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欲来风满楼-关注宜宾市公交改革
<BR><div>楔子<BR>对城市公交的关心,体现了执政者爱民如子的胸怀。<BR>(一)关于宜宾的人文历史地理及其未来的城市定位<BR>滚滚长江东流水,蜿蜒而来的金沙江、岷江在中国西南的群山中冲积出一块块坝子。豆坝、柏溪坝子、天池坝子、新村坝子、南岸坝、翠屏半岛、菜坝、旧州坝、白沙湾坝子、盐坪坝,这些坝子簇拥在以翠屏半岛为中心的一片灵秀的土地上,她的名字叫宜宾。2000多年以来,从远古的僰侯国,递次犍为郡、戎州羁縻府、叙州路直至现代,宜宾历来为川南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扼四川盆地南部咽喉,沿五尺道、八亭道、西连灵官道,宜宾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BR>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宾承载了厚重的人文。今日的宜宾,迎来了建国以后最良好的发展机遇。本土经济经过连续多年的增长,省内仅次于成德绵。随着内昆铁路的开通、宜昆高速的在建以及至诚新港口的建设,宜宾这座大西南的明珠正蓄势待发,国家和省提出把宜宾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和建设成为未来的城市人口超100万的大城市,这样的定位是我们作为宜宾人的骄傲,同时,也考问着我们的政府和市民如何去适应这划时代的巨变。</div><BR><div>(二)说道宜宾的公交,不得不提宜宾的城建现状及其对策 </div><BR><div>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宜宾老城区仍然是最密集繁华的闹市区。直到今天,“城头”这个本地方言很多情况下是指的三江交汇的2.6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片区域承载了逾20多万的人口。街道极为狭窄,很多街道只能容纳人力三轮车和非法运营的摩托的通行,而这些街道往往还有突出的钉子户阻碍着行人的通行。由于拆迁的难度,宜宾老城区至今没有一个城市中心广场,很多建筑是80年代初期的前苏联样式的单位住房。再说宜宾的门面,北门车站,网络上对它的抨击已经不是天把天的事情了。好了,书归正传,接着谈宜宾的公交现状。</div><BR><div>(三)宜宾的公交现状 </div><BR><div>宜宾公交现在有200多辆公共汽车,9条(有外地没到过宜宾的会睁大眼睛说:不会吧?)公交线路构成。在此一条条的说。 </div><BR><div>1路:宜柏线(晕,国家行政区划没改,但柏溪早已和翠屏区西郊街道办事处连为一体了,希望更名翠柏线)车辆有60多台,是最繁忙的公交线路。沿途经过几处人口密集的地区。存在的问题:站点过多、极其拥挤、治安(小偷的黄金线路)、不守时、抢班。 </div><BR><div>2路:五粮液--市政府。是宜宾公交线路设计比较合理的的一条路。存在的问题:空调车和白板车在不开空调时候的价格不统一、拥挤、过江北加收车费。 </div><BR><div>3路:牛马场--五粮液西大门。存在的问题:站点过多、车型过小、极其拥挤、过江北加收车费。 </div><BR><div>4路:江北建材城--南客站。是宜宾公交线路设计极为不合理的的一条路,整个在老城区成"S"形走。存在的问题:站点过多、空调车和白板车在不开空调时候的价格不统一、拥挤、过江北加收车费。 </div><BR><div>5路:西客站--南客站。是宜宾公交线路设计比较合理的的一条路。存在的问题:拥挤。 </div><BR><div>6路:大麦坝──西客站。存在的问题:站点过多、线路过长、拥挤、过江北加收车费。 </div><BR><div>7路A(?):西郊--下江北天原。存在的问题:线路不明确、车型过小、拥挤、过江北加收车费。 </div><BR><div>7路B(?):西郊--下江北沙坪镇。存在的问题:线路不明确、车型过小、拥挤、过江北加收车费。 </div><BR><div>8路:据说台湾没有,看看我们宜宾怎么走的。是宜宾公交线路设计极为不合理的的一条路,从天桥翻翠屏山后山到菜坝里面一个叫五星村的卡卡,而且还有一段是进飞机场的高速。