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27日:吕玲珑举办摄影艺术讲座
今天上午,接到成空后勤部毓秀苑宾馆总经理赵艳斌的邀请,参加今天下午2点在其七楼和平厅由成都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和毓秀苑联合主办的《毓秀大课堂──著名摄影家吕玲珑摄影艺术讲座》。吕玲珑──用生命和灵魂拍照的摄影大师
⊙ 吴晓鸣
青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怀着自豪的梦想,激动地望着前方的道路!几十年后,回顾来时路,一部分留给油盐柴米,一部分留给岁月,是否还有一些,依然留在生命和灵魂中?
吕玲珑,是我所有朋友中,个人最欣赏、最佩服之一。当他超越学历、超越文凭、超越中国摄影界所有竞赛、比赛、获奖的时候,他以一般人无法企及的灵魂高度,站在中国摄影界的珠穆朗玛,傲视群雄,俯瞰众生。
5·12大地震后,很多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而早在2000年,我和吕玲珑有一次深刻谈话,深刻到人活着为什么?深刻到生与死,深刻到他和我死后会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我一直记得他说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站在岁月的地平线上,拥有回首笑望人生的权力。这和我坚持“背死向生”的哲学原则是一致的。
我们是7中的同学,1965年,我们13岁时走进了7中大门。1969年,我们一起到凉山州冕宁县彝汉杂居地区下乡当知青。后来,他的老红军父亲一手把他送到艰苦的铁道兵部队。当他很颤翎子地写信告诉父亲他在连队当上了车工时,共和国的老军人开了个后门,直接让下级把他送到最最艰苦的岗位──打铁!一打就是7年。这段经历磨练了他超强的体力和意志,以至于他告诉我:海拔越高他的精神越好!尤其是6000米以上。
吕玲珑先生从事专业摄影三十余年,现为自由摄影家。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是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和成都市青年摄影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摄影师。八十年代初,曾多次成功举办个人摄影艺术展,其作品曾获国内外一系列奖项。
1986年发起并组织了影响深远的“纵横祖国五万里”摄影综合考察活动,他带领考察队深入到世界屋脊和高原无人区,拍摄了无数撼人心魄的艺术作品。同年辞去公职,选择了自由摄影的道路。从此,他忘情于西部山水,远离了国内举办的影展和评奖。
1995年,发现稻城亚丁。1996年出版了第一本个人摄影画册《稻城》,撩开了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香格里拉”的神秘面纱,极大地推动了稻城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并使之与日本稻城县结为友好县。《稻城》己再版。1997年作为摄影界第一人,创造了首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一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壮举,并于98年推出了大型摄影画册《南迦巴瓦大峡谷》,(后经国务院正式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此画册一经面世即热销海内外,现己再版仍供不应求。2000年发现太阳谷,并完成大型精装画册《得荣──中国西部太阳谷揭秘》的拍摄。
2001年进入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的四川省石渠县拍摄,并通过《中国西部太阳部落──石渠》的精美画册,向人们展现了扎溪卡草原的风土人情,使这片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神秘高原,第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2年出版《九顶神山──中国古羌文明之光》。等等。
吕玲珑每年有七八个月跋涉在条件艰苦的无人区,一边用镜头抚摸绝世美景,一边心怀神圣的情感和巨大的忧虑,苦苦守候着最后的纯净家园。
吕玲珑的艺术观念可谓古典。艺术也许本无先进与落后的区别,但在这个“审丑”年代,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被轻易忘记,空洞、无聊、脆弱、享乐、苟且、小丑成为“文化”主旋律时,“古典”便更如珍宝,值得尊敬和爱惜。
吕玲珑,他是一个最单纯的摄影家,一个为了艺术,为了寻找内心精神家园,而胼手胝足(pián shǒu zhī zú)朝圣的苦行僧。
他30年来行走于中国西部的喜马拉雅山脉,行走在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拍摄了大量的不可复制的高海拔地区的山、水、冰峰、峡谷、花卉、动物以及大量原住民的生活细节,每一幅画面的背后都有付出,都有用心的感动,是真实的生活纪实,是上苍给予我们丰厚的瑰宝。
有的人用指头按动快门,有的人用眼睛按动快门,有的人用大脑按动快门,在我看来,吕玲珑,是用生命和灵魂按动快门,是燃烧生命和青春梦想的摄影大师,是有深邃哲学思想的摄影大师。
我们用虔诚,期待着吕玲珑用美轮美奂的照片,带领我们做一次大自然的膜拜!
有请吕玲珑! 左一为:省文联的《四川文艺网》的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