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大会演讲,中心议题是:太湖道教文化。 先后登上主席台宣读论文发表演讲的专家学者共5人,依次为:朱栋霖(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讲题是:古代文献中的太湖道教文化;魏明生(中华道源养生网站长、四川省老庄学会副会长),讲题是:道法自然与道法自我──兼论太湖太极养生文化开发;张朋川(苏州大学教授),讲题是:元代太湖地区画家与道教文化;高国藩(南京大学中韩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讲题是:梁祝故事──太湖道教文化瑰宝;张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调研员),讲题是:太湖太极养生目标与环境;刘建国(卢森堡欧亚大学教授),讲题是:太湖、太极岛、世界道学中心。
第二阶段:专题讨论。共分两组,围绕5个专题举办论坛。 A组:太极文化论坛。参加讨论的11名专家学者及其讲题是: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统合与协调:论道与太极之间的纵横关系》,金春峰(卢森堡欧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上的“太极”──从信仰与理性两重性角度作的观察》,李有书(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周易研究会会长)《周易与中国企业家的底蕴》,林安梧(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太极文化与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以周易为核心的讨论》,陈廖安(台湾师大国文系副教授)《太极思维与国学研究》,刘介民(广州大学国文系所长)《太极破解生命密码》,谭世宝(山东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教授)《太极图及太极图说的源流以及古今理解的差异述评》,萧兵(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副研究员)《太极图的秘密》,陈立骧(台湾彰化师大教授)《周敦颐太极图说本体观的再省思──以无极、太极的关系为核心的讨论》,倪南(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周易的内容精神与智慧》。 A组:道家道教论坛。参加讨论的13名专家学者及其讲题是:任定成(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秋石之谜的三个层面》,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新原道──从考古新材料看道家思想的神话起源》,王昆吾卢森堡欧亚大学教授《从“五官”看五行的起源》,胡小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道教与关公信仰》,郑振伟(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道家与教育──从老子开始》,洪富连(台湾佛光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五术教育协会创会理事长)《中国五术道的建立与发展》,萧登福(台湾国立台中技术学院应用中文系教授)《道教地狱救赎与太乙救苦天尊信仰》,程恭让(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从德福关系的角度看佛道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作用》,张泽珣(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仪式之空间艺术──道教造像碑新探》,黄海德(泉州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道家道教的历史演变形态兼及道家名称的两种含义》,高源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抱朴子的刊刻和流布》,杨莉(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传统与超越:对裴玄静修道事迹的解读》,龚元之(北京大学历史所硕士)《台湾有关唐代女冠研究评述》。 B组道家道教论坛。参加讨论的13名专家学者及其讲题是:徐新建(四川大学文学院人类所教授)《从汉学“三统”看道教传承》,黎活仁(香港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白居易与道教》,王明荪(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儒保八之易学与太极说》,崔在穆(韩国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道教对王阳明心学带来的影响》,陈伟舜(台湾佛光大学社会学院文学系助理教授)《林云铭<庄子因>初探》,卢仁龙(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蒙文通道教研究述评》,周俐(南京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道教的飞升复活对古代小说以及现代小说的影响》,李远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论的饮食养生》,林保淳(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八仙疑案之一──蓝采和与韩湘子》,詹石窗(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所南砺志寄乡论郑思肖诗歌的道教意蕴与艺术境界》,陈益源(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玉皇大帝的越南女儿──柳杏公主》。 B组:现代开发论坛。参加讨论的12名专家学者及其讲题是:朱越利(中国道教学院教授)《谈谈道教文化的现代应用价值》,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中国道家文化的综合创新》,杨玉辉(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道教养生文化资源开发战略探讨》,王晖(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江苏省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老子管理哲学基本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宫哲兵(武汉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当代道家》,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开创道学研究新局面之管见》,王琛发(马来西亚道教总会副会长、孝恩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建构马来西亚道教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传承》,王国华(武汉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企业咨询研究所所长)《论道教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庹修明(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院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客座教授)《道教文化与中国傩文化资源之现代开发》,游建西(深圳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道教洞天福地与中华山水文化讨论》,黄俶成(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李壶庵──郑板桥道曲传播的现代启示》,伍玲玲(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江苏省周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道教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 道家武术专题。这是这次研讨会的一个别开生面的专题。台湾佛光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文学系助理教授林明昌作了题为《郑子太极拳美人手研究》的发言、四川省武术协会委员、都江堰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青城派武术掌门刘绥滨作了题为《上善若水──青城派武术》发言,并且有武术演示;最后是无锡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章根深演示无锡道家武术,博得会场上的热烈掌声。 研讨会开幕的当天晚上,太湖水仙道乐团举行专场演出,除了器乐合奏而外,还有老道人表演的《步罡踏斗》,青年道士表演的《挨方》,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热烈赞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