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086|回复: 8
 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3 22:01:3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发现]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复制链接]
 
  
 
竹林七贤,魏晋风流。首先进入世人视觉的他们的宽衫大袖、褒衣博带。并以此领引时尚,成为了名士倜傥的象征。
与魏晋风流服饰相匹相配,相得益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极为流行的行帷与坐障。这是一种大型建筑装饰织物,既可用于室内,也可用于室外。
行帷、坐障的产生与形制、都高张其帜地图腾着魏晋文化。
《释名·释床帐》:“帷,围也,所以自障围也。”
《急就篇》卷三:“蒲蒻蔺席帐帷幢。”颜师古注:“在旁蔽绕谓之帷,帷者,围也。”可知,帷的特征是在旁围绕遮蔽。从春秋战国以来,帷帐使用相当广泛,成为宫室殿堂的建筑装饰。它对于古代宫室高敞有分割、保温作用。一般帐帷配合使用,帐在室之中央靠后,而帷在两侧。
成语“运筹帷幄”的帷幄,便是指这种宫殿的建筑装饰。
从现代室内纺织品设计的理念来看待,帷与帐的运用凭借纤维材料织造物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亲和性,它们所展示的视觉效果,营造的空间意境,还常能直抵人类的精神界域,给人深层次的审美启迪乃至心灵震颤。
织造物对空间的灵便的围合、分割,空间造型与界定,表达“织物征服空间”的理念,从而有力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的品质,并为其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柔软、飘然、波浪,当人在建筑装饰织造物中间,进行思考,运筹,织造物的天然亲和性、柔软质感和丰富多彩的可塑性都是有利于放松思维与激发创造活力的。
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特定的物质氛围。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服饰是人体的建筑。反映的都是历史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始于公元三世纪,历时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充满曲折的时期。
汉末政治渐渐腐败,社会经济动荡,董卓之乱,更导致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265年,司马炎篡魏,结束了三国分裂,建立了晋。但短暂的“太康之治”后,中国又陷入了南北朝长期分裂与对峙的局面。
乱世乱象,又是英雄层出,风流遍地的时代。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首先是魏时的曹操,废除儒说,崇尚名、法两家的思想,主要是为了打击豪门贵族,削弱他们的势力,使经济命脉、政治权力更有效地集中在中央。在天人关系上,曹操公开申明自己“不信天命”,把天看作是“阴阳四时”、有规律可寻的自然现象。魏时后期又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礼、法并存地治理国家。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二》
晋时是玄学迅速发展,并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期。这一学说将儒、道两家进行改良与结合,在提出“无为而治”的同时又推出“伦礼纲常”。玄学的倡导者为贵族豪绅和地主阶段。提倡玄学的目的起初在于削弱中央统治,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在魏晋后期佛教和道教的兴起都对人们思想和社会文化的一定的影响,这些在服饰文化中都有一定反映。佛教本在东汉时传入,只是在魏晋时先是融进了儒家思想,后又掺入了玄学思想。
由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魏晋名士们很注重人的内在精神,充分追求自我,讲求脱俗的风貌,一反世人注重浮浅华丽的外表。这种新的审美观念影响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审美习惯,给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带来了新风尚,从而形成了魏晋服装的特殊式样。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谢天开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谢天开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4 08:58:28|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4 09:00:5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交流与汲取,服饰文化典型过程
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但从另一方面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整个历史来看,魏晋南北时期的思想、文化、艺术是一个既丰富,又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的交流。
