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影客网 文化艺术文学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2:13|查看: 117|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一生孤独的加缪

导语:1960年1月3日,加缪离开他在Lourmarin的家前往巴黎。他本打算坐火车,但他的出版商说服他还是开车去。这是一场痛苦的旅行,也是加缪人生中最后一场旅途。一路上,他都在痛苦于自己写作灵感的枯竭,尽管此时他已经是法国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却因《反抗者》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他有钱,有名声,但依然揪心于阿尔巴尼亚战争。

《加缪:孤独的团结》

《加缪:孤独的团结》

他一边开车,一边回想着自己在阿尔巴尼亚的过去,一切终止于他的车滑出马路的那一刻,加缪当场死亡。他的包中还留有未完成的手稿《第一人》,一个占星图,一些照片和一张没用的火车票。

虽然,加缪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陌生人》、《局外人》将无数的人带入到荒谬哲学中去。然而,在巴黎的加缪依然是一个“局外人”,他被萨特和其他的左岸作家们深深地冷落,他们谴责加缪的思想和主流的左派政治观点相悖,加缪是孤独的,用他女儿的话说:“爸爸是一个人。”

《加缪最后的日子》

《加缪最后的日子》

而在今天,法国人以加缪为傲,他成了几代法国思想家的代表,相反,萨特的影子则渐渐消退了。即使是右翼政客,萨科齐总统也曾建议,将加缪的遗体从普罗旺斯移到塞纳河左岸的先贤祠。到了今年加缪逝世五十周年,全球各处的出版界也张罗着出版各类和加缪有关的书籍。

最有分量的一本恐怕是加缪之女凯瑟琳-加缪在去年11月份出版的插图全集《加缪:孤独的团结》。凯瑟琳对他的所有作品进行了整理,摘选出最能体现他思想的文字,照片甚至未发表的内容。这本书的主旨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展示了一个用孤独来坚持自己内心力量的人。

而另外几本新出版的加缪传记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本是法国记者José Lenzini写的《加缪最后的日子》,他从加缪遗体从普罗旺斯运往巴黎的争议新闻写起,对加缪生平展开了穿插似的回顾,这种写法相当新颖,作者曾经写了三本向加缪致敬的书,研究加缪长达20多年。

汉语世界也在向加缪致敬。中文版的《加缪全集》于本月初在中国出版,这算得上是中国到目前为止收罗最全,也最权威的加缪作品全集。

同期出版的另两本加缪传记,Alain Vircondelet写的《加缪,阿尔巴尼亚之子》和Virgil Tanase写的《阿尔伯特加缪》,相对而言写法较为普通,但是每本都精心、细致地描绘出这位思想大师的一生。前者第一次突出描写了加缪在他家乡阿尔巴尼亚和他童年居住的城市阿尔及尔受到的影响。加缪深爱阿尔巴尼亚,他曾说,没有阿尔及尔,我将无法生存。加缪将自己思想中所有的想象都建立在阿尔巴尼亚的土地上,尽管这个国家发生了很多变故,但是加缪一直持续地从这块土地中获得灵感和爱,这些直接促成加缪虚无主义思想的出现。

“他活在存在主义的炼狱之中,始终处于世界文学圈之外,他并非其中一部分。永远不是。”Lenzini写道。尤其在出版了引起巨大争议的《反抗者》之后,加缪关于反对革命暴力,宣传“纯粹的反抗”等想法令他和萨特,波伏娃和他们的左派朋友们决裂。不过,今天有很多人认为,加缪才是真正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真正有着人道主义,有着绝对现代性的作家。相对于萨特笔下的英雄奥莱斯特,加缪的那个永远在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更被后人记住。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2:56,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