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7 20:52:44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7 20:53:20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7 20:53:59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7 20:54:33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7 20:55:05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7 20:57:46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7 20:58:12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7 21:05:52

      木芙蓉

      【拉丁名/学名】:Hibiscus mutabilis
  【英文名】:Cottomrose Hibiscus


  【别名】:芙蓉、芙蓉花、拒霜花、地芙蓉、华木。

  【原产地】:原产我国,黄河流域至华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四川、湖南为多

  【科属】:锦葵科,木槿属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密生星状毛,在较冷地区,秋末枯萎,来年由宿根再发枝芽。丛生,高仅1m许。而冬季气温较高之处,则高可及7m-8m,且有径达20cm者。大形叶,广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叶缘具钝锯齿,两面被毛。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有白色或初为淡红后变深红以及大红重瓣、白重瓣、半白半桃红重瓣和红白间者,名曰“三醉芙蓉”。木芙蓉从初夏花蕾渐生渐开至晚秋前后,花期才基本结束。南方和北方因为气候的不同,花期不完全相同。

木芙蓉从初夏花蕾渐生渐开至晚秋前后,花期才基本结束。因而有诗说其是“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由于花大而色丽,我国自古以来多在庭园栽植,可孤植、丛植于墙边、路旁、厅前等处。特别宜于配植水滨,开花时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娆,所以《长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

药用价值: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以花(芙蓉花)、叶(芙蓉叶)和根入药。夏秋摘花蕾,晒干,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秋、冬挖根、晒干。


  【性味归经】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外用治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腮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以鲜叶、花捣烂敷患处或干叶、花研末用油、凡士林、酒、醋或浓茶调敷。


  【备注】(1)芙蓉花: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花减半),水煎,加冰糖五钱冲服,也可配合鱼腥草同用。芙蓉花还能凉血清热,可配莲蓬壳,用治血热崩漏。此外,亦可用治水火烫伤,研末,用蜂蜜或麻油调服。

木芙蓉花色历来被众文人所赞咏。


  苏东坡云: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范成大云:袅袅芙蓉风,池光弄花影。


  王安石云: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


  《长物志》曰:“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


  吕初泰变评曰:“芙蓉襟闲,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芦花映白。宜枫叶摇丹。”

丁芝萍 发表于 2009-8-19 19:14:18

芙蓉花开的过程有芙蓉三变之说,也就是说花开前后要变三次颜色。很美。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市花芙蓉花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