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452|回复: 1
 妖妖 发表于: 2006-3-11 19:40:35|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文物] [转帖]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贞洁牌坊的前世今生(组图文)

 [复制链接]
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贞洁牌坊的前世今生(组图文)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贞洁牌坊的前世今生(组图文)

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贞洁牌坊的前世今生(组图文)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贞洁牌坊的前世今生(组图文)

贞节牌坊的前世今生 摄影/谢平 执行/杨剑坤

  一座座高大的石牌坊为隆昌小城营造了浓郁奇特的文化氛围,远离都市的喧嚣,古驿道上的牌坊群,成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长廊,身临其境,让人觉得恍若隔世……
  隆昌自南北朝起即为巴蜀古驿道、川云东路古驿道和叙马古驿道的必经之地。一直是商贾云集﹑文人辈出的地方。隆昌县志记载:境内有史可考的功德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等各式各类牌坊近70座。历数百年沧桑,经 累累天灾人祸,大部分牌坊已经灰飞烟灭。但这个偏处僻壤的小城仍然完整保存下17座明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
现存的17座牌坊成坊年代最早的为明代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其余大部分为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所建。下限为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时间跨度近400年。其中最为古老的一座斗拱式镇山 坊,修建于明朝弘治九年,距今已有509年的历史。众多牌坊所形成的坊群以其独特的形式、深刻的政治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活的哲学理念、独特的审判择断,无声地记叙着明清两代自明成化十二年至光绪十三年数百年 间巴蜀历史演化的进程。
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串往事……
  牌坊与房屋之间,是一片与牌坊一般高的青竹。青竹生长十分茂盛,已经把牌坊上的文字图案遮掩了许多──郭陈氏节孝坊坐落在距离县城5公里的金鹅镇油房街附近。
  该牌坊建于光绪十八年冬月,造型端庄、工艺精湛,是典型的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三开间牌楼式青石仿木结构建筑,通高15米,面阔9.5米。该牌坊顶盖刹尖为火焰宝珠金刚座,三层尖顶呈火焰状,楼盖共圆雕六 鸱吻,三重飞檐,层层上收,作展翅欲飞状。
  始建时三重檐十二鳌尖上均悬挂铜铃,据说不论寒冬酷暑,铜铃迎风晃动发出悦耳铃声,数里行人闻之心安神定,人们叫它“铃铃牌坊”。以前在距“铃铃牌坊”不到100米的地方还有一座“新牌坊”,比“铃铃牌坊”大 得多,大凡从古驿道上经过的人,不管是抬滑竿的,还是挑盐巴的挑夫或赶马驮的马夫都要在牌坊下的大石坝子上乘凉,喝水。
“古来忠臣节妇,盖天地之正气所赋,亦山川之灵气所钟也。潜节盘根,饮水茹蘖,而报以馨香,理固然焉。节孝郭母陈孺人者,系出有妫,世居泸阳,秉性幽贞,素娴姆教,年十九归郭公世番,越五载遽失所天,遗孤二,孺人 哀痛弗生,又念亲老子幼俯仰无依,爰矢志守贞,妇供子职,母兼父道,初终不渝焉……”牌坊上现在读起来有些拗口的文字讲述了邑监生郭世番之妻陈氏的守节故事。
  牌坊旁是两间破旧的土墙青瓦房,住着四世同堂的熊姓人家。熊婆婆今年已经84岁了,她十几岁嫁到这里,至今已快70年了。20年前她丈夫去世,就葬在家门口距离“铃铃牌坊”2米远的地方。熊婆婆天天就坐在牌坊 旁的家门口,守望着丈夫的坟墓,回忆过去的岁月打发时光……
有4座石牌坊的道观坪,是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静静的,没有一丝嘈杂。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妖妖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妖妖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妖妖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妖妖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妖妖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妖妖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楼主|妖妖 发表于: 2006-3-11 19:41:1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贞洁牌坊的前世今生(组图文)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贞洁牌坊的前世今生(组图文)

老房子一家挨着一家排到街尾,有几家私人地摊,是卖凉粉、烧烤的小贩。当地最有名的是黄凉粉,细腻嫩滑,入口即化,味道相当不错。街口有很多家小百货店铺和一个茶馆,一些老年人泡上一碗盖碗茶、拿着一米多长的 自制烟竿聚在一起打麻将,下棋。几个老婆婆聚在一起唠叨她们的儿子和孙子,也常常在一起讲牌坊的故事消磨时光。他们的日子过得不紧不慢,悠闲自得。
  “牛树梅德政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正月二十日。牛树梅,甘肃通渭进士,清代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任隆昌县令,次年离隆,升任宁远府知府。牛树梅出身名门望族,世代书香,进士成名 ,学识渊博,不以官小而就隆昌县令为嫌。一到任就整顿社会不良秩序,禁娼缉盗,亲自查访,端正官吏作风。自己则清诚勤俭,慈惠廉明,处理事务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常至乡村察访,独乘一骑,从者数人,而饭食舆马费用 ,自己薪俸开支。每至一处,深得民心。因此,境内匪徒敛迹,人归乡里,使百姓安居乐业。将离任时,举邑感慨,士民集资建德政坊于北关道观坪古驿道上。
  虽然这是一座形制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三开间牌楼坊,如今,却只有一个1米宽供行人通过的旁门,坊体被居民作为厨房或厕所。多少年来牌坊与房屋相依为命,相互依靠,文化大革命时,好几次险被拆除。它能完好地保存至今, 民房的保护功不可没。这座牌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很“黑”,因为它周围是邻居们每天一日三餐烧火煮饭时的出烟筒,这座民间烟火之中的牌坊可谓沧桑百年。
  距“牛树梅德政牌坊”不足30米的地方就是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二月兴建的“孝子总牌坊”,牌坊通高6.5米,面阔6.7米。形制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仿木石质结构素面雕花坊。这座牌坊损坏比较严 重,石坊刹尖和飞檐及鸱吻均遭毁损,抱鼓石上座兽全无,五龙捧旨匾也严重毁损。两边的民房已经占去了整座牌坊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两边的两道小门,40年前就成为了居民们的厨房,室内堆满了主人必须的生活用品, 锅碗瓢盆放置于牌坊上,雕刻在清石上的文字图案缝隙间早已填满了尘土油烟,另外一面爬满了清幽幽的爬壁虎,爬壁虎的枝叶间隐约可以看见陈先典,朱佐耀,刘腾龙,刘远荣,晏绍景五位孝子的名字……
  沿石板路前行就到了道观坪老街的尽头,我注意到老街石板路周围用青石板扩宽的路上,有很多是用推倒的石牌坊做的路基。上等牌坊石料成了架设在河沟上的小桥,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辨。一位老大爷拿出自家门口收藏的牌 坊“部件”,称这是一个牌坊的顶子,曾有人出钱收购。老大爷是一户老房子的主人,老房子是祖上传下的店铺,石板做成的柜台已被玻璃柜台取代,一目了然的商品方便了买主。向他提起牌坊的事,他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 在他穿开裆裤的时候,这条石板路上立着的牌坊多得望不到头,现在全埋在路下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23:08,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