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星涛|查看: 63092|回复: 175
[建筑] 

南充市

 [复制链接]
 魏继新 发表于: 2004-8-2 11:26:14|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明白,楼主为什么会说成都与重庆成为死对头呢?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7 18:42:28编辑过]
 安蓉 发表于: 2004-8-12 16:26:06|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转帖]南充一绝──川北凉粉

川北晾粉自清末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红辣味醇、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 当时,原南充县江村坝农民谢天禄,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他的凉粉制作精细,从磨粉搅制到调料、配味都有独到之处,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谢凉粉便有了名气。其后,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十分讲究搅制火侯、所作凉粉质细柔嫩,筋力绵软,明而不透,细而不断,调料配味,更具匠心。不久,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川北凉粉”也不胫而走。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凉粉店都仍以“川北凉粉”为招牌,生意兴隆,火爆不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凉粉制作独具特色,更主要的是拌料十分考究。主要拌料有辣椒、花椒、生姜、葱叶、冰糖等掺合制作的红油,以及有精选大蒜捣制的蒜泥,可谓色、香、味俱全,独具风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安蓉 发表于: 2004-8-12 16:28:2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呵呵

我喜欢我妈妈自己做的凉粉

好好吃的哦

另外,川北凉粉最重要的是那个红油,听说南充最流行的李凉粉的红油是家传秘方做出来的。难怪那么好吃了。
 cclave 发表于: 2004-8-18 14:46:03|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南充市自明朝以来的重大兵事

