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烛 发表于 2005-6-4 13:26:24

第五章:大学不过如此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学生活在这些才脱离中学生生活不久的学子们心中渐渐退去神秘感和新鲜感,透出琐碎来,三点一线的生活,按部就班的作息,寝室、教室、食堂之间的奔跑,球赛、舞会、讲演、上课、各种比赛、上网聊天、听专题讲座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在上大课时,他们也会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上画漫画,把书立在前面,睡觉。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并不过份,大二的已经有逃课的了。 所不同的是,他们觉得大学生的管理比起中学来说要松很多,没有人来过问你的作业,老师也不会在课堂在维持纪律,也维持不了,特别是上大课,那么多学生在一个教室,黑压压的一片,连人都要不那么看不清楚,也认识不了,又怎么去维持课堂纪律呢?这就靠老师讲课的功力,课讲得好,大家都要认真听,也就不存在纪律问题了,讲得差,大家也会给老师一点面子,不听可以睡觉,可以看小说,可以绘漫画,用不着跟老师过不去,也不会为难得让他上不了课,因此,大学教师比中小学教师轻松多了,而且,他们上课还有课时费,职称不同,课时费也不同,这样那样费加起来,一个月好几千,甚至上万,许多教师都要有小车。 最累的是系上的辅导员,他们要担负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纪律、室内卫生等各方面问题,就像中小学的班主任,而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要做起来,可比中学要难得多,因为这些学生都大了,好些学生比辅导员教师还大,当然,各方面能力也不亚于辅导员,这样,没有两把刷子还拿不下来。他们班的辅导员第一次在黑板上写东西时,这些大学生居然像小学一年级的一样围了过去,看老师写字,不为别的,就想看他的字怎么样,尽管他们的字不怎么样,可他们却非常看中老师的字写得如何,谁知,辅导员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就让他们服了,那手字飘逸洒脱如行云流水一般舒服帅气,后来他们才知道,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第一次获奖时,他才十岁,是一个少年书法家。不过,他们中间也有不少在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很优秀的学生,有好几个是享受了高考艺术加分的,有一个钢琴过了级,有一个美术作品多次获奖,有一个指挥很不错。但不管怎么样,辅导员的一手好字让他们信服,也对他很有好感。 辅导员每天要跟学生住在一起,也就是说,他住男生寝室,一是因为他新来这个学院,院内不可能很快给他解决住房,而且,在新世纪初,国家已经开始进行房改,不再进行福利分房了,就连巴桑的家乡也进行了房改,很多单位开始集资建房,旧房也卖给了职工,巴桑的父亲也买下了自己住的房子,百多平方,各种补贴加起来,还很便宜,而且,他们家还在都要江堰也买了房子,是州政府在那里买地修的,而他在岷江中学当教师的姐姐也在学校买了房子,何况省城。因此,从北方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师范大学的他是没有住房的,要房子只有自己解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学生,因此,他住进了学生寝室,就像当初他考进大学一样,到总务处领出自己的寝具,回到寝室,放好自己的东西,麻利的铺好床,翻身跃上上铺,好几个学生想跟他换,他不同意,而他的下铺是巴桑,他成了巴桑睡在上铺的兄弟,他们很快就成了哥们。 在大学,巴桑才学会上网,因为过去在民族地区,网络没有开通,只有离省城最近的岷江县才有网吧,当然,岷江中学的老师几乎都有电脑,他姐姐有,而且上了网,当时上网很贵,一个小时3元钱,他的姐姐除了在网上查资料根本不敢做其他的,他到过姐姐家,可姐姐不允许他上网,不为别的,怕影响学习,因此,他也没有上网,到了大学后,见大学都在上网,自己不上,很落后,也很没有面子,因此,也就上了。申请QQ,建伊妹儿都是人家帮他搞定的,他只管和别人聊天,他为自己起了一个雪山神鹰的名字,在那里,他遇到了馨蕊,她叫灵,只有一个字,灵,她就像小精灵一样,很活泼,他们很谈得起,就好像回到过去手拉手的日子。 可回到现实,在班上见面,他们又只是笑笑而已,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他害羞,她含蓄,更重要的是,她似乎并不想再续九寨前缘,因为那只是一个童年美好的梦。因此,她只是在网上与他交谈很多。 