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没有影子的小巷(配图散文)
 戴望舒的《雨巷》如此固执,真有些让人无奈了。还没有走进江南的小巷,那诗的韵味便在耳畔蓦然回环、复踏。。。。。。。似一串网络的幽灵如影随行挥之不去。湿漉漉的,幽深深的,没有尽头的江南小巷润物无声雨脚不歇,屋檐瓦滴水平平仄仄的往下滴。。。。。。而我第一次潜临江南小巷,在扬州旧城区,在农历七月青天白日的午间。濡热,日头毒,我走在小巷连影子也给蒸发没了,赤裸、孤零。小巷的高墙旧砖,如斑驳痕迹陈年故纸堆积,逼迫、挤压、干焦焦的。令脑袋空、空、空,飘、飘、飘,那里容得一点诗情画意!
尘马飞翔,自己践踏自己的影子;薄雾朦胧,我们凄惶我们的心灵。这是大清早人的身心在小巷的写照。和煦的晨光投射小巷口,将人影儿弄得忽长忽短忽斜忽正的。由此进入一天的不知风向的世道,转蓬似的人生,不晓得什么样事情又要降临?!将要步出巷端之时,回顾窄窄的巷口,深吸了口气,又仰望一线淡薄的云天,无端的想起若干年前,慈祥的外婆的剪影:她老人家坐在窗台前,唠唠叨叨的举着颤颤巍巍的线头,寻找着极小的针鼻孔,昏花老眼。。。。。如今从小巷口开始的一天,要将自己穿引入极小的人世间谋生的针孔,但愿多一些阳光闪亮前程,好让我们侧身通过。夕阳倚在巷尾的枣树丫上,奔波回来的人儿,拖沓着自己长长的影子,那影子犹如自己每日必写的网络博客日志,时而匆匆时而缓缓。吱的一声进门、关门,终于截断了清汤寡淡无味的影子,好在家的安静与孩童稚音卸下了所有的沉重与无奈。漫步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品出些江南小巷陈年佳酿。 - 江南,没有影子的小巷(配图散文)

扬州旧城最小的深巷,宽仅容一人。倘若两人相遇,大家必定相视一笑,侧身而过。一阵凉快,时光隧道骤然开通,啊!这风是从古代吹来,朴实无华。忽然觉悟这古风就产生于人世间的大道小巷,千年前先民的智慧。不然老子的五千字哲学,何以取名《道德经》?!不然《礼记》上怎么会有:“大道行,天下为公。” 秩序、伦理、法则,人世间这些家国的民主与法律肯定最初就萌芽于这朴实的小巷端尾和小巷口的大道旁边。。。。。。冷眼热望,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当下的现代敞街通衢,簇亮的高档小 汽车常常霸道。或是耀武扬威或是破口大骂或是拳脚相加。而在旧城小巷,寻常草民百姓绝对不会发霸道的事件,除非那人不懂道理,不知天日。半粒星星,一盏暗灯,整条空巷。黑洞洞的道,龟裂的石板,高低不平的路面,我曾惴惴不安的行走在夜的小巷。侧望高高的马头墙轮廓,黑黢黢的耸立在那里,一种不可确定心绪烟升了起来:自己不能自己、无法把持自己,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更踩不到自己的影子。刚从忙忙慌慌的人欲横流红尘万丈世界突然坠入这空荡荡小巷,心,是怎样的乱麻一团?!人,丢失了自己的影子,是怎样的惶惑?!。。。。。。《雨巷》又悄然复踏而来,旋即又去了。却捎来了凉意,夜的凉意诗的凉意画的凉意。江南的小巷,浸洇在江南的小雨里。听江南的荷塘幽幽远香,顶着江南好看的油纸伞,顶着好些无端的哀愁,莫名的心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尽管,此刻的我仍旧摸索在暗夜里。。。。。。。。江南,我的江南,没有影子的小巷。
2005年8月29日于锦里 - 江南,没有影子的小巷(配图散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9 12:36: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