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757|回复: 1
 杨正保 发表于: 2003-2-15 17:29:04|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 什么是纪实摄影

 [复制链接]
  纪实性是摄影的基本特征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大量摄影作品,都是以其纪实性作为主要特征、主要功能存在的。

  纪实摄影其实应当称之为社会纪实摄影。它指的是那种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摄影。它倾向于对这种社会环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做出有观点的评论,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态度。


纪实摄影的定义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依·斯特莱克(Roy stryher)就提出要为纪实摄影下一个定义,但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众认可的定义。这其中较早的定义和最近的定义,可以让我们看到纪实摄影许多特征。美国纪实摄影家罗西娅·兰格(Dorother lange)的定义。纪实摄影它反映现在但为将来作纪实。它的论点是:

  1.人与人的关系,记录人们在工作中、战争中的行为,甚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

  2.描写人类的各种制度:家庭、教堂、政府、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

  3.揭示人们的活动方法:

  ①接受生活的方式
  ②表示虔诚的方式
  ③影响人类行为的方式

  4.纪实摄影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参加,而且还需要业余爱好者的参与。

  她的定义指出了纪实摄影的特征,所要反映的题材,以及题材中需关注的焦点和摄影的参加者。

  1985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硕士生斯蒂芬尼·安克莱恩(stphani e Am Rlein)在其论文《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

  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而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纪实摄影的类型

  1.图片故事: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注重非关键时刻的拍摄,使之成为慑人心魄的一瞬。

  2.图片系列: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

  3.图片短评: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

  ①成系列,都是由一组照片组成。
  ②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
  ③对主题的深入研究,且具社会性、哲理化。


决定瞬间理论对纪实摄影的影响?

  “决定瞬间”的理论是1952年法国的卡蒂埃·布勒松出版《决定瞬间》画册时,在前言中提出的。他指出:对于摄影来说“选择的环节是最重要的,在选择的空间中,把某一有意义的特定瞬间固定下来”。对于表现人,“要捕捉住被摄者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相互交融的典型瞬间。”“尊重被摄者周围的环境气氛。”“典型瞬间,虽然只是一个瞬间。却可能有过去的残留,映照着未来,蕴含着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充满着现场气氛,使人感到强烈的生命力和运动感。瞬间一刻,既发掘现象的本质,又将具有含义的形式严密地组合起来。

  拍摄中对决定瞬间的选择,摄影技巧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观察和思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找到那个瞬间。这种观察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只有这样在拍摄时,才能有预感,下意识地,快速拍摄。


哲学思想对纪实摄影的影响

  哲学是研究人思维方法的科学。哲学是指导人们如何去思考、去观察、去理解、去表述现实的。新的哲学思想能给人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切入点去研究社会、表述社会。

  哲学思想决定评论者的立场、方法。纪实摄影正是记录社会、评论社会的,所以,其思想立场、方法对摄影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889年"自然主义"思想出现,提出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照片不是绘画,应在真实环境中拍摄真实人物。它奠定了摄影的美学基础。

  1902年纯粹主义继续作摆脱绘画主义羁绊的工作,准确,真实,而不借用任何其它造型艺术手段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记录。影纹清晰,质感强烈,影调细腻为其特色的三要素。

  "达达主义"是一战期间出现的一种非主流的文艺思想,摄影界达达主义摄影作品多数是由暗房技术加工来完成的。

  "决定瞬间"理论的出现充分地发挥了照相机的纪实功能,和照相机瞬间凝固历史的作用,使摄影界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革。在现实生活中去获取真实的瞬间。

  当社会进入现代化时,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受制于自然,人与自然互虐到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污染。

  "后现代主义"是人对现代化的反思,正视现代化对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危害,注重对人类自身本能的尊重。它对艺术、政治、社会都产生重大影响。

  "后殖民主义"是人类对本民族、本群体文化特点的反思,注重各民族、各群体的文化特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哲学思想影响着对事物观察、认识、评论的角度,也影响着摄影技术对体裁的表现。更加注重视觉特征的作用,看上去似乎更本质、更直接、更残酷,强烈的现场感和通过残、畸来引起人的本能关注,吸引观众的视线。


拍摄器材和方法

  器材

  纪实摄影可用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来完成的。为使其更能适合各种场合的拍摄,多使用快镜头和高速胶片。镜头的使用是随需要而定,但以使用广角镜为好。