馨蕊终于在一次演出团讲比赛中脱颖而出,那次讲演比赛是一个有些专业的略显枯燥的比赛,有些政治化,大家都不是很感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馨蕊是被指定的,因为她是学校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尽管她有一万个不乐意,还是认真准备好讲演稿,上了台,毕竟小时候就当过三年大队长,在中学先是中队长,退队后,又当了团支部书记,从初二当到高三,这样大大小小的讲演比赛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从环保到手拉手,从理想到人生,几乎所有主题都讲过,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因此,讲演对于她来说是小菜一碟。再加上长得漂亮,不管怎么说,漂亮女孩在各方面都要占起手,因此,她的分特别高,得了第一名,这下就像赵薇主演《环珠格格》一样一举成名。 成名后的馨蕊并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她很低调,几乎没有参加什么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而且,她的人缘也没有因此恶化,和平时一样。大学一年级应该说是最平静的一年,在中学,尤其是高三冲刺时期,大家都像隔了一层障碍一样,彼此之间充满了竞争,尤其是优生之间,把学习这个问题隐藏得很深,生怕别人探听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超过自己。一次小小的排名,都会让大家的神经紧张很多,因为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呀,桥只有那么宽,稍不留神,就被挤下独木桥,掉进深渊了,真的,落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深渊,除了落榜以外,还有比落榜更恐怖的是被调剂到不入流的学校,这下一辈子就完了,因此,不能不小心。而大学,条条大路通罗马,能够展示自己的地方很多,用不着和别人去挤一条路。反正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名言也是他们的座右铭。 也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比如,政史系的一个男生在讲演比赛中被淘汰了,他一气之下,从教学楼顶飞身跃下,把自己从地球上淘汰了,他的父母,也是一对从大巴山来的中年夫妇望着儿子的遗体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深深的悲伤,他们实在想不通,自己的儿子会因为讲演比赛的失败而失去生活的勇气,他们的压力还少了吗?他们都是下岗工人,靠自己蹬三轮和摆小摊养大了自己的儿子,还供他读大学,他就是他们的希望,眼看着希望离他们近了,可突然间希望破灭了,活生生的儿子没有了,这怎么不让他们伤心欲绝呢? 他的同学也为他惋惜,纷纷去送他,并自发在网上为他举行了一个悼念仪式,为他发了不少贴子祭典他。 学校也开始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辅导员们也开展各种活动,号召学生珍惜生命,选择坚强,巴桑他们班也组织了类似的活动,也许是他们看见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在他们眼前消失的悲痛,让他们突然长大了,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可贵。 而这些,巴桑和馨蕊也聊得最多。虽然,他们只是在网上,可两人之间有了一种默契。 辅导员也爱上了馨蕊,他因为有工作之便,约馨蕊的时间更多一些。从感情上,馨蕊喜欢巴桑那样充满野性的高原男人,但也不排斥对多才多艺,又长得很完美的辅导员的喜欢与敬仰。和巴桑不同的是她与辅导员在现实中也谈得很投入,她告诉了童年时代第一次随父母到九寨沟,和一群藏族孩子一起玩武打游戏,在磨房,差点掉下河,被一个藏族男孩所救。第二次,也就是今年暑假到九寨沟,却没有见到那群藏族孩子。以及手拉手通信活动。当然,也谈到诺日朗瀑布,海子。 “你和巴桑有些熟悉?” “我们是小时候的手拉手朋友。你没有参加过手拉手活动吗?” “怎么没有参加过,我们这一代有哪一个不是伴随着手拉手、雏鹰行动长大的呢?我的手拉手伙伴有很多,不过现在没有什么联系了。” “我也没有想到巴桑会考上省城的师范大学,我和他成了校友。” “是呀,也许在手拉手伙伴中,很少有这样的巧合,因此你们应该把这份友谊保持下去。” “小时候,我还给金铭写过信,金铭,你知道吧。” “知道呀,她是我的校友,不过比我低两个年级,现在还在读书,当她进校时,她的照片帖在橱窗里,大家都在看,还说,不得了,小婉君都读大学了,我们也老了。” “你比她大不了多少吧。” “大她五岁,我们都是学生会的,有接触,她是个很用功学习的女孩,在大学很低调,从不以小童星自居。” 要是刘慧,一定会问辅导员老师有没有爱上过金铭,或者暗恋过她,可馨蕊是不会那样八卦的,于是,她专移了话题,问起了九寨沟。 “我去过九寨沟很多次,我一般不在旅游黄金时期去那里,更不会参加什么旅行社,我觉得,那样才能感受到九寨沟真实的美,我喜欢冬季的九寨沟,那里的雪景是最美丽的,最让人遐想的,在白雪的映衬下,九寨沟更充满童话色彩,有空不仿去一去。” 馨蕊点点头。 因为九寨,她与辅导员有了更多的话题,就像和巴桑,也是因为有了九寨才有更多的话题,只是一个是在现实,一个是在网上。虽然她与巴桑在同一所大学,同一间教室,可还是得拉开距离,才能更倾心交谈一样。

