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15:31

“广交会”--令人难忘的外贸窗口

回眸"广交会":50年前火种照亮新中国商路
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十三行,再到广交会,历史一次次选择了拥有千年商业底蕴的广州。在封闭与开放间徘徊的国家进程中,一旦这种商业蕴藏与一个东方大国强烈的通商需求结合,便会擦出电光火石般的耀眼火花。1957年的广州即是如此,当年的星星火种或许微弱,日后却照亮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开放道路。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19:49

2009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第106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展馆举行。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21:44

2009年4月15日至5月7日,第105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展馆举行。5.5万个标准展位,112.5万平方米的展览总面积,2.2万家境内外参展企业,来自20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万名境外采购商,262.3亿美元的出口成交额……
这一组数字,以毋庸置疑的姿态充分显示,尽管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影响下,与会客商与出口成交额比上届有所下滑,但作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在经历了持续的会期改革和展区扩容之后,其“世界第一”规模的老大哥地位依然不变。
1957年,在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广交会在毗邻港澳、有着优越通商条件的广州应运而生。
新中国以特有的方式,第一次正式开启了对外贸易之门,开辟了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而广交会,正是这扇大门的独特标志和象征。翻开广交会历史,我们看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看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进步的轨迹,也看到新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24:39

当我们把视野扩大到历史的维度,就会充分理解这种重视的由来。因为从一开始,广交会就不是一个普通的交易会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广交会53年来、历经一百多届从未间断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对外开放史。新中国成立后所遇到的所有艰难困苦,她都经历并昂首走过。在“向资本主义国家展示社会主义成就”的伟大光环下,广交会得以维持了从未间断的奇迹。困难时期和十年“文革”期间,广交会不仅顶住了种种人为因素的困扰,也经受了物资短缺、展品匮乏的考验,保持了难能可贵的延续;SARS时期,广交会不仅如期举行,更以无一例感染的成绩,让世界对我们的应对能力衷心佩服。
现如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考验,广交会依旧以丰富的应对经验与有效的管理模式,敞开胸怀欢迎四方来宾,为与会客商营造了良好的洽谈环境。现在的“广交会”早已成为中国的国际名片,也成为国际贸易界一年两次的盛事。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28:33

据史料记载,1957年春秋两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为8687万美元,约占全国当年创收现汇的20%。
而在今年春季举行的第105届广交会上,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成交额比上一届大降16.9%,仍达到了262.3亿美元。
据统计,53年来广交会累计成交6821亿美元,目前一年两届的出口成交额约占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1/4。如今,广交会早已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外贸“晴雨表”、风向标。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31:18

早期的交易会上主要是农副产品,虽然展馆内展出的都是市面上的产品,但按照规定,猪、鸡、鸭以及塘鱼等鲜活产品都不能进馆。而客商也主要是来自港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第一届广交会在中苏友好大厦举行,在开幕式上,不但有舞狮子,还表演红绸舞、秧歌舞等歌舞,引得许多市民围观。那时大家都不知道交易会是怎么一回事,剪彩仪式一完,大家都拼命往大门里挤,想先睹为快。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34:45

张清华是广交会老员工,1961年开始参加广交会工作,在秘书科负责邀请、接待。他参加广交会工作时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部分粮食要靠进口,但为了赚取外汇勒紧裤腰带也要出口,当时外宾的需求也是尽量满足。“每次广交会开幕前,各大接待采购商的宾馆都提前给出计划并送交外贸部审批。国内老百姓一个月只能享受半斤肉、半斤糖、半斤鱼的待遇,17级以上的干部才有黄豆等特殊供应,但对外宾没有这样的限制,菜牌上有什么菜都可以点。”
出入广交会和宾馆时,采购商每个人都要将粉红色的鱼尾签戴在胸前。出门坐三轮车时,街上粉红色的鱼尾签随风飘荡,也成了羊城一景。过来人还记得当时的外宾多住在人民路,三轮车上都贴着“来宾优先”的条子。香港、澳门的来宾有时会坐公交车,市民看到他们戴着鱼尾签,都争着给他们让座。
外经贸成广东经济发展“生命线”。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43:44

1966年至1977年广交会发展缓慢而曲折,十年间出口成交总额为214.39亿美元,为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外贸体制等相关政策发生巨大变化,广交会参展企业也扩展到除专业外贸公司以外的其它企业,如工贸、技贸、军贸、中外合营企业等,参展企业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交易商品的结构。1978年春季广交会,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的这届盛会。参展人数首次超过万人,达1.7万。而到了1991年的秋季广交会,参展国家和地区便增至129个,人数达4.5万人次。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49:2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中国经济改革和广交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不断向更快、更宽、更深层次的发展,广交会进入历史的黄金时期,第99届广交会参展国家和地区已达211个,与会客商达90,930位,出口交易总额也达330.02亿美元。而2006年十月的第100届秋季广交会出口交易总额又创历史新高,达340.6亿美元,我国在国际经贸中的重要地位已充分显示,广交会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著名的进出口商品贸易盛会。

自2007年4月第101届广交会,由原来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何汀 发表于 2009-10-21 23:52:03

2009年10月15日,筹备已久的第106届广交会在广州市琶洲展馆正式拉开帷幕。从第90届开始就参加广交会开幕式的中国广州工人醒狮协会、广州南国醒狮贸易发展公司,也如往届一般早早的来到广交会现场,为参展的来宾献上了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广交会”--令人难忘的外贸窗口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