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纽约地铁百态图
英国《每日邮报》登出一组黑白照片,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成千上万纽约人的日常出行。自从1904年地铁开通以来,纽约人一直依靠错综复杂的地铁线路网络往返于各地。这些年来,尽管路线依旧,对于乘客来说早已今非昔比--当年的出行方式和地铁本身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图集由《生活》杂志的摄影师拍摄,展现了纽约上世纪50-60年代的地铁风貌。照片记录了最平常不过的日常出行,并巧妙地捕捉到陌生人的生活。
照片刻画了这样一个时代:百万富翁更喜欢迅捷的地铁而不是私家车;老太太拉着手风琴行乞;如果不抓着一顶帽子,就会给人衣冠楚楚,足不出户的感觉。正如该杂志写道,出行并不是一件富有魅力的事,因为空调、消音车和地铁卡都是近年来的产物。50-60年代的普通地铁是笨拙的大家伙,噪声不断,拥挤,散发臭气,夏天的闷热令人窒息。
1969年,一名年长的女街头艺人在地铁里演奏手风琴,琴上挂着手杖,不过乘客们似乎并没有被她的表演所打动 一群青少年试图用金属块代替代币蒙混过关,通过地铁入口的十字转门。代币最终被地铁卡所取代 摄影师Stan Wayman 捕捉了1958年一节空荡荡的车厢,只有一名男子乘坐。空调和消音措施是近年才有的享受 甚至百万富翁Bernard F. Gimbel(图中)都乘坐地铁节省时间,因为他知道地铁是曼哈顿周围最快捷的交通手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