杨烛 发表于 2005-6-4 13:29:08

第六章:馨蕊回家了 馨蕊的家就在省城,因此,她每个周末都要回家过,每次回家,母亲就像要对她一周以来贫困的住校生活进行补偿一样,多早就到超市购回许多她爱吃的东西,做一大桌子菜,让她大快朵颐,于是,每次回家的恶补都会让她的体重猛长几千克,逼得她每个晚上要做好多个仰卧起座,才能保持身材的完美,她对母亲的这份爱快接受不了了,向母亲求饶,“老妈,我再吃,吃胖了你要负责。” “那么怪,吃会把人吃胖,我怎么没有吃胖呢?要长胖的人,喝白开水都要长胖,不长胖的,再怎么吃都不胖,还有,我的菜营养搭配合理,不会让人胖的,放心吧,我怎么会让我这么漂亮的女儿长成大胖子呢?那我不是要气死。” 馨蕊的妈妈很漂亮,保养得好,有蓉城女人对有的好肤色,一头秀发不吹不烫,直发披肩,她的气质也很出众,更让人羡慕的是她有怎么也吃不坏的魔鬼身材,胃口特别好,又喜欢褒汤,气色好,一年四季难得吃药,病少,身体健康,健康的女人肯定是美女,现代审美标准不是林妹妹了,而是崇尚健康。当然,她的爸爸也是特别帅的,而她也集了父母的所有优点,长得特别美丽。 有了母亲这番话的垫底,馨蕊也不怕了放开的吃,大不了回到学校后,到健身房里去流一身大汗,把多余的脂肪运动掉就行了。 爱运动,也是馨蕊继承母亲的优点。母亲的好身材可也是运动出来的。 可是,今天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做饭,她很纳闷,父亲开腔了,“小蕊,今天是你魏叔叔新店开张的日子,他请咱们这些知哥知姐些去他店里朝贺,咱们今天不做饭了,去你魏叔叔那里去吃。” “好。”馨蕊很高兴,心想,魏叔叔那么有钱,开的一定是大酒楼,或者火锅厅什么的,她吃的东西一定不少。 她放下自己的东西,简单打扮了一下,就和妈妈坐着爸爸的小车去魏叔叔的新店。 魏叔叔和她的父母当年都是下乡知青,而且都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寨子下的乡,两家一直有很多联系,交往很深,而且,在她和魏叔叔的儿子都还小的时候,两家大人还开过打儿女亲家的玩笑,直到他们上了中学,才没有开这样的玩笑。魏叔叔的儿子考上了中戏,学表演专业,将来当演员,现在才大二已经拍摄了好几部电视连续剧,虽然是配角,但与他合作过的演员都是大明星,他的名气也在圈内很响。当初,为了圆他的明星梦,魏叔叔是托了很多关系,找了很多人帮忙,而且在专业考试前两个月就找中戏表演系的一位资深教授为他辅导,光辅导费就花了一大笔,还不说其他的,而且,戏剧学院的学费特别高,尤其是表演,许多家庭是供不起的,好在现在他的儿子也开始拍摄影视剧了,虽然是配角,片酬很少,但也能供自己的生活。 他的儿子在北京,不能赶回来祝贺老爸,到也给老爸来过电话,表示祝贺,而且,在某一部电视中,他扮演了一位知青的儿子,对知青也有些了解。 馨蕊和父母来到开张的饭店前,迎面看见大门上挂着的招牌“广阔天地饭店”不是用电脑制作的,而是请人用毛笔写的,然后装上镜框,在省城一片电脑制作的招牌中,这手写的招牌显得很特别,也很让人有怀旧味道,好像他要把怀旧进行到底一样,墙上还有八个大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以及那位伟人的名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当初,在父母对馨蕊讲他们过去的故事时,就为这些贫下中农名词术语弄得一头雾水,听了半天没有明白,也不感兴趣,就像老外看反应我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电影一样,搞不懂那些运动,也搞不清那些政治术语,也像他们搞不清现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搞不懂网络术语一样。 走进店里,只见墙上挂满了那时的各种宣传画,斗笠,成串的玉米,成串的红辣椒,桌子是专门做旧的,显出那个时代的风貌来,他们到了那里,老板亲自来迎接他们,少不了一阵寒喧,互相问候近年来的情况。谈谈儿女,魏老板发体了,看起来就像大老板的派头,他也问了问馨蕊在学校的学习情况,馨蕊也简单说了一些,她知道,在这种场合里滔滔不绝是很不明智的,果然,魏老板对馨蕊学什么,并不在意,只是叮嘱她要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将来一定要考研,不要像他的儿子一样,没有出息。 “你的儿子是大明星了,怎么还没有出息呀。”馨蕊的爸爸说。 “不瞒老兄,我还是觉得馨蕊好,学的东西实在,我那儿子,唉,红起来快,可现在的明星换代也快,不红了,连签约的公司都找不到。不演戏,又干什么?” 一会儿,来了更多的知哥知妹,他们进来看到饭店环境,连声说“像,是那么回事,你老兄,算是为我们知哥知妹些做了好事。”这些知青有的是和馨蕊的父母一样,在云南下乡,也有的进了民族自治州,还有的去了川东,有一个还是和著名影星刘晓庆一块儿下的乡,到同一个县,同一个公社,同一个大队,只是没有同生产队,巧的是,他和刘晓庆都是省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刘晓庆学扬琴,他学的是小提琴,要不是下乡荒了学业,他也会成为著名的小提琴家的。