北魏是由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拓跋部所建,迁都洛阳后由孝文推行了全面的文化改革,大量汲取了汉文化,在服饰上推行汉制。通过“孝文改制”,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当时祭服全部改为汉制、朝服、常服也以汉服为主。同时广大南方人民在原来汉服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一改以往的整幅宽身的服饰形制,而沿袭北方民族习俗。
该时期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胡服流行起来。北方的“褶服”亦“左衽”,为朝服而常服之,它适应北族的生活行动。褶服男女皆可服用,北朝尤盛。自北族盛行后,南人也开始服用,形式上采取广袖与改制而成的大口裤,式样改为右衽,既作常服,又可作戎服用;既符合汉族特点,又显示权势的地位。这样在服饰,今天我们可以在晋顾凯之《女史箴图》中看见。
晋人的褒衣博带,大冠高履,是民族服装文化交流的结果,此为一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衣裳最具特色的是大袖衫,裤褶与裲裆,以及宽袍。
男子的装束以大袖翩翩的衫为尚,受到南朝各阶层男子喜爱。它是在传统的汉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制与袍相仿,只是袖口不同,袖口有袪为袍,无袪为衫。《释名·释衣服》曰:“衫,衣无袖端也。”指的就是袍与衫的区别。由于不受衣袪等部约束,魏晋服装日趋宽博。“凡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皆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从传世的绘画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图像中,皆可看到以上情况。
另外此时盛行衫,袖口尽可放宽,袖的宽度在我国历史上除宋代外可为最宽的时期。
社会风云变幻不定,人们的服饰式样也忽东忽西。
《晋书。五行志》云:“孙休后衣服之制,上长下短。积领五六而裳居一二;武帝泰始初,衣服上俭下丰,著衣皆压腰;元帝太兴中,是时为衣者又上短,带才至于腋。”故《抱朴子。讥惑篇》曰:“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衣服履,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其好事者,朝夕仿效,所谓京辇贵大眉,远方俱半额也”。
魏晋女装多承旧制,有衫、袄、襦、裙之制。样式有宽博的,也有窄式的,多用对襟,领、袖边缘都施以彩绣,腰系围裳,外系丝带。吴均的《与柳恽相赠答》云:“纤腰曳广袖,丰额画长蛾。”咏的就是宽衣。南梁庚肩吾《南苑还看人》:“细腰宜窄衣,长钗巧挟鬓。”咏的则是窄衣。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4 09:02:21|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4 09:09:14|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4 09:10:32|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玄者贤士的服饰,尤为潇脱。魏晋之时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风靡一时的魏晋玄学,对当时的服饰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文人的衣着和生活方式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汉时袍的袖端,装收敛袖口,名“袪”,魏晋时期的宽衫则不用这种袖口,衫子袖口日趋宽博。且无拘无束,两襟敞开,有袒胸露脯的习俗。
南京出土的,东晋竹林七贤图砖刻,图中诸人都近于袒胸,七人赤足,一人散发,三人梳卯角髻,四人着巾子。三人面前有装酒的鸭头勺,二人正举羽觞,二人抚琴,一人擘阮,一人手指顶如意玩。巾裹及生活方式,都正是有意描写“相与为散发倮身之饮”及“肆意酣畅“不为世俗礼节所拘情形。
这样的两襟敞开,有袒胸露脯的习俗,与魏晋人服酒、药之关系深切。酒后、药后,人体需要散热,这是作为文学史家鲁迅在名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的考证。这又是一说。
《抱朴子。剌骄篇》曰:“世人闻戴叔鸾与阮嗣宗傲俗自放;……或乱项斜头,或裸袒蹲夷,或濯脚干稠众”。
阮嗣宗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相传他同山涛、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们以任性不羁、放浪形骸闻名。
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所示人物穿着宽敞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着胸怀,腰束宽带赤足;其中一人散发,三人梳丫髻,四人裹幅巾,这反映了当时文人名士的典型衣着。
不仅如此,连名士发式、坐姿和手中的把玩,都是那样不同凡响。
邓粲《晋记》云:“谢鲲与王澄之徒,慕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裸袒箕踞,谓之八达”。晋书以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七贤。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画像中,有作箕踞坐者、有作跏趺坐者,也有作两股着足跟而坐者,可作为南朝起居生活习俗的见证。
如意也是这时为士大夫、高官们所执用的爱物。《竹林七贤图》中的王戎即手执一如意。《晋书·王敦传》载:“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亦有用犀制者,也有金制者,又有白玉如意、珊瑚如意、竹根如意、木犀如意等。如意的来源,有说本之于手爪杖,如后人的搔背爬,所以名曰“如意”。释氏以文殊菩萨执此,所以僧人登讲席者也执之。一只小小如意,也是玄学啊!
