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民国人
这才是顶级摄影家的顶级作品,{:5_38:}应该让那些只会烧器材的照照片的人看着羞愧。 贫穷与丑陋是一对孪生兄弟。 本帖最后由 张世光 于 2010-2-2 09:45 编辑
图1中的“粗脖子”实际上是长的瘤子。敝人小时候在成都亦见过这样的人。
图17是补瓷碗。以前细瓷碗尤其是景德镇出品的碗是很珍贵的,被打破以后不会丢掉,而是请补碗匠来补。他们把碎碗拼起来,再用照片上那个像琴弓一样的工具在接缝两边对应打孔(不打透),然后用亮晶晶的铜锔子扣上。补好的碗清丝严缝不漏水,外观因有黄亮的锔子而不失美观。早先我家就有这样的被锔好的碗,并看见过补碗匠补碗,所以印象很深。
图31是在秤杆上打眼子,以便把铜钉钉入。这种打眼子的方法跟上面所说的补碗一样,只是钻孔工具大一些。先把麻绳缠在转杆上,当手压横杆时,由于麻绳缠拉直而使其旋转。由于惯性,麻绳又反向缠在转杆上,从而使横杆上升。再次下压,转杆又反向旋转。反复操作就打好了孔(实际上是窝)。 贫穷,但精神的活着. 还是应该多感谢这些照片的摄影师,为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活灵活现的生动的旧生活。{:5_25:} 不忘过去,老照片很金贵……: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