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彭雄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我藏有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大部分课本,闲时偶尔翻翻。有时也重读某些课本的内容;或欣赏自己涂鸦在课本上的“杰作,或品味横七竖八的眉批叹语,恍若置身当年。回味自己成长的历程,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后来,我逐渐注重对古旧课本的收集与研究。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张元济等编译,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课本内容图文并,间有精美的彩色插图)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学校课本在中国的发展不过近百年历史,它始于清光绪年间。十九世纪末,国力日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国门,有识之士开始深切反思和批语旧的教育制度,当时洋务派张之洞、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纷纷上奏朝廷,要求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废科举,兴学堂。清廷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下谕旨废除科举。这是清末教科书出台的历史背景,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清末各军事学堂教科书(如北洋陆军学堂、水师学堂、备武学堂等))
从1988年至今,我已收集了数十种清代教材,包括各种蒙书,如《三字经》、《千这姓》、《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等,各种经书包括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六经(诗、书、易、春秋三传)等,数十种清末教科书和数十种民国时期课本。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清光绪三十二年由江苏师范讲义编辑部编辑出版,在日本印刷后寄回国内。共十六编。笔者仅收藏九编十一门,有《教育学》、《教育史》、《矿物》、《论理》、《心理》、《物理》、《植物》、《经济》、《法制》、《体操》、《音乐》)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与此同时,爱屋及,也收藏了大量与近代教育相关的史料,如清代教育官报,清代学生作文(八股文)、试卷(乡试、会试),院试卷结票(科举准考证)、书院史料、民国大学毕业论文及知名教授讲义手稿、民国中小学生成绩单、毕业证书等等。朋友看后戏称这些文献资料足可以写一部中国近代教育史。教育史我是写不出的,但我想借贵网一角,简介几种较有特色的清末学堂教材,以利同好者探究,并请方家批评指正。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四川教育官报》,一册为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一册为宣统二年六月出版的近代四川官办报刊。该报原名《四川学报》,光绪33年(1907)10月由《四川学报》月刊“丁未第九期”起改名为《四川教育官报》。册装旬刊,每月三期,由四川学务公所发行。所设栏目有:“谕旨”、 “奏议”、 “公牍”、 “章程”、 “教材”、 “译编”、 “论说”、 “图表”、 “别录”、 “附编”。 其内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相当丰富的,“论说栏目”的主要撰稿人有龚道耕、严复、刘光汉等;翻译的教材讲义多为日本学者的著作,许多文章如《改良初等小学调查章程》、《学校管理法》、《慎重小学课本》等,可以说改良思想是相当先进的,对当时兴办学堂、改良改革几千年封建的教育体制度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院试卷结票(科举准考证)
- 我收集的清代教科书

(书院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