因此,他对刘晓庆特别佩服,他很反感媒体上对刘晓庆的报道,极力为她争辩,对于生活中的人对刘晓庆的反感,他更是与人争得面红耳赤,这不,刚上桌不一会儿,就与一个只说了句刘晓庆不怎样的知哥争了起来,让那知哥说不起话来,对他也是知青,并和他在同一个地方下乡的夫人说:“不得了,你老公简直是刘晓庆的铁杆FANS,他是不是暗恋过刘晓庆哟,大姐小心。”他的夫人很平静的说:“放心,就他那贫下中农的模样,当初刘晓庆都没有看上他,现在,除了我这扶贫办主任,谁会看上他呀。” 大家笑了,他有些脸红:“老婆,在大庭广众面前给点面子吧,转(贬)人也不要太那个了哟。” 大家笑得更响了。 馨蕊一直只是静静地听这些叔叔阿姨辈的故事,她也知道,那位阿姨所说的扶贫并不是指她的先生家庭困难,而是他长得困难,就像他们在网上所说的青蛙,可那位叔叔也还是长得可以,并不是青蛙级的,只是个子比较矮,到是他的夫人太漂亮,才把他显得一般了。 在雪域州下乡的叔叔谈到了他们在草地的生活,也谈到了那位流落在草地的老红军,馨蕊看过电视报道,也知道一点。馨蕊问他们那时知道九寨沟吗?他们说,当时只知道那里有森工局,工人在那里砍木头,运出来修房子,当时,没有人知道那里可以旅游,当他们知道,并到那里去旅游时,都是八十年代后期了。 菜端上来了,都是大盆大盆的,有熟玉米棒子,有玉米搅团,有炸南瓜花,有洋芋糍粑,煮红苕,更少不了酸菜汤,农家豆花,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与其说是在饱口福,不如说在怀旧,大家边吃边摆谈过去下乡的日子,说那时,吃肉不容易,说天天吃这些少油没盐的饭菜还要去战天斗地。吃得一个个痨肠寡肚的,说着说着,一个知哥对老板说了起来:“我说老板,你也太抠门了,这菜连油珠都看不见,是让我们寡油呀。” 老板笑着说:“说对了,就是让你们寡油的,现在你们哪位不是吃得肠肥脑满的,身体内存在过多的脂肪呀,不寡下来,你们不怕各种富贵病么?女士们,你们不想减肥么,想减就多到我这里来怀旧。寡油。” “我们到是寡油了,你老兄的腰包也鼓了,这可节约多少成本呀,看来是你从我们身上寡油,刮进你的钱包中吧。” “说那些,多不亲热呀。咱们可都是知哥呀。” 话说这,他又叫人上了不少云南菜,让到云南下乡的知青有了话题,尤其是那盆蛇肉,大家边吃边说他们在山寨第一次吃蛇的情景,那天,馨蕊的妈妈和一些男女知青劳动回寝室,女知青们刚进去就跑出来,一个娇小的女知青还扑到了一个男知青怀里,指着屋里说:“蛇,蛇。”说完,她才发现自己在一个男人怀里,很害羞的下来了,脸红得像一块红布,男青年走进屋里,一会儿用竹杆挑出蛇来。女知青害怕的说:“你快把它弄走嘛。”“好的,好的,”男知青边说,边把蛇拖走了。 晚上,男知青们神秘地过来对女知青说,请她们过去吃天下第一美味,说到吃,谁不激动呢?何况那个年代,吃好吃的机会太少了,听说有了吃的,大家一窝蜂跑到男知青大院里,只见那个男知青端出一大盆热汽腾腾的什么肉来,浓香扑鼻,那汤是乳白的,看起来就诱人食欲,盆子刚刚放好,大家的筷子就伸了进去,也是很久没有见油荤的缘故,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儿,就连汤都喝得干净了。等大家吃完,男知青才说,他们吃的是蛇肉,这下女孩们狂吐不止,边吐边笑着骂那男知青整人。不过,骂归骂,过了很久,大家都要还是觉得那蛇肉很好吃。更有趣的是,那条蛇成全了一对爱情,那位扑到男青年怀里的女知青和打蛇的英雄相爱了,没多久,就结了婚,后来,知青返城风兴起,他们又离了婚,女方先进城,没多久,男的也进城回家了,都有了工作,本来以为他们不会再有联系,谁知一个偶然,当工人的男知青与当小学教师(她是顶替她退休母亲的班当的教师)相见了,两人感情还很深,都知道那时的离婚是迫于无奈,而且他们都没有再成家,女方带着孩子,那是他们的爱情结晶,当时,她不知道自己怀孕了,男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两人一合计,干脆复婚了。于是,他们成了一家,后来,他们又有了儿子,再后来,两个儿子长大了,一个进北师大,一个进中戏。 这对青年就是魏叔叔和他的夫人。馨蕊没有想到,她们的父辈们还有这样浪漫的爱情,这让她感到惊奇。 于是,大家又开始追问有没有孽债,有没有伊果,这让馨蕊笑了起来。当初,一部由名模主演的《倾城之恋》在省城掀起了知青热潮,馨蕊本来不感兴趣,但架不住父母的好言相劝也陪他们看了起来,看了一集后,就到音像店中租了全套碟子回来,与父母看了个够,那位名模扮演的名叫伊果的女孩是一对知青留下的孤儿,被她父母下乡的寨子中羌族老阿爸养大,到了一个大城市当上了模特,她寻找自己的父母,可她的父母都已经各自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儿女,她成了多余的人,但是她还是站了起来,在一次比赛中获了奖,父母也认了她。她当时也对自己的父母开玩笑:“我是不是也有一个伊果姐姐在山寨哟,有的话,你们把她接回来吧,我可要我的姐姐呀。”让她的妈妈打了她一下,死丫头,没规矩,把电视里编的故事往父母身上套。说完笑了起来。 饭局结束了,知哥知姐们唱了不少那个时代的歌曲,也喝了不少酒,有的喝高了,让人扶着上车,馨蕊跟着父母回家了,对于吃的,她并不那么感兴趣,可以说她觉得不好吃,自己的父母吃得津津有味,是因为怀旧,离开了怀旧,那菜也就没有什么了,而对于她,这个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女孩子来说,也没有到怀旧的地步。