存在的问题:线路过长、站点过多、经过人烟稀少的地区,影响城市形象。 </div><BR><div>9路:天桥--盐坪坝。存在的问题:线路过长、空调车和白板车在不开空调时候的价格不统一、极其拥挤、过江北加收车费。 </div><BR><div>再看一下集中的突出问题:公交线路覆盖面过于狭窄,造成老百姓出行生活极为不变。繁华路段公交站点线路少,不能满足老百姓出行生活的需要。 </div><BR><div>老城区急待进行“通衢”工程,将公交线路覆盖到主要的路段,为此,政府需要大量的拆迁钉子户和狭窄路段居民。城市近郊区盲点过多,造成城乡结合部非法运营的泛滥。</div><BR><div>(四)宜宾公交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div><BR><div>根据宜宾目前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应制定三步走的原则。简称:近期、中期和长远。 </div><BR><div>近期宜宾公交改革的思路与对策:首先是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在原有的公交线路框架下调整不合理的线路、增加跨区域的超长但站点少的线路、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新开设线路覆盖这些区域的站点(主要在老城区)、几大城区范围内实行多站点短线路覆盖以方便老百姓出行生活、可以选择一条线路推行无人售票试点(推荐2路)、增加观光线路和游览型公共汽车、公交线路在有条件(公路先行的前提下)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 </div><BR><div>中期宜宾公交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实行公交市民听政会、与老城区全面拆迁改造以及城建相配合密集覆盖市区主要地段、同时城建到哪里公交到哪里、重组公交公司、引进大型企业参与公交运营。 </div><BR><div>长远宜宾公交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即适应国家和省提出的把宜宾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和建设成为未来的城市人口超100万的大城市这样的定位的公交需要。</div><BR><div>(五)近期宜宾公交线路改革刍议 </div><BR><div>据说以前的换汤不换药的24路又变成了26路,没看见草案,或许因为老百姓为草民,连声都不吭一下。先说那24路,除了天原--五粮液稍微有创意外,基本就是把原先甩西门、南门、北门的农村线路甩到公交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里,就宜宾近期的公交线路改革大致输理了一下,大家进来发表有益的观点,随时更新。 </div><BR><div>第一部分(1字代码):跨区域线路 </div><BR><div>101路)柏溪--正气巷(原1路)。 </div><BR><div>102路)柏溪--南门大桥:柏溪、二二四、新村、大运村、煤建公司、金沙商业广场、南门大桥。 </div><BR><div>103路)柏溪--水东门:柏溪、二二四、新村、大运村、西郊批发市场、一医院、大观楼、民主路、中山街、水东门。 </div><BR><div>104路)柏溪--金鹰花园:柏溪、二二四、新村、大运村、两路桥、碧峰园、绿洲家园、沃尔玛商业广场、宜宾海关、金鹰花园。 </div><BR><div>105路)柏溪--高客站:柏溪、二二四、新村、大运村、西郊批发市场、蒲草田、江北文化广场、高客站。 </div><BR><div>106路)柏溪--五粮液:柏溪、二二四、新村、大运村、西郊批发市场、蒲草田、江北文化广场、宜宾纸业、五粮液。 </div><BR><div>107路)五粮液东大门--南岸火车站(原2路) </div><BR><div>108路)五粮液东大门--碓窝田:五粮液东大门、宜宾纸业、江北文化广场、蒲草田、西郊、两路桥、碧峰园、碓窝田。 </div><BR><div>109路)五粮液东大门--宜宾天原:五粮液东大门、宜宾纸业、江北文化广场、白塔山风景区、白沙湾、宜宾天原。 </div><BR><div>110路)五粮液西大门--牛马场(原3路) </div><BR><div>111路)五粮液西大门--宜宾天原:五粮液西大门、江北建材市场、宜宾学院、三江厂、江北文化广场、白塔山风景区、白沙湾、宜宾天原。 </div><BR><div>112路)高客站--金鹰花园:高客站、宜宾学院、三江厂、江北文化广场、刘丞街、小北街、电业局、宜宾电视台、华荣酒店、南客站、宜宾海关、金鹰花园。 </div><BR><div>113路)高客站--西客站:高客站、宜宾学院、三江厂、江北文化广场、正气巷、大观楼、西郊、西客站。 </div><BR><div>114路)高客站--柏溪:高客站、宜宾学院、蒲草田、西客站、新村、二二四、柏溪。 </div><BR><div>115路)高客站--碓窝田:高客站、宜宾学院、蒲草田、两路桥、碧峰园、碓窝田。 </div><BR><div>116路)翠屏天桥--盐坪坝(原9路) </div><BR><div>117路)大麦坝--西客站(原6路) </div><BR><div>118路)翠屏山--宜宾天原 </div><BR><div>119路)翠屏山--沙坪镇 </div><BR><div>120路)观光游览线路:市政广场、沃尔玛商业广场、南岸文化广场、滨江路饮食娱乐街、金沙商业广场、翠屏山、合江门广场、水东门广场、江北文化广场、宜宾学院、五粮液。 </div><BR><div>小记:20路。 </div><BR><div>第二部分(2字代码):区域型线路 </div><BR><div>201路)老城区外环翠屏天桥--翠屏天桥:翠屏天桥、西郊批发市场、金沙商业广场、滨江路饮食娱乐街、合江门广场、水东门广场、长发街、蒲草田、翠屏天桥。 </div><BR><div>202路)老城区内环蒲草田--蒲草田:蒲草田、北操场、忠孝街、水井街、仁和街、民生街(必须打通水池街口那几栋烂房子)、女学街、将军街、涌泉街、大南街、小北街、咸熙街、东楼街、刘丞街、蒲草田。 </div><BR><div>203路)柏溪环线二二四--二二四。 </div><BR><div>204路)电声厂--金鹰花园:电声厂、茶厂、宜宾外运、南岸文化广场、南滨路、电业局、宜宾电视台、宜宾三中、金鹰花园。 </div><BR><div>205路)南岸环线宜宾海关──宜宾海关:宜宾海关、南客站、华荣酒店、宜宾电视台、电业局、建行、交警支队、宜宾民航、碎米芽菜、党校、市政广场、宜宾海关。 </div><BR><div>206路)金鹰花园--碧峰园:金鹰花园、宜宾海关、南客站、宜宾法院、沃尔玛商业广场、绿洲花园、碧峰园。 </div><BR><div>207路)南岸文化广场--耐火厂:南岸文化广场、宜宾电信、建国路、政务中心、金发市场、宜宾法院、丝丽雅、耐火厂。 </div><BR><div>208路)高客站--五粮液东大门:高客站、中医院、转盘、岷江机械厂、酒都生活广场、五粮液东大门。 </div><BR><div>209路)高客站--宜宾纸业:高客站、宜宾学院、宜宾纸机厂、平交道、新街、宜宾纸业。 </div><BR><div>210路)高客站--大麦坝:高客站、宜宾学院、三江厂、吊黄楼、烟厂、川煤八处、观斗山、大麦坝。 </div><BR><div>211路)大观楼--宜宾机场:大观楼、长发街、一水厂、菜坝镇、宜宾机场。 </div><BR><div>小记:11路。 </div><BR><div>第三部分(3字代码):郊区型线路 </div><BR><div>301路)原8路 </div><BR><div>302路)长发街--五星村:长发街、一水厂、老桥沟、偏窗子、石马村、广东馆、菜坝镇、宜宾机场、五星村。 </div><BR><div>303路)蒲草田--白塔山:蒲草田、山谷祠、杨湾、白塔山风景区。 </div><BR><div>304路)如意园--七星湖:如意园、碧峰园、碓窝田、七星湖。 </div><BR><div>305路)南岸文化广场--大益:南岸文化广场、交警支队、宜宾民航、市政广场、110指挥中心、金鹰花园、大溪口、南广、姚家嘴、大益。 </div><BR><div>307路)蒲草田--宗场:蒲草田、高客站、五粮液西大门、孜岩、生活区、渡假中心、宗场。 </div><BR><div>308路)蒲草田--思坡:蒲草田、高客站、五粮液西大门、红岩子、思坡。 </div><BR><div>309路)南岸文化广场--赵场:南岸文化广场、交警支队、碧峰园、碓窝田、七星湖、赵场。 </div><BR><div>310路)翠屏山--赵场:翠屏山、两路桥、新村、二二四、马鸣溪、赵场。 </div><BR><div>311路)二二四--安边:二二四、柏溪、江坳口、朝阳、豆坝、安边。 </div><BR><div>312路)二二四--周坝:二二四、马鸣溪、普安、周坝。 </div><BR><div>313路)南门大桥--李庄:南门大桥、牛马场、大溪口、南广、姚家嘴、文化、李庄。 </div><BR><div>314路)蒲草田--李庄:蒲草田、戎州大桥、南客站、南广、姚家嘴、文化、李庄。 </div><BR><div>小记:14路。 </div><BR><div>合计:45路。</div> 谢谢你哈,多来发点帖子撒,你那边我都常去的 岷江不是明江吧,楼上不要打错字嘛:)尤其是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 切嘛切嘛~~ 喊多点朋友切~~大把大把的消费哟~~宜宾人民欢迎你!!!!诸葛亮与宜宾“丞相祠”
北出宜宾城,过岷江大桥,在芳草青青的江北文化广场东北角,一座古典风格的牌坊,紧邻着“流杯池”公园矗立在涪翁岭下,这便是修复不久的古迹“丞相祠”的大门。有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说的是远在成都的诸葛“武侯祠”。而在宜宾这青青芳草处的“丞相祠”,祭祀的依然是三国时的蜀汉丞相,受封为“武乡侯”的诸葛亮。诸葛亮毕其一生都在为刘氏蜀汉征战,数度率师北伐曹魏,史书上称之为“六出祁山”。 其间,为了安定“南中”,稳定后方,又亲自领兵南征。经“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七纵”起兵反叛的夷人头领孟获,终令其撼服而曰:“南人不复反矣!”从而使蜀汉无了后顾之忧,充分展示出一代杰出的政治军事家的非凡才能。
宜宾是当年诸葛亮出兵南征经过之地,留有许多历史传说和旧事陈迹,始建于宋代的宜宾“丞相祠”便是其中之一。
深秋中,邀几好友前往踏游。从牌坊大门进“丞相祠”前读牌坊上的匾额及楹联,联曰:“明知炎德已衰,感三顾君恩,出扶危局;毕竟大名不朽,怀两川相泽,来拜荒祠”,为清代光绪时任叙州知府的文焕所撰书。字、文均还可读,也遵章法。可见即便在腐败公行的清代官场中,有学识见地的官僚也还是凤毛麟角的有一些。
进大门循着曲折洁净的石道,一路默诵着楹联词句前行,还未走进丞相祠堂,一代智士“为知己者”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形象,已在心中悄然莅临。诸葛亮长期身负文武两职,按其胆识才具他不单是那个时期的佼佼者,大门牌坊上就另有楹联:“名垂宇宙;功高管乐。”应该说,这在对古今名人的评价里算得上是登峰造极的了,但凭公而论,诸葛亮一生的成就,不论其文治武功,比起三国时期在魏、吴与他同等地位的其他人来,似乎并无更好业绩可叙,多少给人以志大才疏的感觉。
不妨略考其一生治国安邦的绩效:文治方面,基本上一直是在诸葛亮经略下的蜀汉,国力民生上从来没有强过北魏、东吴两国。尤其是他不注重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使用,以致蜀汉后期出现“蜀中无大将”局面,对此他要负主要责任。三国归晋过程中蜀汉最先亡国,诸葛亮其时虽已逝去,难负其责,但仍有难辞之咎;再看其武功,诸葛亮不惜动众兴师,多年南征北伐,置国家人民于不堪承受的重负之中。六出祁山每次均劳而无功,于国事无补反致国力耗空,人民缺少休养生息,大伤了蜀汉元气……以至有人评论说:诸葛亮在于功名的欲望过大,因其功名上纵欲过度,才有“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亮施政作为总不知爱惜民力,一味的穷兵黩武,在“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时还要毫无理性地六出祁山,结果呢,犹如结交名声不佳的朋友,嫖赌饮荡吹,从而熬坏了身子一般,淘空了蜀国,最终有了邓艾仅两千人便俘得蜀君的结果。也因此才有后人撰联叹息:“自古知兵非好战、后来治蜀要深思!”