大西农民军与清军争夺顺庆 顺天军围攻顺庆 民军攻打顺庆 顺庆武装起义 解放南充县城 平息反革命“五.五”暴动大西农民军与清军争夺顺庆 明崇祯十七年(1644)八月初一,李自成部将马科率大顺农民军1万余人占领顺庆城(今南充市)。当月,张献忠遣兵争夺川北。马科率军北撤,在绵州战败,退回汉中。顺庆城即为张献忠所部大西农民军占领。都督刘进忠、马元利率兵驻守顺庆城。明朝官兵谯应瑞、冯有庆及顺庆府报房殷承祚投降农民军。不久,马元利奉调带兵去遂宁,殷承祚同往。殷暗中煽动冯、谯二人说:"张献忠将要杀尽全部川兵"。冯、谯遂回师顺庆,拥立原明顺庆知府史觐宸。次年正月初二,刘进忠率大西军由南而北沿嘉陵江进军顺庆,接连攻打七天,皆未攻下,遂绕城北去广元。九月初七,张献忠亲率大西军攻打顺庆。马元利在城西南马尿溪战死,初九日,大西军攻下顺庆,谯、冯二叛将被诛,知府史觐宸纵火烧城,然后在南门城楼上吊自杀。 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遇难后,大西军向南撤至重庆。打明朝旗号的总兵王命成占领顺庆城。清顺治四年(1647)正月,副总兵杜君恩投降清军。清顺治八年(1651),已经与南明王朝联合抗清的大西农民军余部,由刘文秀率领北伐,于农历九月占领顺庆,包围保宁府 (今阆中县)。刘文秀在阆中战败,退回川南,顺庆又为清兵占领。顺治十一年(1654)翟文选由重庆领兵攻打顺庆,为清军总督李国英所败。至此,顺庆便为清军所控制。顺天军围攻顺庆 清咸丰九年(1859),云南昭通爆发了李永和、蓝朝鼎领导的农民起义,号称"顺天军"。咸丰十一年(1861)农历四月,顺天军统领何国梁、女将"谢大脚"(真名不详)带兵由蓬溪进攻顺庆。清兵在城西郊外小老君战败,农民军于四月十四日占领西山,近逼南充城。次日,起义军攻城,在大西门外永安桥一带(今西桥上下)与守城清兵激战,双方各有伤亡。十六日,起义军在甘露寺外(今四川省蚕桑学校外),架浮桥,大举渡过西河,女将"谢大脚"领兵由环子河攻打大南门,激战终日未能攻下。十七日农民军分南北两路攻城。接连围攻至二十三日,未下,遂撤围,沿江北进,包围绵州(今绵阳市)。清廷调骆秉章率湘军入川,六月驻扎顺庆。六月十五日,湘军统领黄淳熙穷追顺天军至定远县二郎场燕子窝,被顺天军擒获斩首。民军攻打顺庆 清宣统二年(1910),同盟会员在广安州城举行武装起义成功,11月21日,建立大汉蜀北军政府。次年九月,军政府都督曾省斋(化名吴从周)率民军第三大队,第一大队之一部经岳池攻打南充,民军第二大队攻打蓬州(今蓬安县城),革命军占领了舞凤山,何庆云率队占领了江东鹤鸣山白塔寺,唐治平率队占领了环子河南岸的法兴寺。守城清兵早有防备,民军猛烈攻城不下。都督曾省斋在舞凤山前沿,带队冲锋,不幸中弹受伤。何庆云见都督受伤,攻下蓬州的民军南下援助又在中途受阻,于是决定撤兵。曾省斋南下重庆治伤,攻打顺庆之战遂告结束。顺庆武装起义 1926年,为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共产党人杨阉公、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准备在四川策动驻顺庆(南充市)和泸州、合川的部分川军起义。10月中旬,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书记杨阎公、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深入分析全川形势,拟制顺庆泸州起义计划,打算以顺庆为根据地,集中三城起义军后,东向攻打绥定(今达县市)军阀刘承厚,以控制川东,保障北伐军的侧翼安全。 12月1日,泸州驻军袁品文部起义成功,驻顺庆川军何光烈部秦汉三、杜伯干两旅长,原定于12月5日何光烈举行检阅时,将其擒获并宣布起义。此计划被何光烈的同乡黄锦章知晓,向何密报。何决定取消检阅,并通知全师军官于12月3日午后,到师部开紧急会议,企图一举抓捕秦、杜等人。秦、杜遂决计提前起义,带兵包围师部,激战至夜晚,攻下师部,解除何光烈警卫部队的武装。何光烈乘夜色爬上房顶,潜伏在附近民房中。然后,令其亲信纵火烧民房,造成混乱。乘起义军民忙于救火之时,何光烈带亲随数名逃出南充,投奔川军11师罗泽洲部。次日,秦、杜公布何光烈的罪状,县总工会,国民党县党部和起义军共同成立赈灾委员会救济灾民,并致电重庆、合川,敦促合川黄慕颜部到顺庆会合。驻重庆的国民党临时四川省党部。即派刘伯承赴合川率黄慕颜部起义赴顺庆。刘黄于12月9日到达,组成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刘伯承任总指挥。黄慕颜任副总指挥兼第一路军司令,秦汉三任第二路军司令,杜伯干为第三路军司令。沪州起义的陈兰亭、袁晶文、皮光泽诸旅,编为四、五、六路军。12月10日,顺庆起义军和市民共7000余人在果山公园隆重举行誓师大会,刘伯承总指挥及各路司令宣誓就职,刘伯承在大会上发表演说,会后即整顿训练部队,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四川军阀刘文辉、邓锡侯等,闻知顺庆起义,急调驻广安的罗泽洲部,驻遂宁的李家钰部、陈书农部共8团兵力,一齐向顺庆扑来。刘伯承总指挥召开少校以上军官紧急会议。提议按原计划起义军撤出顺庆。东进攻取绥定。以当时顺庆7个团的兵力夺取绥定是有把握的,但秦、杜两部军官不愿离开顺庆。加上当日杨阎公派廖宗泽带来密信,说省党部已严令沪州起义军向顺庆集中。于是会议决定坚守顺庆,总指挥部设栖乐山顶的栖乐寺。秦汉三部和炮团作预备队驻舞风山,杜伯干部守西山,黄慕颜部驻嘉陵高中一带(今中共南充地委附近),刘伯承总指挥亲临前线督战。起义军在总真山、西山、檬子垭、大老君、小老君一带山地构筑工事,并在城北双女石、回回坟及江东小龙门、望城坡、白塔、张爷庙一带布防。顺庆保卫战打响以后,何光烈随罗泽洲部2个团攻到西壕口。杜伯干部连长戴宗勤临阵率部叛变。姚源铎团长在父子桥阵亡,起义军不得不撤回城内。后因沪州方面起义军未执行到顺庆会师的命令,顺庆起义军便在刘伯承总指挥带领下向北突围,撤出顺庆城。罗泽洲部遂占据南充。解放南充县城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11军32师94团,在进军成都的途中,奉命"直插川北、攻占南充、截击孙震残部。"12月9日傍晚,94团插入南充县城西南,迅速控制了插旗山、总真山、金泉山等制高点和赛云台一带有利地形,控制了敌军逃往成都的南蓬公路。入夜,营长靳小瑞带先头部队,着敌军服装,渡过环子河,从大南门、大西门两路入城,沿途以"胡司令(胡宗南)的部队"、"孙司令(孙元良)的警卫连",混过敌军哨卡,占领了沿江街道及渡口码头,并在中渡口(公路渡口)设伏,俘虏了数批由岳池方向溃逃下来刚渡过江的敌军,缴获敌军用汽军32辆,军用物资若干。10日凌晨,解放军94团从东、西两路攻入城中。敌军未作有力抵抗即被歼灭。俘虏敌110军残部及其他溃逃残兵共600余名。南充县民众自卫总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策动下,亦在9日晚宣布起义投诚,南充县城遂告解放。平息反革命"五.五"暴动 1950年1月,国民党特务分子胡伯州等暗中纠合土匪、地方反动势力和国军散兵游勇,组织"反共保民团"、"义勇救民军"。4月,秘密建立"川北总司令部",并以江东距市20公里处的凌云山为其反革命基地。密谋策划在5月发动反革命暴动,攻占南充市。5月5日上午,土匪在南充市郊老君乡、龙门场、芦溪等地暴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川北军区派出部队清剿土匪。5月5日晚,解放军追击到凌云山下,将土匪老巢团团包围。5月6日晨,解放军发动猛攻,一举歼灭盘踞在山上的土匪,活捉匪首胡伯州,击毙土匪35名,俘虏1993名,缴获长枪421支,手枪32支,马枪40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cclave 发表于: 2004-8-18 15:58:05|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MM