杨烛 发表于 2005-6-4 13:46:10

不好意思,好久没有到这里来了.今天第一次来这里.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6-5 22:44:28

在做什么呢?这段时间。

何宗发 发表于 2005-6-7 16:53:01

<div>是不是躲起来有什么大的动作啊</div><BR><div>继续你的有趣精彩的小说啊</div>

城口土豆 发表于 2005-6-7 17:44:27

楼主,快点写啊,

杨烛 发表于 2005-6-10 23:16:12

第七章:童年的信 回到家里的馨蕊没有睡着,那个怀旧的词总在她的心中萦绕,难道她真的就没有旧可怀了吗?难道他们这一代的青年过去的人生没有让人留恋的东西。 她睡不着,打开自己的百宝箱,翻捡着她用过的东西,如戴过的红领巾,中队长和大队长标志,各种头花,发卡,各种不知什么时候收集的珠子,明星画片,动漫画片,还有许多的书信,那全是当初她与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通信,她的朋友群也是那时建立的,那时没有网络,要是有的话,她可能会有更多的朋友,可后来,她都没有把她们加进自己的QQ,因为这些女孩很多都要生活在边远地区,有的生活在农村,很多都没有考上,不可能有电脑,也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上网。在开学前,她就在省城的一个饭店见到了她的手拉手小伙伴,一个羌族女孩,她家里穷,初中毕业就辍学到省城打工了。她们之间互相寄过照片,都还认识,可见了面,却没有语言,因为她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望着那位和她同龄的女孩,她欲哭无泪,什么也说不出,她们只是打了招呼,女孩就忙她的去了,这样的女孩是不可能有条件上网的,就算上网,和她聊什么呢? 她翻着厚厚的书信,找到了巴桑的信,还是那熟悉的字,还是把她的名字写成新锐,称呼还是新锐同学,谈的还是少先队活动,还是学习,还是九寨沟的美丽,还是希望有人到他们那里来开发。她看了很久,她想明天把这封信带到学校,给巴桑看,让他想起小时候。 她打开电脑开始上网,查看自己的伊妹儿,却看见那封信,也就是巴桑写给她的最后那封信。 新锐同学: 你好,很久没有写信了,要考试了,很忙,还要准备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这是我们小学最后一个儿童节,本来校长不让我们排练节目,怕影响我们学习,可我们才不想这样哩,六一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凭什么不让我们参加嘛,校长同意了,所以,现在很忙,你们外边的学校上课忙吗?老师说,你们都在用电脑上课了,你们都会用电脑,我真羡慕你们,你们什么都会,而我们在这穷山沟里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学不成。不过,我们这里的风景好漂亮了,现在已经有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旅游了。还有,我们县也要改成九寨沟县,我们要从风景区里面搬出去,老师说,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九寨沟的生态环境,老师说,环境保护好了,九寨沟才漂亮,来的旅客才多,这也是,过去,我们这里家家户户砍柴做饭取暖,好多树子被砍了,这样下去得了呀,那九寨 沟不是光秃秃了么?所以我们都要搬出风景区,以后你写信要写九寨沟县,不要写错了,写错了就收不到。 对了九寨沟的冬天更漂亮,放寒假,你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来玩。 好了,就到这里吧。 致以少先队员的敬礼! 巴桑 X年X月X日 她知道了,这封信是巴桑发给她的,也是让她回忆童年时光吧。当然,电脑中的信都是正规的整齐的宋体字,就算换成其他字体,也是冷冷的,不像书信,不管字好字差,都要是写信人亲笔字,好像带着他(她)的气息。