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罗岗像个罗汉,一直笑眯眯的。他爱喝茶,去的那天泡了一种叫“东方美人”的台湾功夫茶,给客人小杯,自己用一个紫砂壶,壶上还有一个罗汉。 书房中的罗岗 书房不大,书堆太多,称得上书岗,任是罗岗这样比较庞大的身躯,一坐到书桌前也即时沦陷,从门外根本就看不见了。桌子同样沦陷成只有电脑前的一小块地方:“其实这张桌子很长,那时候装修师父都拿它当床睡。”其实不止书房,哪里都是书,客厅堆满、客房堆满,到处都是摇摇欲坠的书堆啊,转身、侧身、走路,都得小心。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是罗岗自己说的,前些日子他从台湾回来,准确一点说,是当搬运工从台湾背书回来的。实践出真知,罗岗热心传授秘诀:“我带了好大一个双肩包,坐飞机的时候,尽量把书全都背到自己身上,这样托运行李才不会超重。”更早,他在美国纽约的streets旧书店,买了整整八箱书,没有任何一个双肩包装得下,只好先寄回来。 其实人家还是热血沸腾的前文艺男青年,乔伊斯啊格瓦拉啊卡夫卡啊柯本啊这些文艺偶像的照片都在书房里呆着呢,甚至还有弗洛伊德!此人还热爱老港片,比如1983年版的《蜀山奇侠传》。1980年代也是罗岗的黄金时代,刚上大学,中文系的人都追着看外国文学:“现在阅读的大部分趣味也是从那时候的外国文学作品里来的。”比如《日瓦戈医生》,比如布尔加科夫,比如卡夫卡。 前文艺男青年的后传是二人世界,并立志一直保持下去。除了书,家里最多的是麦兜,罗岗很爱这只香港制造的大脚瓜猪,看上去似乎是某种程度上的疼爱他自己。因为他和麦兜一样心宽体胖,一样快快乐乐,还比麦兜爱看书啊!当然夫人也疼他,下班回家的路上还要拐到超市买牛奶;他则负责赞美,说起夫人是个侦探小说迷,最伟大的事情是在纽约花两美元买到了布洛克的签名本,被签的还是那本《八百万种死法》! 喝“东方美人”喝到肚饿,罗岗叫:“有个好东西!”于是端出一盒厦门馅饼──虽然夫人不在,猪肉没有,但正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猪猪肉肉”(本句版权属于麦兜,特此说明)啊! ⊙ 摄影:刘林撰文 吴慧 罗岗,1967年生,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问: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答:我的书现在分三处,1980年代买的书还在老家,教书用 得上的资料和书在学校的办公室,然后是家里面的这 些,总计一两万册吧。 问: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答:不算小人书,记得清楚的是中学时买的“走向未来”丛 书的一本《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问: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答:托台湾朋友买的陈映真的评论集《孤儿的历史历史的 孤儿》。 问:一般以哪种方式买书,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 答:以前逛书店多,但现在好书店越来越少,网上买得越来 越多。 问: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答:说不定啊,如果出门到外地,有好书就大方了。 问: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答:一本是朋友送的新书《五百年来谁著史》,还有一本是 研究法国理论家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的论文集 “Think again”。 问:看书时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答:喝茶或喝咖啡。 问: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答:主要是纸面,网络查资料或看新闻。 问:有没有一本书,是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 答:因为是学中国现代文学的,复习最多的就是鲁迅的书。 问:如果一个人只准带一本书去一个地方?您会带哪本? 答:《马恩全集》。 |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