尽管如此,历代朝野都一致推崇诸葛亮。或者,历史褒嘉的只是一种精神,它不以成败论英雄。
此话一出,即见那问话的游伴显出很惑然的神色,我也看着学历史的朋友,不无兴致地期待着下文。
果然,他跟着又是一番更精彩的解说,他说:“诸葛亮为刘备父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尽责敬职精神是没得说的。但因历史发展为大势所限,诸葛亮的数次北伐竟无咫尺之功,复兴刘汉最终也成泡影。问题正在于此,假若诸葛亮只是一般人,并不是一个能审时度势又满腹经世才学的智者,他的一生作为虽未成功,总可用“不枉平生抱负,到底试了一番身手”以自慰。而历史,也不会受平平的智能所影响。如果真的这样,岂不是于诸葛亮个人,于中国历史都是幸事?可叹憾的是,诸葛亮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个能洞悉时事大局,知晓历史发展大趋势,且才智能力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政治军事家。他还未出山便已感知刘汉天下大势已去,不可复兴。仅为报刘备三顾之恩,他始终无懈怠地竭尽毕生精力和非凡智能去逆天命行事。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胜而战之’,在个人,枉负了本可济世的壮志才学。在历史,徒增了许多苍夷纷乱的岁月,很有可能还因此延缓了‘久分必合’的历史进程。这也就是对历史和对诸葛亮个人,都不能视之为幸事的原因所在。”
到底是学历史的,话中处处体现出历史观。
“这当中,有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原因。”前面发话的朋友回身站下来,摆出副说不清楚就不走了的样子,那架势,分明是要逼着学历史朋友的马上发表他的见解。
见此情形,学历史的朋友于是接着说:东汉末年,是个群雄纷争的乱世之秋。在不少血雨腥风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北方的曹操倚借“天时”,挟天子令诸侯而公然“道寡”;东吴的孙权则占着“地利”,凭依江南才俊和富庶而自行“称孤”;原本以打草鞋卖钱谋生度日的刘备,居然也因为姓刘,自称是“汉中山靖王之后”,以“复兴汉室”为号召,进据西蜀成就了“帝业”。 刘备成气候自然离不开关、张等哥们将士的用命,但最得力于辅助他的诸葛亮,这是史有所记的。虽然一起事刘备便以汉室宗族自居,自称是中山王刘靖之后,汉献帝之叔,实际上却势力最为单薄。初时仅有“桃园结义”的难兄难弟关羽、张飞追随左右,加上简夫人娘家的族党和后来的常山赵子龙等,人马少得可怜。要和兵多将广的曹操、孙权争高下,谈何容易!尽管刘备心计过人,又有早年在家打草鞋时成天胡思妄想得来的诸多心得……──还不要说,这些心得对他在纷争中谋事和算计不无裨益。但单靠这些,显然还不足以运筹帷幄,调度三军。未遇着诸葛亮前,刘备的经营何其惨淡,十战九不胜,还每每陷入进退失据的两难境地,这就是他资质欠缺的例证。
听到这里,我凑热闹地说:刘备还是要算一个“人物”,他深知自己心志有余力所不逮的根本原因是身边缺少高人相辅。故而一当闻知世间竟有“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的诸葛亮和庞统在时,不啻是迷茫之中突然间看到了指路明灯。这之后,也才有了历史上“三顾茅庐”的故事。