她很庆幸那时没有网络,要不,她就收不到这些珍贵的亲笔书了,代替它们的是电子邮件,和聊天,她才知道,她好久没有动手写过信了。而这些信在她心中特别珍贵,因为有些人再也不可能联系到了,而能够联系到的只有巴桑,不过现在的他们都没有童年的那种单纯了,也写不出这样的信,向一个没有见过面的人说真心话,致以少先队员的敬礼,现在的人在网络上都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海侃神聊,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分不清楚,说了就算了,哪儿有什么真实而言,只有这些信,还是真的,带着童年的单纯。巴桑把自己小时候的信用伊妹儿发给她是在向她暗示什么呢?是叫她不要忘记过去的友谊,还是不要忘记九寨沟,还是借此机会把这封信做为他们能否继续交往的试探器,真聪明呀,就算馨蕊拒绝,或者被谁看到也没什么,这只不过是小时候的一封书信而已,那些语句,那些措词,就算在中学被教师发现,也抓不住早恋的把柄。 她放好信件,走下楼,想到客厅,告诉她的爸爸妈妈,当年在九寨沟的那个小男孩长大了,考上了和她同样的大学,她与他又成了同学。走到楼梯处,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你还在想着他。”这是爸爸的声音。 “对不起,我实在忘不了他,他毕竟是我的初恋。” “我能理解你,他也是我们的战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还救过我的命,要是没有他,我也许就在坟墓中了。也许应该我去。” “你怎么这样说,不管死的是谁,我都会很难过的。因为我们都是知青。” “可本来是你们俩在相爱呀,你们的爱情在当时没有人不知道。你们爱得那么深。当你扑在他的遗体上痛哭时,我的心也酸呀。老天太不公平,而我,为什么没有代替他呢?” “别说了,这些年,要不是你照顾我,我根本没有生活的勇气,你给了我这样一来幸福的生活,我们还有了自己的女儿,她也考上大学了,要不是今天在饭店吃的那些东西触景生情,我也不会想起他的。” “想起他没有错,忘记他才是错,人是为了救集体的一头牛牺牲自己生命的,有人说他不值得,也有人说那是当时政治对人的生命的扼杀,我也承认,比起一头牛来说,人的生命最重要,可他已经死了,你还说什么不值得的话,是不是太残酷了。” “那是一场悲剧,希望现在不要发生。对了,我们的女儿回来了,也没有听她摆过大学的故事,只是她告诉我们她们的辅导员老师很帅,你说,她会不会进行师生恋呀。” “嗯,这是个苗头,她还要考研,不能受影响,我们得告诉她。” “不过,她已经长大了,如果真的爱上什么人,我们硬要她断了,是不是很残酷,本来她就没有过早恋,现在又干涉她在大学恋爱,会不会让她太循蹈矩了,将来二十七岁还不会恋爱。” “你这个当母亲的,就是这样,该担心的不担心,不该担心的瞎担心,现在的年青人有谁不会谈恋爱的哟,到是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哪像我们那时候,中专生都能找好工作,现在本科生找份好的工作都是容易,她如果不考研,或者考托福,怎么找工作。你要把弦拉紧,不要松懈,也不要让她有可之机,以为可以谈恋爱了,要是放松学习,将来后悔就晚了,俗话说‘慈母多败儿’果然不假,我们要是一个儿子,也许。” “话别说得那么严重,我不会教育孩子,馨蕊又是怎么考上大学的呢?” “我说让她复读,明年冲清华、北大,至少复旦,可你却依她,不去复读,你说是不是败儿嘛。” “省师范大学也是重点大学,别忘记了,他们还有出国指标。” “好了,别争了,要是孩子听见了还以为我们怎么了。” 听到这里,馨蕊上了楼。 一会儿,她的父母上来看她,见她还没有睡,就问她在干什么,她说,她在看书,看了一会儿,想下楼对父母说什么,见他们在谈话,也没有打挠。 “爸爸,妈妈,当年那个在九寨沟的小男孩长大了,也考到了我们的学校。” “是吗?他还不错嘛。不过。” “爸爸,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别说了,我记着的,我还想考研哩,谁愿意只拿一个本科呀。” 听到这话,他们笑了起来,看来女儿长大懂事了,不要他们操心。 可只有馨自己心里明白,她考研要考,恋爱也要谈,她不相信两者像水火不相容。

