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计划中,没有霍尔果斯,霍尔果斯并没有所谓的景点,或者说,它原本也不是一个观光之地,而我们之所以去了霍尔果斯,只是为了一个叫做意义的东西。霍尔果斯是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这足以构成去霍尔果斯的意义。如介绍词上所说:“霍尔果斯位于距伊宁市42公里的霍城县境内,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上,它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与红其拉甫、阿拉山口并列为新疆向第三国人开放的三大口岸。”
作为一个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口岸,一个享誉国内外的外贸地域品牌,霍尔果斯经历了很多的风雨坎坷,其浮沉起落总与时势紧紧相连。霍尔果斯口岸经过关关开开,如今处在兴盛时期。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直到二十世纪初的十月革命爆发,霍尔果斯口岸被关闭,不过,事隔三年,也就是1920年,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开放。再一次关闭是在中苏关系恶化那年(忘了是哪年),不知道1983年是个什么年,总之在这一年,霍尔果斯口岸正式恢复开放,直到现在。
霍尔果斯应该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312国道的终点,最初以为起点在北京,后来才知道起点在上海,312国道那最后一块里程碑上面4825的数字就是从上海中心广场到新疆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的距离。从到兰州开始,一路上我们数次与312国道相交相错,看看终点,也算得是一个意义,后来回程中留意看了看,312国道在新疆境内,全长1444公里。
当然,霍尔果斯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有一块国与国之间的界碑。关于界碑的制作不是飘等人所能想象的,据说是由清政府出资、由沙皇所制,偏偏在安置界碑时清政府无人监督,界碑的安放向咱们境内推进了20公里,这就是历史上关于40多公里土地的争议问题了。在这块土地上共有沙皇所制四块界碑,分别是18号、20号、21号、22号,我们所见的界碑就是18号。不知道,是否该加上一条:国门。
七月三十日这天早上,从惠远古城出来,我们就直奔霍尔果斯而去,从里程表上可知霍尔果斯距离伊宁90公里。 以为是在霍尔果斯办边防证,所以没在霍城办,却不料在距霍尔果斯还有近20公里时就遇上边防检查站。检查站处有一辆大巴停在右边,一群游客站在路边,左边似乎有一个办证点。当我们的车到达检查点时,拿出车上每人的有效证件,边防战士一边看着证件一边说边防证得在霍城办理,还未及晕倒,边防战士接着说:“第一次来霍尔果斯吧,下次记得在霍城办理。”于是放行。啊,阿门。
或许是通行的顺利,感觉霍尔果斯的神秘在消失。不过这不要紧,原本不是来寻觅神秘的。
到达霍尔果斯时,贸易街已经人影串串了,霍尔果斯边贸发展的活跃,不难想象了,近些年来,从霍尔果斯出入境的旅游者不在少数。除了这些,还能看见的是那些从边境大门开进开出的大货车,货车上有的,可能是刚运来的哈萨克斯坦和独联体诸国本国的货品,也可能是对他们来说是舶来品的我国的货品。
在花了不少的时间逛街后,买中的却是一个布娃娃做的钥匙吊坠,而且,似乎还没什么异域风情。也看中了一件羊戎披肩的花形,可惜的是,没有自己想要的那种颜色,再因价格的不菲,没有买。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讨价还价的人们,手拿着布娃娃做的钥匙吊坠,忽然问自己这一趟到底有什么收获。其实,不必问,很多时候不需要有什么收获,只要快乐,什么都好,一如买这个布娃娃,不贵也不特别,却能令人快乐,这就足够。
逛了街后去看国门,站在霍尔果斯边防站二楼阳台上眺望,那边就是哈萨克斯坦了,阳光的强烈更显大地的苍凉与远处的迷蒙,于是,天地一片寂静的感觉涌上心头。
在18号界碑前留影后去看312国道的终点里程碑,在那里,还有新界碑。炽烈的阳光下,游客并不少,看样子,都在为能到边界上望望而骄傲自豪着。
里程碑就在桥头的右边,很醒目,桥头两名站岗战士,听其中一名站岗的战士说,边界就在桥中央。桥中央有一道很明显的痕迹,因为咱们的路是水泥路,路面颜色浅,而哈萨克斯坦的路是泥青路,路面颜色深,于是形成一道痕,那就是国境线。还听口岸的士兵说河边看上去不起眼的铁丝网都安装有监控装置,边界有什么动静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听了后笑笑,如果自己真要弄出点什么动静,无非也就是不守规矩地跨过铁钉走到桥中央,去人家的地盘上踩一脚,仅此而已。不过,从小到大,一直乖娃娃角色的人怎么会做出如此有悖常规之事?
一块界碑,一块里程碑,一个边贸市场、一扇国门,或许,霍尔果斯有的也就是这些了,再也许,霍尔果斯还有很多很多,只因飘不知道而已。
本篇所有图片均于2006--7--30摄于新疆霍尔果斯
- 路过霍尔果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