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影客网 文化艺术文学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2:46|查看: 71|评论: 0

亚丁:墙里高粱墙外香

作家、翻译家亚丁从法国回来了,不仅带回了法兰西最高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历史上,只有蒋介石、贝聿铭等少数华人曾获此殊荣;还带回了那本《高粱红了》──这本用法文写就的中国农村故事,曾是法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畅销的小说,25年后,“高粱”终于被翻译成中文,开回故土。

作家、翻译家亚丁

作家、翻译家亚丁

TO:《高粱红了》是用非母语写祖国的事,您有怎样的心得?

以法国人思维,带着中国人的感受,表达一种全人类共通的感情──孩子对父亲的,肉眼看不见、意识中也并不清晰,但敏感又凝重,于是可以打动读到各个语言译本的读者。

TO:当初写这本书的缘起是?

1977年,我因为考入北大西语系读法语,第一次离开生长的河北农村。之后的两年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都觉得内心中有一个港湾──那就是我童年的故乡。但1980年我读大三的一天,早上起来就突然发现自己“回不去了”,于是选择了就像鲁迅先生那样,唯一回去的办法就是把它写出来。后来到了法国,法语水平也更加高了,就继续直到写成。

《高粱红了》[法]亚丁著,王晓侠译,新星出版社 2010年10月版,25元

《高粱红了》[法]亚丁著,王晓侠译,新星出版社 2010年10月版,25元

TO:而这本书之后的《战国七雄的后代》、《水火相嬉》,似乎也是“漂泊文学”……

没错,“回不去了”那一天之后的我,觉得自己就像树叶,早就从树上落下来了,只是之前没发现而已,既然如此,那就从此漂流,努力在别的土地生根,成长呗!“离开”就成了贯穿我所有作品的中心主题。意识中失去了过去,但把它写出来,这样的收获值了。

TO:除了作家,您本人也是优秀的法文翻译家,怎么这次《高粱红了》出中译本,却不是自己翻?

能医不自医,同理,自己也翻译不了自己。搞翻译必须要对读者有足够的尊重才能挖空心思努力明白它要表达什么,我当年翻萨特时为了一个字苦思冥想,但翻自己的书,大脑会有习惯惰性:如果真遇到哪个字卡壳了,换一个字表达不就得了!

TO:一定不行吗?纳博科夫就自己把早年的俄文小说译成英文……

抛开人家是大师不说,俄语和英语之间也许可以,但汉语和法语之间的鸿沟,很难靠自己的重新创造弥补。法语像外科手术刀,每次都是开小口,但非常犀利,可以一下割得很深;汉语是一把大斧头,力道大到一下子砸倒一片,可以惊风雨泣鬼神,但不那么精细。我有这个自知之明。

TO:你现在还有乡愁吗?

我的家在河北文安,每年还是会回去一次,只是扫墓。乡愁,不怕别人非议:真的没有了。我心中的家乡尽管那时贫穷缺少物质生活,但一切都清新自然。而如今,我的家乡变成了京津废塑料回收加工场,子孙几代的环境都被污染了,如果有条件,我还是希望能为它做什么。(文:黄哲)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2:57,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