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 雄秀紫薇”牌坊前行,沿新修的水泥公路不久即到 柏林公园门口, 柏林公园为南宋抗金名将 张浚之父、理学名儒 张栻之祖父张咸及其计氏的陵园,早在 清代,即享有“ 蜀中理学推绵竹,天下祠堂数柏林”的美誉。买票进入公园,却发现这里荒芜人烟,除了我们四人,十分寂静,若大的公园内不见他人。


 紫岩张氏谱系一览。 一世: 张九皋,自尚书郎历唐、徐、宋、襄、广五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封南康县伯,后移居长安(西安)。其兄张九龄(673~740),唐玄宗开元年间,第一贤相。(《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一》、《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九》)。 二世: 张抗,赠右仆射。 三世: 张仲方(765~837),贞元中,擢进士宏词,历散骑常侍、京兆尹。左迁华州刺史。入为秘书监。皋有9子,39孙。孙子辈以仲方最有名,历仕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帝(779~840),官至谏议大夫,封曲江县伯。开成二年卒,年七十二,赠礼部尚书,谥曰成。(《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一》、《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九》载仲方为九皋曾孙)。 四世: 张孟常。 五世: 张克勤。 六世: 张浔。 七世: 张崇纪(或纪)。 八世: 张璘,入川时任唐僖宗(873~888)国子监祭酒。传三世而迁 绵竹,到南宋初年出了宰相 张浚、理学大师 张栻,史称其族尤大。 九世: 张庭坚。 十世: 张文矩,英年早逝。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儿子,由夫人杨氏带着北走汉州 绵竹县仁贤乡,归依外祖父家生活,文矩这一支因此而移居 绵竹。 十一世: 张纮,迁 绵竹。 十二世: 张咸,进士出身,封雍国公。 十三世: 张浚(1097~1164),字德远,号 紫岩居士,汉州 绵竹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1129年)任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并建议经营川陕,被任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次年因东南形势紧张,乃集军反攻,牵制金军。后用吴蚧等坚守秦岭北麓,使全蜀安堵。绍兴四年(1134年)再任枢密,次年为宰相,重用岳飞、韩世忠,废黜席懦的刘光世。秦桧执政后,被排斥在外近二十年。曾在永州(今属湖南)贬所连上五十疏,反对议和。三十一年金完颜亮攻宋,才重被起用,封魏国公,主持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的北伐,因将领不和,符离之战失利,又被主和派排挤去职。著有《中兴备览》等。葬宁乡官山。(《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 十四世: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宇乐斋,号南轩,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官至右文殿修撰。曾主教岳麓书院8年之久,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 东南三贤”。著有《南轩集》(《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明代名相张居正(1525~1582)为其十二世孙,(《明史·列传第一百一》)。 …… 地点: 柏林公园· 汉旺镇· 绵竹市· 德阳市 时间: 2002-08-21 17:29:00

民俗馆内以川西地区从古至今普通百姓赖以谋生的七十二种职业为题材,以大型浮雕和彩塑的形式,再配上各种音响,立体地再现了历史的创造者们平凡而真实的形象,具有典型的川西民俗风情特色。雕塑制作为谭家文 地点:七十二行民俗馆· 柏林公园· 汉旺镇· 绵竹市· 德阳市 时间: 2002-08-21 17:41:20
我知道 汉旺镇,是从了解 能海上师开始的,因而很早就起心到念要来 能海上师的故乡去寻找上师的遗存,尽管来到这里后,并没有见到上师的故居,却发现这里还是很多名人的故乡,特别是 宋代紫岩张氏大家族,但 我还是决定本纪实的标题仍以 能海上师为题。
[此帖子已经被用户于2007-1-22 11:40: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