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影客网 文化艺术文学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2:13|查看: 95|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钱庄和当铺的真实用途

导语:近日,金融问题专家陈雨露与杨栋合著的《金钱统治》出版,本书从一个专业角度分析“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解读五千年“钱权制衡史”,通俗风趣,我们摘录其中一段,以飨读者。

《金钱统治》作者:陈雨露 杨栋

《金钱统治》作者:陈雨露 杨栋

很多人认为,钱庄就是古代的银行,银票就是古代的现金。这是不对的,至少在清朝之前是不对的。直到明朝银子才成为主要货币,明朝以前不可能有钱庄。钱庄的作用开始是铸银,明朝以前没银子,怎么会有钱庄?“明朝”的钱庄其实就是普通店铺,人们去店铺买东西,店铺顺便把碎银子铸成整块银子,可能有的店铺铸得好,有时人们将之称呼为钱铺,比如《金瓶梅》九十三回中有记述“你在这里开钱铺,要见你一面”。


之前,哪里有什么钱庄?

乾隆朝后期,小说里的钱庄才频繁出现,不过这个时候钱庄性质已经有所改变,虽然还是集市店面,但只经营银换铜钱。嘉庆年间,钱庄可能已经发展到向外贷款,但直到钱庄消失,始终坚持只向商业贷款,这也是钱庄跟银行、票号的主要区别。

鸦片战争之前,钱庄开始出现联号,就是异地分支机构,开始直接参与跨地区大型贸易。不过这个时间很短,到1910年前后,大型钱庄基本灭绝。钱庄作为原生态的中国金融机构,命运很可怜,面对汹涌而来的近代化浪潮,因始终坚持不投资实业,其灭亡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关于钱庄的事迹会在清末提到,现在先看看当铺。

至于当铺,大家一定没什么好印象,似乎当铺就是盘剥穷人的地方。

又错了,当铺不是给穷人开的,真拿个破衣服去当,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当铺大概起源于明代,明代当铺也不叫当铺,叫做当店、典当,但是在《明史》中没有当铺的记载。不过,明代小说中对当铺的描写很多,《三言二拍》中记述的金额,都是几百两,合成现在的价格,一次“当当”的价格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几十万,一般穷人是绝对当不起的。如同现在大街上的典当行,只当汽车、珠宝、房屋,用途基本类似于抵押贷款。

到了清代,当店才称当铺,也是在清代,当铺才对穷人开放,不过那也不叫当铺,叫“小押”。关于小押,大多记录存在于奏折、小说里,基本跟大家理解的当铺差不多。大抵用来“当当”的是粮食,而不是什么都可以当。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3:20,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