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徐茂兴|查看: 18486|回复: 47
[--茶] 

上个茶叶图片请大伙猜一猜

 [复制链接]
 楼主|徐茂兴 发表于: 2006-1-15 19:35:58|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罗松涛在2005-12-14 15:22:46的发言:
天天喝,倒没有细细深究。

做茶是一门很细致的活。
 书香蝶白 发表于: 2006-2-16 13:47:27|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虽然家乡有很多种茶场,虽然也喜欢喝茶,但从来都没了解品种!

这图片拍的真好,看到这图片就情不自禁的联想到了儿时在茶场里玩耍的情景!
 孙巍 发表于: 2006-2-25 17:18:1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什么是大红袍

什么是大红袍
大红袍蜚声中外,是武夷岩茶之王,目前名枞大红袍茶的穗条扦插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方式)也已经繁育成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保留母本的基本性状,而且具有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是没有代数之分的,其也保留母树的各种特征。另外根据国家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相关部门也制定大红袍产品感官指标,生产出来的大红袍茶,有资格称为大红袍茶.品质必须达到,以下颁布的感官指标才能称为大红袍,没有再分具体的级别。
 楼主|徐茂兴 发表于: 2006-3-15 13:32:43|显示全部楼层

让大红袍“红”起来

作者:熊慎端 林光华

 电视剧《公安局长》中有这样一句对话:“来,喝,这是正宗的‘大红袍’──‘铁观音’中的极品。”熟悉茶叶的人一听就知这是错话。“大红袍”与“铁观音”是不同的茶叶品种,何来谁是谁的极品?但闽北人听了这话后,更多的却是深思:为什么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被说成是“铁观音”的极品?
 
“铁观音”及其他乌龙茶的迅速发展,使昔日贫困的安溪县在近几年迅速崛起;而乌龙茶发祥地的闽北,去年茶叶销售均价却只有8.8/公斤。闽北茶叶路在何方?闽北人陷入了深思。
  2000
多年辉煌的茶叶历史是闽北人的自豪。“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是响当当的武夷“四大名枞”,“肉桂”、“闽北水仙”以及蒸青绿茶、政和大白茶、闽北茉莉花茶等也都名扬海内外。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称赞“龙团凤饼,名冠天下”,指的就是建州(今建瓯市)“北苑”制造的“龙凤茶”。产于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开山鼻祖”,16世纪传入欧洲后,王室贵族掀起饮中国红茶风潮,葡萄牙公主凯萨林把它当作嫁妆,英国女皇伊丽莎白更是每日必喝,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唐璜》长诗中写道:“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

──武夷岩茶
 楼主|徐茂兴 发表于: 2006-3-15 15:09:32|显示全部楼层
  在闽北,不少人因茶致富。但是,与省内外其他地区茶叶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人们还是感到闽北茶业发展缓慢了。南平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陈杭生分析道:一是企业多,龙头少,南平现有茶叶加工企业480家,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市场无序竞争,竞相压价,1000万元以上产值的企业仅8家;二是出口少,创汇少,全市仅有3家茶叶企业获得出口权,大部分茶叶作为外地企业的原料,使得闽北茶叶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三是品牌多,名牌少,全市有产品品牌几十种,但全国知名的仅有武夷岩茶"大红袍";四是投入少,积累慢,各级财政对茶叶的投入严重不足,茶农尚无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能力,加工、经销还没有反哺茶农的政策机制,阻碍了茶产业整体水准的提高。
  不过,陈杭生对闽北茶叶发展前景还是充满了信心,"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闽北茶产业涌现了数家具有一定生产加工规模、经济实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以这些龙头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他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力量及资源配置上的优势,闽北茶业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武夷岩茶
 楼主|徐茂兴 发表于: 2006-3-15 16:23:32|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激烈的茶业竞争形势,目前,南平市从政府到民间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了。这几年全市各级政府逐步将视角转向茶业,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支柱产业,采取各种举措促进茶业发展。今年4月,首届武夷茶文化节将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大大提升闽北茶叶的知名度。9月,南平市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武夷岩茶”和“大红袍”为引领,打造绿色生态茶乡品牌;引进整合生产要素,做大做强闽北茶产业。与此同时,还在武夷山建造“东方茶都”,与旅游景区相配套并已开业。茶都占地600亩,包括茶叶批发市场、茶业精品街、茶博物馆、综合茶艺馆、茶业大厅、星级酒店等,总投资2.4亿元。
 
