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沙龙发启座谈会
⊙ 孙清/文今天上午10点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沙龙发起座谈会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成都办公区会议室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成都办公区雷康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宣传办公室主任陈中惠,《天涯社区》西区运营部经理曾颖,成都大有商务研究所研究专家、四川民俗民风研究专家王宗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张世光,成都市收藏家协会、汉籍文献库研究专家彭雄,四川八骏联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明,《华西都市报》编辑、四川省作协会员黄勇,《川味中国》运营中心总经理张勤涛等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议主要讨论了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发起的,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沙龙的目的、意义、及其可行性。首先,雷康对此次会议目的做了说明,让与会专家学者一起商讨。雷康提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沙龙的想法,强调沙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下的外围、松散的民间组织,以团结“非遗”领域的研究者、传承人、和宣传媒体,促进“非遗”的研究和交流。袁庭栋老师提出,我们研究院必须要以研究为主,要有项目和课题做支持,并且要把项目细化下去,哪些项目哪些人承担,最后要做出成果。要借鉴成都“非遗公园”的经验教训,策划出我们非遗研究院的发展策略,使我们非遗研究院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赵明提到,我们可以以川西“民调”作为课题来研究,发挥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的优势,及其地域优势来研究此课题。赵明先生曾投拍过《死水微澜》等多部电视剧,他建议可以把这个川西民调演出来、拍出来。王宗力先生认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沙龙很不错,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非遗为主线,开展沙龙活动,延伸到进一步的研究。陈中惠提出,每次沙龙活动要有议题,并且议题提前半个月或一个月通知大家,以便让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提前准备。陈中惠接着展开话题,在沙龙活动时先漫谈,接下来形成稿子,然后还可以再深入下去,最后还可以形成专栏。彭雄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沙龙这个平台非常不错,可以围绕四川文化展开交流和合作,我们要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
会议最后,全体专家学者都表示对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沙龙的支持和信心,并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成都办公区合影留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