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kang
发表于 2008-9-1 23:32:19
http://www.phoer.net/photo/chengdu/2008/080830320.jpg两位尊者,我不知此时他俩在私语什么,但知道一点,此后,杨景民不再随我称徐金华为“徐公”,而是叫“大哥”
徐金华唱了一曲属于他的歌《碧潭飘雪》
leikang
发表于 2008-9-1 23:50:23
http://www.phoer.net/photo/chengdu/2008/080830335.jpg喝晕了的我,没有听清此时杨景民对《碧潭飘雪》歌的评价
酒早已喝完,大家最后举起《碧潭飘雪》茶敬杯!同徐公喝酒有个特色,他的徐公茶一定是会为每一个在座的人泡上的:loveliness:
leikang
发表于 2008-9-2 00:11:10
吃饭吃面的时候,俩位尊者还说定了成立一个松散性质的“徐公茶文化演出团”,请杨景民任总监等职
出包间时,汤丽蓉对我说“你们文人喝酒太有意义了,不象我们喝酒就是醉酒”。
在离开“鱼子孔河鱼酒楼”前,在我的提醒后,大家在大厅外合影留念,此时已是2008-8-30 14:43:22。左起:雷康、罗玲、吕越、杨景民、徐金华、项润、汤丽蓉、罗广宁
leikang
发表于 2008-9-2 00:15:25
这是一个长帖子,后续下午的故事还多……多!
请不要走开,继续关注:lol
leikang
发表于 2008-9-6 15:55:07
渔宴后,杨景民提出要走,而我则提议到新津的南河边喝一会茶,然后再陪杨景民去参观佛教寺庙──观音寺,或是道教寺庙──老君庙,还有就是杨政委的陕西老乡们于1930年代修建的儒家寺庙──纯阳观。
徐金华、杨景民和我坐上杨景民的车在前,其它车尾随,再次来到“徐公茶文化研究所”的建筑工地参观,而杨景民和我则是在渔宴前已参观过的
leikang
发表于 2008-9-6 16:11:24
“徐公茶文化研究所”的街对面是“万邦·金地”小区,徐金华在里面新近购置了公寓,作为未来的新家,热情好客的徐公顺便请我们一行到他的新家参观
在新家的书房里,徐公展示了一些文人骚客为“碧潭飘雪”题写的墨宝
leikang
发表于 2008-9-6 16:22:46
而令我感兴趣的则是徐金华收藏的一些书籍及其与徐公的缘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50卷)》,¥9998.00
胡绩伟出的新书。参见:http://www.phoer.com/thread-27838-1-1.html
从徐公的新家出来,大家与徐公的共同话语就更多了
leikang
发表于 2008-9-6 16:37:48
从徐公新家出来,本是打算到罗树生家门口的河边喝茶的,但因今天他隔壁的酒楼有包席,席后的人们都占据了罗树生家门口,生意特好,故临时改在了位于老城这面河边的《碧潭飘雪》茶楼的二楼的一个包间里。
http://www.phoer.net/photo/chengdu/2006/061108004.jpg徐公签名送《徐公茶品》和《碧潭飘雪》书籍给杨景民和项润
写作出身的杨景民正在翻阅徐公出的书
leikang
发表于 2008-9-6 17:14:26
摆谈间,杨景民谈起了他年青时在西藏当兵的经历,谈起每次进藏,都要在新津县呆一段时间,等待进藏的军车。然后又问起:“新津县是否有个糖果厂?”我回曰:“是”;“原厂长的爱人是否姓朱?”汤丽蓉答曰:“是”,并说道一个我十分熟悉的名字:“他们的儿叫朱鸿伟”
当我明白杨景民的老首长是我的好友朱鸿伟的父亲时,常与朱鸿伟保持联系的我却因换了手机而没有了他的电话号码,于是先后找韩蓁、韩义平父女方要到朱鸿伟的电话,然后我来到凉台上给朱鸿伟打电话,告知他速来。此时,我发现凉台上比狭小的包间里巴适的多,便建议大家转到外面来。左起:杨景民、汤丽蓉、朱鸿伟
leikang
发表于 2008-9-6 17:37:27
朱鸿伟与《碧潭飘雪》茶楼的老板张伟同时出现在二楼,后来知他俩是最要好的同学。我向杨景民和朱鸿伟一一作了介绍、交谈一会后,我便请朱鸿伟为今天的事写篇文章,但他推辞了,我只好请他当场写份他老父亲的简历:
朱生昌,1930年春出生在安徽省。1945年参军,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挺进湘西、挺进四川。1950年进藏,参与1960年中印战争、1970年转业到地方。现年近80岁,身体不是很好。
杨景民向朱鸿伟询问了老首长夫妇的健康状况,谈起了老首长在西藏时留存至今的片断印象;个不高……手枪不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