在民间,闽北茶人主动出击,与国内外茶叶企业合作,开展各类交流合作,逐步实现了茶叶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互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闽北茶人更希望能规范经营,形成合力,凸显优势。于是,他们自愿结成“民办民管”的非营利性地方性行业组织。全市70多家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教学的茶叶企业和科研单位,首批加入南平市茶叶行业协会,并制定同行公约,标志着闽北茶叶生产、经营将由各自为战的松散型向协作互助的联合型转化。 
 
 

──武夷岩茶
 野战*钢 发表于: 2006-5-27 15:06:13|显示全部楼层
奇曲!!好想亲眼见见!!!
 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6-8-29 15:19:29|显示全部楼层

武夷岩茶五大名枞介绍

大红袍
学名:camellia.sinensis cv.dahongpao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天心岩九龙窠悬崖上,相传清代中期已有大红袍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内山(岩山)有较大面积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身稍内折,叶尖钝尖,叶齿较税深密,叶质较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尚多,节间短,一芽三叶埋芽重41.0g。花冠直径3.5cm,花瓣6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0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3%、茶多酚24.8%、儿茶素总量18.2%、咖啡碱4.2%。制乌龙茶,品质特优,条索紧实,色泽绿褐润,香气馥郁芬芳似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岩韵”显,香味独特,是武夷岩茶之珍品。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内山(岩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园地。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铁罗汉
学名:C.sinensis cv.Tieluohan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慧苑岩之内鬼洞(亦称峰窠坑),两旁悬崖峭壁,茶树植于一狭长地带的小溪涧旁(竹窠岩长窠内亦有与此齐名之树)。相传宋代已有铁罗汉名,为最早的武夷名枞。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紫绿色,茸毛较少,一芽三叶百芽重42.0g。花冠直径3.5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牙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9%、茶多酚29.7%、咖啡碱3.7%。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绿褐润,香气浓郁幽长,滋味浓厚甘鲜,“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同其他武夷名枞。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白鸡冠
学名:C.sinensis cv.Bqijiguan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隐屏峰蝙蝠洞(在武夷宫白蛇洞口和慧苑岩火焰峰下之外鬼洞亦有与白鸡冠齐名之树),相传明代已有白鸡冠名,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内折或平,叶尖渐尖或稍钝,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白色,茸毛少,节间短,一芽三叶百芽重57.0g。花冠直径3.3cm,花瓣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5%、茶多酚28.2%、咖啡碱2.9%。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暗黄,红点明,香气高爽,稍经贮存以橘皮香,滋味浓醇甘鲜。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水金龟
学名:C.sinensis cv.Shuijingui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牛栏坑杜葛峰之半崖上。相传清末已有此名。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或平,叶缘微波,叶身内折,叶尖渐尖或骤尖,叶齿稍税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紫绿色,茸毛较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3.0cm,花瓣7-8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牙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3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3%、茶多酚28.8%、咖啡碱3.9%。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绿褐润,香气浓郁似腊梅花香,滋味浓厚甘爽,“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半天腰
学名:C.sinensis cv.Bantianyao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三花峰之第三峰绝对崖上,相传清末已有些树。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深绿或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叶身稍
  内折或平,叶尖渐尖或稍钝,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白色,茸毛少,节间短,一芽三叶百芽重57.0g。花冠直径3.3cm,花瓣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5%、茶多酚28.2%、咖啡碱2.9%。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暗黄,红点明,香气高爽,稍经贮存以橘皮香,滋味浓醇甘鲜。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6-9-28 09:13:30|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更多的爱茶之人了解武夷岩茶
 曹宗明 发表于: 2006-10-27 23:03:40|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铁观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20:16,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