  拍摄方法以抓拍为主,不干扰对象,在现场实际感受中拍摄,拍活动的人,不摆拍,不过多考虑技术的完美,相信直觉。

  方法

  1.守株待兔法

  在动作行为有重复出现的情况下选好角度,调好焦距后,等待理想画面的出现立即进行拍摄。

  2.声东击西法

  利用掩护的方法拍摄,先使被摄者、拍摄者和非被摄者成等腰三角形,对非拍摄者对焦,用眼的余光观察被摄者,当被摄者的动作、表情达到拍摄者所需的画面时,立即拍摄。

  3.掩护法

  是一种二人的配合,让配合者站在被摄者的前方,假装对配合者拍照,而实则拍摄被摄者。

  4.盲拍法

  即不用取景器取景,调焦拍摄。用目测对焦,用小光圈(f8,f11)加大景深。充分熟悉所用镜头的视角。拍摄后在照片上进行第二次构图剪裁

  5.突然袭击法

  在被摄者还来不及反应时就进行拍摄,并且立即离开以减小麻烦。

  6.逼迫法

  用镜头的指向有意去干扰被摄者,逼其作出反应。以取得现场感。

  构图

  构图上纪实摄影强调,平视机位,广角镜和长焦镜随需要而用。构图以大面积构图和“井”字构图法为多,强调画面的现场感。强调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使图片信息量丰富。不完整构图引发的联想和变型、畸型引起的好奇心,都被运用来引起人们对事件的关注。

  静态的构图是二维空间的图片形式所限定的,但抓取生活中生动的动态瞬间,是摄影师追求完美的表现。纪实摄影作品要强调气氛的营造,充分地运用各种构图形式的正负作用,将被摄体和拍摄者的情感、心态都恰当地表达

  组照拍摄方法

  1.围绕主题选择镜头

  组照是用照片写文章,表述你对一事物的认识、评论。每张照片是这个文章的语言,语言应当紧扣主题,游离主题之外的则是废话。要选择能展现主题,渲染主题,烘托主题的内容去拍摄。摄影者自己首先要搞清楚拍什么,为什么要拍,怎样去拍(即编辑意识)理出一个大概的框架结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线”。而后,想一下用什么图片向读者交待故事的情节、人物之间的关系,摄取能表达故事的各个瞬间。

  一切要表达的东西都必须表达的明白、生动、鲜活为好。

  2.多侧面选择内容

  专题摄影的优势在于能详细解释,深入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性。这就是对事物的多侧面进行展示,使之有立体感。因此不应局限在一两个好看的画面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拍摄。而应从整体结构上考虑。多侧面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典型画面的选择。

  3.选择最具有形象性的内容

  什么是纪实摄影作品的好照片呢?即具有瞬间形象的作品。

  ①专题摄影的题材必须具有外在形象,不具有这样的题材不要硬拍。

  ②对题材的研究要深入、细致、全方位,忌肤浅、表象。

  ③把镜头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或一个家庭。展开故事,反映他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相互关系。通过他们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社会环境、生存状态。

  ④靠近被摄对象,尊重他们,不控制他们。生活中、感情上溶入他们之中。拍摄时能跳出来理性的拍摄画面。

  ⑤拍摄专题时,需要在叙事方法,构图等方面有自己的风格。

  4.纪实摄影的拍摄形式

  虽然是成组的专题照片,但每张照片都应该能够独立地表达与主题相关的形象信息。

  ①镜头形式的变化,要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每种形式都要表达出特有的信息,即全景表达气势、场面,中景表达动作,近景表达表情,特写表达细节。

  ②构图要有变化,横竖画面要适当配置,有变化。景物配置有变化,人物安排,方向感,画面的线条都要有变化

  ③人物表情要有变化。人的姿态、动作、表情要有变化,要足以反映某一侧面的典型神态。

  ④用光要有变化,虽然纪实摄影以内容为重,但光线的形式变化也是需要的。顺光、侧光、逆光、闪光灯、剪影等形式的变化,可带来艺术美感。

  ⑤画面类型留有选择的余地,同一个镜头多拍摄几个角度,同一个内容多拍几个镜头,抓拍决定瞬间画面,使照片具有张力。注意细节(形体语言,背影,阴影)。

  ⑥拍好主题照片,主题照片就是“兴趣点”主题要鲜明,紧扣主题。其质量要好,即瞬间典型,气氛浓烈,构图严谨,用光独到,色彩、影调讲究,清晰度好。忌白,直。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杨正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杨正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楼主|杨正保 发表于: 2003-2-16 20:52:02|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纪实摄影做为一门专门的摄影艺术形式有着它独特的特点,简单地说,我认为就是内容大于形式,反应的问题或表达的意义比较深刻,有些可以上升到对生活甚至是对人性的理解。关于这种片子和论述网上较多,喜爱纪实摄影的朋友应该明白了什么是纪实摄影之后再拍,尽管有点对号入座照葫芦画瓢邯郸学步,起码也有那意思。比较担心的是有朋友把纪实理解为随意,以浅薄代替深刻,这是在初学者中很容易走的一个误区,这种情况在其他的网站也多次出现过,是荼毒。

  所以,拍摄和欣赏纪实作品之前,理解这门艺术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是大有好处的。

  愿与大家共同学习,一道进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4-30 18:33,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