杨烛 发表于 2005-6-10 23:19:42

第八章:她心里有个小秘密 馨蕊回到学校后,刘慧问她回家的感受如何,她说感受当然她极了,她还告诉刘慧,她和父母去参加了她父母当年下乡的知青战友的新饭店开张仪式。 “饭店开张,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 “告诉你干什么?你这个美食家会对知青的怀旧饭菜感兴趣?” “怀旧饭菜?红米饭南汤,天啦,天下的知青都是一样的,我老爸老妈也这样,对于那些知青的东东喜欢得要命,我觉得要是时光回到过去他们非下乡不可。” “那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感情寄托。我爸爸妈妈的战友就是这个饭店的老板,他开这个饭店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能够怀旧的地方。” “你呢?对你老爸老妈这种怀旧情绪是不是很支持?” “我很理解,其实,我也有怀旧情绪。” “天啦,你怀旧,你的旧从何而来?莫非怀到红领巾时代,或者幼儿园吧,我没有说错吧。” “你不怀念小时候吗?对了,你有没有保存小时候的东西?” “那么幼稚的东东保存来干什么?还有,保存什么?红领巾,还是中队长标志,还是手拉手书信哦,你一定保存着吧。” “我还看了那些书信,可许多朋友都无法联系了。我在省城碰到过一位羌族小女孩,她初中毕业后就到这里来打工,她的命运也可能就像她的姐姐一样,一辈子在山里生活,养一大群孩子。我想,要是我像她那样?” “你像她那样还不是要生活,你为她担心,也许过不了几年她的生活比你还好,只要她漂亮。” “你是说,不,我不相信,她不是那样的女孩,” “你敢担保,现在的女孩都那么纯洁。我的一个手拉手伙伴还嫁人了,嫁了一个有钱的大老板,那人比她大好多岁,可以当她的爹,她还是幸福的嫁了。” “你怎么知道她幸福?” “你又怎么知道她不幸福?” “这?她有金钱,可没有爱情呀?” “什么是爱情,你我都可以编一大堆这样的故事去骗人家的眼泪,骗稿费。可生活又是另一回事呀。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改变命运的往往是金钱。我的表姐就是山里的女孩,当初她学习比我还认真,也考上了中专,那时中专要包分配,可就是没有钱,她放弃了读书,她的命运也就没有改变,尽管她有知识。不过,最后她还是改变了命运,嫁了一个有钱人。” “这就是改变命运么?” “她至少不在地里干活了,她进了城,她的孩子有了城里的户口,也能在城里读幼儿园,小学,中学。也就可以考进大学了,至少有了希望。” “我也知道现在的现实中这些事太多,可人总要有希望呀。” “好了,好了,也不说他们了,你和你老爸老妈去参加他们的聚会,有没有好听的故事呀,特别是爱情的。” “当然有呀,可我凭什么要告诉你呢,这是我老爸老妈的隐私。” “又来了,什么隐私呀,你以为我稀罕呀。现在谁还读知青的东东呀,他们都过去了,属于上个世纪的了。” “我到不那么认为,其实他们那种很纯洁的爱情特别感人。” “纯洁,单纯吧。那时候的人,我看那些东东觉得很可笑。” “你不要左一个东东又一个东东了,我听起来很不舒服。” “为什么?” “我总以为是在给某个不认识的网友聊天,而不是。” “知道,你不就因为我是中江的吗,总想让我天天给你们说我们那个档的话,我叫李秀慌,家住向阳公社红苕屯的,哦,说忙刮了,红发屯的。” “你还是说你自己的吧。” “对了,你不说,我还忘记了,雪域王子找过你,帅哥辅导员也找过你,你艳福不浅呀。” “什么艳福,我又不是男的。” “干吗只能男人有艳遇艳福,女人就不行,女人一样可以有艳遇有艳福,与两大帅哥约会难道不是艳遇和艳福。” “去你的,让人家听见了,还以为我真和他们有什么哩。” “别那么纯洁好不好,你以为你还是中学生,怕早恋,你放脱了这两大帅哥,只怕将来把自己变成老姑娘,嫁不出去了。你要知道这中文系,这学校有好多美女在对他们送秋天的菠菜呀。他们快成了大力神波菜冬了。” “是波塞冬不是波菜冬。” “我就要说波菜冬。” “好,好,就依你菠菜冬。” “不管菠菜白菜,你要有危机感,要有忧患意识。” “你把我说得太惨了吧,我真的那么恐怖么?” “不是恐怖,谁不知道你是大美女呀,而且还要考研,你知道现在的中国男人的心态吗,怕老婆比他强,到时候,高处不胜寒呀。随便找一个把自己嫁出去,你同意我们也不同意呀。这不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吗?” “好了,好了,你还是别为人家操心吧,操心太多人会老你不害怕么?” “为你苍老我愿意,记住我们是什么,我们是姐妹。我是你的中江表姐,生来就是为你操心的。” “多谢了可我还是希望我的中江表姐永远年轻漂亮。你是我们系里的一朵花呀。” “啥子花?红苕花?还是杠上花,说杠上花吧,我好去打麻将。” “你是喇叭花。” “去你的你想说我八婆呀。”刘慧捶了馨蕊一下,两人笑着跑了。 夜深了,寝室里的馨蕊躺在床上睡不着。她想起了她父母的对话,知道了母亲的隐私。这对于她来说有些不好意思,就像小孩子无意闯入父母的卧室,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东西,但也知道,那是大人都会有的生活。母亲有母亲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初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对于她来说不奇怪。况且,父亲都能谅解母亲,她做为晚辈又勇说什么呢??父母隐瞒她也是应该的,她大了,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对于她的父母的爱情,对于母亲的初恋,她很感动。对于他们的战友魏叔叔的爱情故事,她也觉得很有趣。在那困难的年代,那些叔叔阿姨辈的居然会有这样浪漫的爱情,真不可思议。而现在这样的爱情很少,人们对爱情都很失望。就连她的母亲,那个有着刻骨铭心的初恋的女人,都会对他的侄女,馨蕊舅舅的女儿说:“找一个相当的人过日子。”都要把对方的房子、城市户口等外在条件看得比爱情重要。可她更不明白的是,父母为什么不能理解她的初恋呢?而且,还在她上大学后,都要约法三章,不能在大学谈恋爱。四年大学生活没有恋爱这一笔是多么苍白,再加上研究生,天啦,等她出来,她真的要像一些老姑娘一样,随便抓住一个人,只要是男的,就把自己嫁出去了。因为到那时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谈恋爱,恋受可以无师自通,可爱情的感觉却也会麻木呀。 更好笑的是,他们居然乱点鸳鸯谱,把她和帅哥辅导员拉在一起。难道她是追星族,看到帅的男孩就爱上他么?可今天辅导员找她有什么事呢?是不是刘慧这丫头瞎说开一个玩笑。还有巴桑他把小时候的信发了过来真难得他还保留着那时候的信这个家伙想干什么?她想要是她与九寨沟通的小男孩再续前缘,她的父母同意吗?会不会也说一句,我们是为你好,而让她中断这份感情。 馨蕊自己什么时候睡的都不知道,第二天,刘慧却说她睡梦中喊着一个人的名字。吓得她脸色都变了。刘慧却说,她是喊妈妈,才让她放了心。刘慧逗她,都读大学了,还离不开妈妈。她知道如果她说梦话不会喊妈妈的,刘慧是为她打掩护,也许刘慧是为了套她。也不知她是不是说过梦话,她什么都记不清了。

