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记载的天安门广场
新中国成立前的天安门广场,还保持着明朝永乐年间始建时的“T”字形格局,广场上杂草丛生,脏水横流,垃圾触目皆是。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多次清理、扩建和美化。到国庆10周年时,已建起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永久性观礼台、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雄伟建筑。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辞世。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同时,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第三次扩建。国庆50周年时,天安门广场再次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以浅粉色花岗石铺地,以两块四季常绿的大型草坪点缀,在庄重中透射出美丽。目前,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一百年前的天安门广场,王公大臣都不得随便出入。如今,这里不但是京城百姓和游客的游览场所,而且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活动举办地和集会地,“亲历”了诸多历史时刻:每天的升降国旗仪式,风雨无阻;国庆阅兵和游行,举国欢腾;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成千上万的群众聚集到此庆祝;2008年5月19日,人们自发来此为5·12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2009年10月1日,共和国60华诞,天安门广场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任何炫耀,与天安门城楼和红墙浑然一体,独立、美观而又实用,这就是著名建筑家张开济设计的永久性观礼台。该建筑原为砖木混合结构,于1954年建成,2004年重新翻建,可以容纳1万多人观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