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贤太凭《苦役列车》获得日本第144届芥川奖,日本文学界评论这部私小说为“不顾一切拼命挣扎的文学”。 凭借小说《苦役列车》收获日本第144届芥川奖的西村贤太 凭借小说《苦役列车》收获日本第144届芥川奖的西村贤太,除了其作品本身外,中学毕业后一直以打日工为生的经历也是围绕着他的热门话题。 《苦役列车》这部将自己的实际生活、心境和真实经历坦承道出的“私小说”,其中所有的底层社会描写全部基于西村贤太自身的生活体验。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 19岁的少年,中学毕业后离开了家,靠做体力活打工来养活自己,每个月都要为房租发愁,他在青春的漩涡中经历着孤独与贫穷、怨恨与哀叹。这部作品也因此被日本文学界称为是平成年代私小说家的新境界,是“不顾一切拼命挣扎的文学”。 作者西村贤太出身东京市江户川区,小学时经营运送业的父亲因犯罪而被捕,西村跟着母亲像逃犯一般离开了故乡的街道。中学毕业后,西村离开家来到港口,像书中的少年一样依靠打工为生,生活拮据难度,还曾一度被警方以暴力行为为由发出逮捕令。西村因为生活难以为继甚至考虑要去风俗业工作,知悉自己获奖后,他开玩笑道:“这下不用去了,太好了!” 西村贤太从少年时代阅读小说家土屋隆夫的《泥的文学碑》一书开始,迷上了“私小说”。23岁时,偶读大正时代的已故小说家藤泽清造的书作,藤泽对小说的看法让西村感到莫大的共鸣,继而深深为其折服,后更自称为藤泽清造的“身后弟子”,在藤泽的墓碑旁建造了自己的生前墓,还自费找书版社全心为藤泽修订全集。 记者:知道自己获奖的时候在哪里?做着什么? 西村:在家。在想着是不是该去风俗店工作呢,不用去真是太好了。 记者:大致上一天的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西村:大致就像预想的那样,但有时候我需要去打工。每天差不多午后起床,有钱的话会去一下桑拿之类的地方,也有时候写小说,但一般不太需要写作,接着会去喝一点酒,有钱的话就到处走走溜溜。似乎是每天都无所事事的样子。 记者:在选评和自我定位的时候,你被评价说有一种独特的幽默感,是吗? 西村:我很高兴被这么评价。最初我只是写作同人志,并不是要写那种严肃的、让人感到拘束的书,总而言之,是想写有趣的纯文学。 记者:以后会坚持写作“私小说”吗? 西村:原本我并不是只对私小说有兴趣。因为最初读的小说是私小说,自然就对私小说兴趣比较大,并且以我的立场来说,我是被藤泽清造和田中英光他们的故事所拯救的。但以后我也会写出自己的风格。我觉得自己像笨蛋一样,只会写自己的事情,我的视野非常狭隘吧,但就是喜欢写那样的小说,就算有一天这样的小说不被大家需要了,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 记者:写作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到自己被救赎了呢? 西村:虽然没有这么觉得,但写作的这个过程,倒是渐渐地变得很有意思。我一边写着,一边想着“啊,我真是个没救的家伙啊,没救了”,“但这就是我自己啊”,想着想着就开始用喝酒来逃避现实,反复着这种过程把书写完。(文:伊永卉) |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