  魏晋风流的旷达,魏晋服饰的潇脱,正应了以诗赋而动天下的左思的《咏史八首》中的名句: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4 09:11:43|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4 09:13:18|显示全部楼层
 
 
名士的潇洒变态成贵族的乖张,风流的飘逸蜕化为阔少的轻薄。
然而,同样是不为世俗礼节所拘情形,一旦风行于欲壑难填的达官贵人豪绅们中间,失于礼节修养的自控与社会道德的他控,就会出现南橘北枳的后果。
帷向室外发展,形成步障和行帷,两者形式上相似,区别在于固定与活动。步障在魏晋南北朝极为流行。
《晋书·石崇传》:石崇“与贵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 愷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敌之。”
何为步障?《资治通鉴·武帝太康三年》胡三省注:“步障,夹道设之以障蔽。”就是说,此类夹道步障设于路之两侧,主人居中而行,所以布设特别长。
石崇和王愷的斗富,可以说是将织造物作为室外的柔性装饰建筑,推向了超出当时生产力水准的极端了。
比起上面二人,石虎更是霸道。
《拾遗记·晋时事》石虎为四时浴室,“引凤文锦步障萦敝浴所,共宫人宠嬖者解媟服宴戏,弥于日夜,名曰清嬉浴室。”
男女杂处,露天嬉浴,水波宴戏,淫浪秽波。极为相似于商纣时的酒池肉林,或者古罗马时的男女共浴的土耳其式浴池。
无独有偶的这样大量使用织造物,不仅是东方的奢侈与炫耀,西方社会自古埃及、古希腊起,就始终持有使用大量纺织品美化的宫殿、城堡等古风遗俗。该风尚到追求享乐、崇尚奢侈、讲究排场的1718世纪的法国路易时代,更是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境。
 与这样的奢华风尚,一脉相承的南北朝的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如南朝人的交通工具,还是用车子,且驾牛车为主,骑马不能作为正式的乘具。《旧唐书·舆服志》云:“江左官至尚书郎而辍轻骑乘马,为御史所弹。”又“颜延年罢官后,好骑马出入闾里,为当代称其放诞。”
南朝迁都建康(南京)后,南方物产富足,因此生活上骄奢成俗。《颜民家训》云:“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冯斑丝隐囊。”又“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
奢侈与炫耀是需要大量时间的,牛车缓行,悠哉游哉,这样的慢节奏生活,正好适应。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5-14 09:14:59|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魏晋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北齐《敕勒歌》
  《南齐书·魏虏传》载:“殿上也跂踞,正殿施流苏帐,金博山,龙凤朱漆画屏风,织成幌。坐施氍毹褥,前施金香炉,琉璃钵,金碗盛杂食器,设客长盘一尺,御馔圆盘广一丈,为四轮车。元会日,六七十人牵上殿。又以绳相交络纽,木枝帐,覆以青缯(厚的布帛),形制平圆,下坐百人,谓之为‘繖’,一云百子帐也。”
又《酉阳杂俎》:“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之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装点帐幔的编结艺术以花结、辫子和“流苏”为主,尤以绳结使用最普遍,计有藻井结、吉祥结、双喜结、盘长结、如意结、鲤鱼结、龙结、凤结等。在世界上称为“流苏花边”。流苏花边一词起源于阿拉伯,后传入意大利,含意是装饰绳穗。
从这记载中看,北朝虽具有殿庭,但活动等还是保持了穹庐幕帐的形式,坐殿也是箕踞在毛织毡毯上,至少说还是过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
这说明,幕帐在北朝是生活实用品,在南朝便是生活奢侈品了。这就像金博山,龙凤朱漆画屏风一样,在南朝为生活日用品,在北朝便成为了生活奢侈品了。
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尚竞奢华,好装饰。从个人衣着服饰到建筑的软装饰,织造物的潇脱与奢靡尽显其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5:55,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