南充MM南充MM
 安蓉 发表于: 2004-8-19 17:16:08|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

一家之言,不用见怪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安蓉 发表于: 2004-8-19 17:20:34|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丝厂,养活了很多的南充人。
 cclave 发表于: 2004-8-19 17:24:24|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魏继新在2004-8-2 11:26:14的发言: 我不明白,楼主为什么会说成都与重庆成为死对头呢?
到稍微有点影响的论坛里看看,您就知道了。相互漫骂,不知羞耻,在外的川渝人看了都觉得丢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何晓 发表于: 2004-8-19 19:37:05|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cclave在2004-8-19 17:24:24的发言: 到稍微有点影响的论坛里看看,您就知道了。相互漫骂,不知羞耻,在外的川渝人看了都觉得丢人。
我们坛子里莫人说哈也不要说哈,说起伤心──我们川东北这边是还是巴哒嘛,打断骨头都是连起筋的。
 安蓉 发表于: 2004-8-19 21:20:07|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古老南充,丝绸之路的起点?

  “南充丝绸起源于远古,夏商之际发展日盛。随后的几千年里,南充丝绸在四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几乎与南充丝绸发展同步的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也在先秦时期逐渐形成,并源源不断地将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丝绸通过云南运往缅甸、印度等地。南充的丝绸是否也通过这条商道运往了国外?或者说南充丝绸,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8月4日,一篇《南充,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的帖子在某网站的“市州论坛”上发表后,立即在该论坛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截至记者8月10日晚上8时发稿时止,已有49人点击了此条信息。
  历史悠久的南充丝绸,到底与南方丝绸之路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关系?怀着与发表该帖的网友“苏离”同样的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包括省博物馆馆长魏学峰、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段渝在内的多位历史研究专家。

