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0:53:41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2-5-23 18:02 编辑

    87岁的刘金洪大爷身体还算硬朗, 每日与儿媳从早到晚,为村民与过河人拉船及船体的维护管理。每月能收到村民每人缴纳的2元钱,(以前1.3元)约400多元的微薄劳务报酬。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02:42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2-5-23 18:01 编辑

一只使用多年,已锈蚀斑斑的渡口铁船。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09:45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2-5-23 18:04 编辑

    在渡口左岸,村民雷世华讲:“我们河这边的农户,修房子要承担高昂的成本代价,运费要远远超过河对面整栋房子的造价。”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14:14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2-5-23 18:05 编辑

    渡河的村民你一言他一语,话题滔滔不绝:“政府没给我们提供基本的路桥建设,是变相的剥夺了我们与其他村社共同富裕的权利。”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19:16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2-5-23 18:07 编辑

李家坤的妻子罗中秀讲:“9月1日晚上,他肾结石发病,没找到船钥匙。(船钥匙一般在过河最晚的人手上)天又下雨,路又不好走,李家坤痛得在屋头打滚。没得办法,还是痛苦难忍的熬了一个晚上。”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20:45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0-10-26 17:16 编辑


         村民李家坤说:“那一夜痛得惨,第二天一大早才赶到荣昌海棠医院,住院、检查、打针、吃药、开刀、观察搞了十来天,9月10日好点了才出的院。”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23:52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0-10-26 17:17 编辑

    罗中秀的儿媳唐禄琼说:前几日,儿子李生林晚上11点发高烧,都临晨2点才找到船钥匙,是打电话找来的车,开车的师傅在河对面足足等了40多分钟。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25:28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0-10-26 17:17 编辑

李家坤向我介绍说:“村民有摩托车的都是停在河对面。”“渡船锁了,晚上回来得晚的年轻人,有时无奈的晚上摸黑游泳过河。或转一个多钟头从上面广顺浮桥渡口转回来,那小路晚上相当不好走。”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29:48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2-5-23 18:09 编辑

村民39岁贺成辉说:儿子刘辉高桥小学读书,前些年经常摔倒(路滑)田头。一路草又深,走弄学校裤儿经常都要打湿完,瘦得很,经常得病。(后续图中可见刘辉)

牛地 发表于 2010-10-26 11:30:44

本帖最后由 牛地 于 2012-5-23 18:10 编辑

村民60岁的谢正英大娘讲:“我的孙儿刘真伟7岁上学时路太滑,摔落了门牙,流了很多血。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纪实影话]屋前小路一条河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