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天主教堂
涠洲岛天主教堂位于涠洲岛盛塘村的天主教堂,掩映在一片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是清末“雷廉 ”地区一座最为宏伟的教堂。它的建造与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人有机会上岛传教有关。在清代,清政府因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而发出“永远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据史料记载,当时上岛的移民“几乎全是客家人或从本省其他地方移来的,总数约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罗马天主教徒”。由于教徒人数众多,在涠洲传教的法籍范神父,为解决宗教活动场所,于同治八年(1869年)在教徒最多的聚居点圣堂村(今盛塘村),花了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2001年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导游都会将游人拉到此处来参观,与岛上另一庙宇的热闹虚假相比,平日的教堂是庄严而寂寞的,显得平静和安宁,可使人心灵得到洗涤。支持楼主,这个教堂我在今年春节期间也到过! 西风东渐,中西文化相融的见证。给我的老家宜宾纸厂厂区里的那座教堂很相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