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4日:藏族女诗人白玛曲真诗集《格桑花的心事》诗歌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一周前,牛放就通知了我,说今天老朋友王蓉,现被“包装”成藏族女诗人白玛曲真,要在省作家协会举办个人作品研讨会。昨天,王蓉给我电话,说已到了成都。
今天,因打理网站弄到凌晨4点半,睡到8:45分醒来。9:10分刚出门就接到牛放的电话,在催了。
为《格桑花的心事》作序
⊙ 荆玉华
一次偶然的凉山之行,一次偶然的枕边之阅,让我认识了这位大山的藏家女儿,这个具有佛灵的名叫白玛曲真的诗人。
于是一次的偶然变成了必然,又由必然走入了自然。于是就有了《我们在这个秋天的相约》,自然也就有了《为了这个秋天的相约》。
白玛曲真曾问“先生,什么是诗?”吾曰:“心的记忆,情的流淌。”因为没有心的记忆,诗就没有灵魂,失去情的流淌,诗就没有鲜活的生命。白玛曲真--这位藏家的女儿,这个具有佛灵的少数民族诗人,用心记忆世埃风尘,用情流淌着人间真爱。我以为,一首好的诗歌,是生命的脉动,是灵魂的升华。而心的记忆,情的流淌,应是觉的开始,悟的参醒!
终于我看见了《格桑花的心事》,在四季的变化中,那份空灵中的觉悟,那份生命与灵魂的升华,化作生命点燃的莲花灯──白玛曲珍,照亮慈海修行人,那用生命的鲜活点燃的一盏盏莲花灯,让天堂人间永远都是祥和与光明。
梦幻的格桑花依然在四季绽放,世界因为有梦而精彩,生命因为有梦而神奇,格桑花因为拥有在四季变幻中的生命而美丽。
心,依然在记忆;情,依然在流淌;灯,永远会点亮。
祝福《格桑花的心事》的出版!
祝福天下苍生安宁吉祥!
扎西德勒!白玛曲珍。
己丑年初秋于白马寺
凉山州甘洛县藏族女诗人白玛曲真诗集《格桑花的心事》诗歌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协八楼会议室隆重举行。研讨会由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意西泽仁主持,出席会议的诗人、诗评家50多人。
白玛曲真1973年出生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父亲是民主改革前进入大凉山的藏族公安干部,母亲是甘洛县的彝族。白玛曲真是她的藏族名字,彝族姐妹却称她曲木阿芝。在大凉山土生土长的白玛曲真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女诗人,她对诗歌写作非常痴迷,近年来创作活跃。由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的《格桑花的心事》是她的第二本诗歌集。
本次研讨会由四川作协少数民族创作委员会和中共甘洛县委宣传部、甘洛县文联召开,与会诗人、诗评家研讨热烈,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张新泉先生也在研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四川省作家协会第2次甘洛县采风报道目录
[*]2008-12-13日(下):成昆铁路标语多
[*]2008-12-13日(上):甘洛县城参观录
[*]2008-12-12日(下):彝家歌舞酒意浓
[*]2008-12-12日(中):海棠老街存古韵
[*]2008-12-12日(上):灵关古道清溪峡
[*]2008-12-11日:大渡河上水电站
[*]2008-12-10日:阿哥到甘洛采风
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文学》主编、作家意西泽仁主持今天的诗歌研讨会。 前排左起:四川省文化厅文艺处处长、诗人、作家范远泰,《当代文坛》主编、省作协副秘书长罗勇,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作家文汇》报副总编、诗人孙建军,省作协创联部主任杨明照。
后排左起:省作协创联部副主任、省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钟庆成,省作协创研室主任、《作家文汇》报总编、文学评论家袁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