“正是这样。”历史朋友认同我的说法后,继续说道:刘备有两大长处:一是“自知之明”,二是是“锲而不舍”,这在他延请诸葛亮一事上都表现出来了。天道酬勤,上天从来不负殷殷的苦心。刘备经过几番周折,到底让他如愿以偿,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位绝世高人做其军师。 也才有了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可能。可惜,庞统不寿,历史没给他多少表现才能的机会,因而“凤雏”先生会给刘备何等样的帮助,终于不得测知。但“卧龙”先生诸葛亮,毕其一生为成就刘备的帝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对此,正史、野史均称是“君臣相得”,一片赞声。
先前发话朋友趁他停顿插话说:其实,刘备之于诸葛亮,自始至终都用着心计。从最初的“三顾茅庐”,到后来施与的种种小仁小义,再到临终的白帝城托孤,实在谈不上是真正的推心置腹,无非笼络诸葛亮为他出死力、效老命的手段而矣。而感恩于刘备的“三顾”,诸葛亮放弃了自己原本耕读隆中、终老隆中的初衷而出山。当时,大约也就是30岁上下,与我辈“老三届”中许多人,直到1977年尚列名“知青”之册的年龄差不多大小。
“如此看来,那时候的诸葛亮也算是知识青年”。学历史的很有些雄辩家的气度,他不否定任何插话,甚至让你以为他还十分赞同。但任何插话经他口中一转,不是立即变为他的佐证,就是成为他话意的一部分。且听他接下来的说话。他说:就是这个汉末知青诸葛亮,初出山来骤然进入“上层建筑”会是个啥模样,已难查考。想来,其情形很难说就一定会比刚从广阔天地中调出来的我辈成熟到那里去。说不定也难免有过“书生老去,机会方来”的些许感慨,甚至还可能有过踌躇满志而情不自禁、溢于言表的时候。人的智商再高,只要不是神,那么,人所可能犯的毛病,谁都有犯的可能。
“所以说”──他开始下结论:“诸葛亮为刘备所用,于中国历史,于诸葛亮个人确实说不上是幸事。仅仅为报知遇之恩,明知不可为也义无返顾地为之,甚至不惜逆天命行事,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哀。可叹的是,非凡如诸葛亮这样的智者也未能幸免。”
学历史的朋友在嘘声中表述完了意见,大家又缓步前行。
“不过,历史烟云是很迷蒙的,越是抵近越难见其本来的面目,大约也因此才有后来者的种种评说。”
我和其他人在旁静听两人的高谈阔论,侃侃而论中不无可凝思的地方。
说话中已来到丞相祠殿堂,殿内的雕塑和陈列虽然还呈着修复不久的新色,但那种传承于古的气韵却是十分浓郁的。尤其是殿内有许多经过精选移植的楹联匾额,不但显现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也显现了修复的高档次。那副融诸葛亮一生事迹于数十字中的名联未见其中,多少有些可憾。联语如下: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联妙在上联嵌进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下联对之以“东、南、西、北、中”和“金、木、水、火、土” 十个文字。令人称奇的是,联语中所列各项,正是诸葛亮一生的作为和成就。汉文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于此可见一斑。 谢谢LZ支持宜宾版哈 以下是引用赵娟在2006-1-11 10:28:20的发言:
谢谢LZ支持宜宾版哈
怎么成了LZ?
我是yblin,yb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