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中午一点半,〖 影像网〗论坛的「 摄影」版版主 黄正东打电话给我,说已开车到 我家门口等 我,然后 我同他按照昨日的计划来到设于火车北站对面海发大厦的厦华新星摄影器材城购买摄影包,转遍摄影器材城后, 我俩于三楼各自购买了一个从没有听说过的──mekko品牌摄影挎包。然后 我陪他到西门去收租金,原来老黄是个寓公,在成都有多处在出租的铺面房。 等老黄的时候,是5点钟, 我电话联系老网友杨琦先生,他是〖 影像网〗的论坛的第二位注册用户“ 自在飞花”,昨日他在QQ上说要请 我吃饭, 我告诉他 我的事已办完,将带老黄一起赴约。因回到东郊后还有半个小时的空闲,无处可去, 我让老黄开车到 电子科技大学南院外的“ 万人学生”公寓口附近,陪 我剪头。 理完发后,刚好杨琦赶到,而另一个《华西外语学校》的老朋友、杨琦的老同事袁红羽也赶到,现在在天府热线的大客户机房工作的袁兄看来新近又挣了不少钱,开的已不是上次见面时开的红色奥托车而是白色的富康车了。在老黄的提醒, 我的建议下,改成吃羊肉。然后开车到附近的李家沱小区随意找了家羊肉店坐下。

羊肉还可以,吃完后,天空飘起了小雨,老黄送 我回家。刚回到单元口,接到 毛根儿朋友张建川的电话,说是孙波的父亲今天上午走了,叫 我到 电子科技大学南院的三十四幢家属楼去。张建川的外号是“ 刀刀”,孙波的外号是“ 啵头”──这是音注的书面文字,如按意思来标的话,应是“ 包头”,他们俩个同 我一样都是原“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 电子科技大学”的子弟,我们同年,是小学同学,就读于子弟校的“ 四班”。“ 啵头”和“ 刀刀”在 成都市的东郊都是响当当的名头,特别是在“ 江湖”上。追述起来,“ 刀刀”曾是副班长(班长是位女生,她叫“ 刘卫东”),他当时似乎没有歪外,有个小名叫“ 三娃”,现在的名头应是上了“ 二十一”中后的事了。而“ 啵头”从小就调皮,静不下来,头上时常会因打架而起疙瘩, 四川话就是“ 包”,而发音叫“ 啵”。当 我合拢 手机后,心中不免一声叹息, 我想起了今年夏天的足球世界杯开赛那天,我们几个小学同学在“ 啵头”新开张的冷啖杯喝酒, 我提起要在〖 影像网〗上作一个专题,介绍“ 啵头”的老父亲,一个老革命。因各自都忙,却成憾事,令 我心痛。 近21点,回家捣鼓完新买的摄影包,把原本分散在 电脑包和相机包里的东西合装在一个包里,然后背着新包从东院步行到南院。在路边临时搭建的灵堂外,低沉的“ 大悲咒”乐声下,小时的同学已围坐一桌,同站在边上的“ 啵头”打了招呼后, 我开始一一叫小学同学的名字:“ 刀刀”、“ 地主”、“ 凯凯”、“ 苏波”。寒暄后,“ 刀刀”说“ 三毛”因明天要在“ 电子科技大学”搞活动正在筹备而不能来,“ 三毛”是当今探险英雄──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的第一位中国 记者── 刘建的小名,他的大哥、二哥就叫“ 大毛”、“ 二毛”,也是东郊响当当的人物。 刘建常和 我在一起,最近一次是 2006-11-29日在“ 天河聚”喝酒,知他有活动, 我赶紧打电话给他,原来他明天和 阿来将在“ 电子科技大学”的“ 一教”演讲,并说忙完了就过来。 在 我把电话交给在灵堂里的“ 啵头”,继续与 刘建通话后, 我开始祭拜老人家──孙立德──“ 啵头”的父亲,像敬佛主一样,三跪三拜,再燃香。 老同学相聚,话是说不完的,哪怕是重复儿时各自所做的傻事也是津津乐道,还有就是各自所知的其他老同学的近况。近十点半,见主人家拿出酒菜款待所有的来宾, 我提醒同学,还有谁没有去烧香,实是想多拍摄点照片。

孙立德,1916 -3-27日出生于山西省盂县。1937年9月参加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在八年抗战中,历任战士、文化教员、副指导员、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营级教导员,后随部队进入四川,任四川省公安厅高训班副主任、主任等职。1964年4月转业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任原六系党总支书记 地点:南院·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市 时间: 2006-12-06 22: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