选》的第一本(小楷)被日本书界一次购去5000册,在眉山书画界创下一个不小的奇迹。 “前几年爸爸的肺病就比较严重了。”伍纪瑶说,伍老的病情严重以后,长期都要佩戴氧气罩,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经常书写不辍。而从几个月前,伍老的病情更是进一步加重,连续三次住院──但即便是在住院期间,伍老竟然也是不改多年的习惯:只要能动手,他就会要来纸笔挥毫写字。 嬉笑怒骂皆成诗 伍老爱好书法为人共知,但实际上伍老更是一位感情充沛、思想开放的诗人,甚至堪称嬉笑怒骂皆成诗。记者在他的个人诗文集《亦庐存稿》中,就发现了不少涉及方方面面的好诗,用或严厉、或幽默、或淡定的诗句,呈现了这位老诗人的坦荡胸怀和优雅的人生志趣。 比如,很多文人都不好意思谈钱,认为一说到钱就不雅了。但伍老在83岁高龄时,却写了一手《求字要钱》的诗,明明白白地表明:来找他求字是要给钱的,因为书法家同样是人,同样要生活。他在这首诗里写道:“既非得道高僧,焉能面壁参禅,要吃人间烟火,必须柴米油盐”。诗句既说明了理由,又显得实实在在,让人理解其实书法家收取润笔费是应该也是正常的。 而针对很多人过分迷信古人的情况,伍老又写下了《先贤》诗,诗中用调侃的笔调写道:“先贤未必尽神灵,应是今人超古人。李杜何曾攻数理,一生专搞仄平平”……像这样率性随意却又充满易趣的诗篇,在伍老的诗文中比比皆是。 愿望未了身先逝 “前几天爸爸都还说有好多事没做完。”伍纪瑶叹息说,虽然伍老屡屡生病住院,但他心中却不服老,而且还给自己制定了很多近期规划:书法上还应该更多地尝试和探索,诗词又写了那么多了,应该再整理出版了……“但是现在都来不及了。”伍纪瑶难过地说:就在17日晚上10时45分,伍老永远地离开了。 记者了解到,伍老逝世后,四川省、眉山市等多个部门都纷纷送去了花圈,而伍老的告别仪式也已经确定今日上午在眉山市殡仪馆举行。 伍中一简介号渡叟,生于1923年。中国诗书画研究馆研究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楹联学会顾问、眉山市文联顾问、东坡诗社顾问、眉山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先后出版发行《历代名人咏峨眉》、《眉州远景楼记》、《伍中一墨迹》、《历代名文选》《亦庐存稿》等,兼习传统诗词,作有诗词、楹联数百首(副),部分作品被列入《乐山历代诗集》、《巴蜀楹联大全》及《巴蜀诗词》。 转载于http://www.ft16_com/article/myShowArticle.asp?ArticleID=6701
伍中一,名岳,号渡叟,生于1923年。中国诗书画研究馆研究员、四川省书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楹联学会顾问、眉山市文联顾问、东坡诗社顾问、 眉山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先后出版发行《历代名人咏峨眉》、《眉州远景楼记》、《伍中一墨迹》、《历代名文选》字帖4本,其中第一本(小楷)被日本书界一次购去5000册,在眉山书画界创下一个不小的奇迹。第一、二本被中国图书馆收藏。60岁后兼习传统诗词,作有诗词、楹联数百首(副),部分作品被列入《乐山历代诗集》、《巴蜀楹联大全》及《巴蜀诗词》。 老先生一生颠沛流离,命运曲折离奇,让人感叹。解放前因“为老百姓说话”和敢于直言而前程受挫;1966年“四清运动”中,他因其“复杂经历”和所谓“反革命言论”当上了“历史反革命”,直到1986年63岁时才得以平反,被乐山市文管部门聘为大佛寺、峨眉山文物顾问。直到九十年代,伍中一的月工资也只有150元。72岁时作为“文化人才”破格转为国家干部。 转载于ostID=9379030" _extended="_extended">http://www.tianyablog_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702642& ostID=9379030
作者:晓来轻酌 - 伍中一过世 再不见他写诗挥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