疑问一:南充丝绸与“南方丝绸之路”有无关系
  “南充丝绸与南方丝绸之路之间肯定存在密切的关系。”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徐才安专门研究地方史,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着南充丝绸的发展。
  徐才安告诉记者,经过对《华阳国志》、《新编南充县志》等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战国铜壶”、编钟等出土文物的证明,早在秦统一四川前,南充就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蚕桑产区。根据《华阳国志》记载,周初,南充、西充、南部、阆中等地的蚕丝织品已经是周王朝的贡品,其生产规模、产品的精美程度已非同一般。
  唐朝,蜀锦达到鼎盛时期,而据研究表明,当时南充的丝绸生产已经达到一个高峰。到了宋朝的时候,朝廷甚至还专门规定生产优质丝绸是四川的专利,北宋还在川内设置了两大织锦工场──成都锦院和梓州官营绫绮工场,南充是后者最重要的产地之一。徐才安曾专门对蜀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蜀锦的底色为红色,当时的蜀红都是用红花染的,而红花以南充所产的最具代表性,南充还盛产蜀锦上绣的忍冬花(即金银花)。“南充丝绸与蜀锦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经考古发现有蜀锦的存在。
  这一点得到了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段渝的证实,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已经可以肯定的是,蜀锦、蜀绣的确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运往了缅甸、印度等地。段渝指出,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已经难以考证这些蜀锦、蜀绣是否属于南充。
  段渝告诉记者,南方丝绸之路是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我国对外交往最早的国际通道之一,先秦时期就陆续有商人通过这条商道把川内的物品,如丝绸等运往国外。
  “南充丝绸与南方丝绸之路联系紧密。”省蚕丝学校副校长朱江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道理很简单。南充历史上的丝绸产量很大,而在‘一两黄金一两丝’的古代,普通南充百姓肯定无法消费那么多的丝绸,肯定要外运。南充离成都、重庆都很近,完全可以经过这两个地方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运往印度等地。”

疑问二:南充,是不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多位专家学者都对南充丝绸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关系表明了肯定的观点。另一个疑问随之而来:南充丝绸与南方丝绸之路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在南充北湖广场(即人们常说的得益时代广场)的一组浮雕中间,记者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南充丝绸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闻名全国,成为宫廷贡品,以其精湛的织造技术享誉中外,出口印度、中东和非洲等地,南充也因此被誉为“丝绸之城”。南充丝绸经成都、乐山、宜宾、昭通、曲靖、昆明出口到境外的缅甸、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非洲等地。这条古老的商道,山高水险,途经中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单从这段话的字面上来理解,南充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果真如此吗?记者随即展开了调查。
  记者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目前历史学界认可的“南方丝绸之路”是以成都为起点,大致走向有两条:其中一条就是北湖广场浮雕中提到的从成都,经乐山、宜宾、昭通、曲靖、昆明运往国外;另一条则是从成都出发,经都江堰、西昌、攀枝花运往云南后出国。
  徐才安告诉记者,南充丝绸陆续运往了成都、重庆等地,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南充丝绸就完全有可能从这两个地方通过宜宾、云南的昭通、曲靖、昆明一线运往了缅甸、印度等地。如果这样理解,至少从川东北地区来看,南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但省博物馆馆长魏学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无论从目前出土的文物,还是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南充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要证明南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延伸阅读
我国三条著名的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我国历史上有3条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北方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出玉门关,穿新疆。由此西行可至今天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这条道路。
  南方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的“蜀(四川)身毒(印度)古道”,这是已经为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我国对外交往最早的国际通道之一,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开通。蜀身毒古道,是早在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就已经由四川及各地商人沟通了的一条民间商道。其路线为:从成都出发,穿过川西平原,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西部,又跨越澜沧江,越过博南山,经保山、腾冲进入缅甸、印度,再从印度翻山越海抵达中亚然后直至地中海沿岸。
  此外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6:19,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