杨烛 发表于 2005-6-10 23:22:07

第九章:请到九寨来看雪 馨蕊上网了,她想找到那个雪山神鹰。她上网不一会儿,雪山神鹰也上来了。她问:你干吗把小时侯的信发给我,是想在网络上继续手拉手吗? 雪山神鹰回话了:我是无意中发现一本旧的《红领巾》杂志,看到了我的文章,所以就发给了你。 灵也回话:都什么时候啦,怎么还有旧杂志? 雪山神鹰继续:我也奇怪呀,怎么就能在旧书摊上看到旧杂志。 灵也继续着:所以你就把它买回来,并把你的信发给我,看不出你很怀旧呀。 雪山神鹰:怎么样,你觉得? 灵:挺有趣的,特别是看到你依然把馨蕊写成新锐,其实这个名字挺不错的,还有,致以少先队员的敬礼,让我回到童年时光。 雪山神鹰:这说明你也有怀旧的情绪呀,要不,你就把信删除了。 灵:我也觉得我很怀旧,我们不象我们的父母,一怀旧就怀到童年时光,他们怀旧有很多,那天,我参加了父母他们的聚会,我的父母是知青,他们的朋友开了一个广阔天地饭店,是他们知青的怀旧场所,他们讲了许多他们的往事,听起来很感人的。你的父母是知青吗? 雪山神鹰:不是,不过,那时,我们这里也有知青,他们对知青的故事也听过。 灵:我也是那天才真正了解他们的。 雪山神鹰:其实,我们的故事也不少,要是我们手拉手的朋友聚会,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故事。 灵:你以为他们也怀旧吗? 雪山神鹰:这到也是,对了,我们一直在网络上联络,能不能见面呢? 灵:有那个必要吗? 雪山神鹰:你是不是担心见光死呀。 灵:不担心,只是觉得见面后,也许没有语言了。 雪山神鹰:大家都说汉语,怎么会没有语言呢?你不是害怕了。 灵:怕什么,见面就见面,地点在哪?街心花园,暗号,手握一朵玫瑰花或者报纸,说今天下雨吗?另一个说今天不下明天下。然后同志,可找到你了。哈哈哈。 她打了一个笑脸。对方回了一个哭脸过来。 她扔开了雪山神鹰,又到别处去聊天了。 下了网,她回到寝室。 第二天上课,她与巴桑相见,彼此笑了笑。放学后,到学校图书馆去看书,又发现了巴桑,彼此点点头,各自拿了一本书看起来,直到图书管理员要关门,才离开。 两人走在林阴大道上。 “你准备去哪?” “回寝室,你呢?” “上网查资料。” “你是不是又要查一查谁的书信呀。” “不是,对了,那次你为什么不给我回信?” “你终于问我这个问题了。” “不会是忙吧。学习忙。” “我写了,可还是写的南坪。” “果然是这样。怪不得。” “给你看一样东西。”馨蕊拿出一封信给巴桑。 巴桑拆开信一看,很吃惊。 “怎么样,很吃惊吧。” “想不到,你还保存着。” “我的信呢?” “我,我们搬家,把好多东西都处理了。” “好哇,你就这样对待你的手拉手朋友呀。把我的信当废品。” “逗你的,我一直保存着你的信,可我不能把它带到大学里呀。” “真的,不骗人?” “我,我骗你干嘛?我想,我们总会有相见的那一天。” “又吹,难道你会猜到我们会考同一所大学?要知道,省城的大学多着啦。” “我没有想到我们会考同一所大学,我一直想,你在省城,肯定想考北京上海的大学。” “可谁知我还是只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本来我的姐姐和老师都要我复读,明年冲北大、清华和复旦,可我没有同意。” “我也一样,拒绝了父母要我复读的建议。” “要不,我们还不能相见呀。” “谁想和你相见呀,只不过,我不想再过高三的日子了。要不。” “我是想到省城来看一看,早点来。” “对了,你怎么知道我们会见面?要是你我选择复读,或者我们考了不同的学校呢?” “不管怎么,你不会忘记九寨沟吧。” “今年高考结束后,我就到过九寨沟。” “可是没有找我。” “怎么找你,找到了。” “要是我只是九寨沟一个放马的,或者九寨沟一个宾馆的服务生,会很尴尬,是吗?” “不,我没有哪个意思。” “其实,你就是有那个意思也没有什么,我依然会免费做一个好导游,为你做向导的。” “不过,现在看见你,我到想的我们再见面后,看到的你不是一个服务生,更不是放马的,而是九寨沟艺术团的一位歌手,在舞台上为我们唱歌。” “那我一定要邀请你为我的表演嘉宾,和我同台唱歌。” “你不怕我拒绝而尴尬吗?” “你是不是眼睛中只有那位获奖歌手呀。” “什么呀,我只是不喜欢唱歌而已。我又不象你们,会说话就能唱歌,能走路就跳舞。” “哪你放心,到了九寨沟,没有谁不会唱歌跳舞,因为那气氛是会使每个人都受影响的,到了那里都会唱歌跳舞的。” “真的。” “当然。对了,我信中的最后两句,你不会忘记吧。” “什么?” “请到九寨沟来看雪。” “和爸爸妈妈一块儿来吗?” “你愿意和他们一起来也可以。”他笑了。 馨蕊也笑了起来。 半期过后,时间过的很快,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也多了起来,学生会的各种讲演比赛,文学社,作家见面会,球赛,舞会等等,把时间挤得满满的,也让人少了想其他事情的工夫,也使时间过得快。转眼间就是新年2001年,这才真正跨进了二十一世纪,似乎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大家的精力也格外旺盛,学校也开始考试了。大学的考试比中学宽松多了,一些成绩不怎么样的开始找门路,当然就是找老师勾兑,他们频频约老师外出去省城的馆子撮一顿。当然,学校有不少的饭馆,名字都很高雅,可在那些地方,要是被别的老师看见了,影响不好,只好到校外去吃,也有给老师塞信封的。还有一个家伙,古典文学是让他最头疼的,他知道考不过关,就去找老师,谁知老师知道他在电脑方面很精通,就让他当枪手,因为要这老师要评高称,电脑要过B级,可他考C级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何况再高一级。于是,他只好请枪手,他从别的老师那里知道这小子对电脑很精通,而他有求与自己,当然再好不过了。而这小子不负重望,他让老师过了关,自然,老师也让他过了关,还给了他三百元,他不费多少力气不但搞定了他的考试,还捎带着挣了钱,当然高兴了。 考试结束了,学生也陆续放了假,学校也清净起来。 只有几个工友在打扫卫生,还有一些家在外省,路途遥远的,不准备回家的,准备在学校租房子,可暂时还没有落实住处的,还在寝室当留守人士,如馨蕊她们寝室里的东北姑娘和云南阿妹。 中江表妹回家了,馨蕊也回了自己的家,她和巴桑约定到九寨沟去看雪。 “难道,”不过,这封信我还是替你保存吧,要不,又被你清理掉了。” “也好。我这个人挺马虎的。”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6-11 00:22:09

说看不到你嘛,就是在用功嘛.我最近眼睛不好得很,不晓得是不是要瞎,瞎了我就自杀.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九寨沟仙境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