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03:24
1918年夏,张太雷回常州与陆静华结婚,生有二女一子。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05:29
1918年5月2日,诗僧苏曼殊在上海病逝。
苏曼殊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法号曼殊。
15岁随表兄东渡日本求学,参加陈天华等人组织的革命活动。回国后曾任上海《民国日报》编译,与陈独秀、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为僧后不能忘情于人世,过着半僧半俗生活。
苏曼殊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种文字。尤擅七言情诗,格调忧郁,以清逸见长。曾创作恋情小说6篇,开鸳鸯蝴蝶派先河。其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风靡一时。
又翻译莎士比亚、拜伦、雪莱的作品,将李白、杜甫、李贺的诗介绍到外国去。因长期嗜酒暴食,佯狂玩世,在上海积病而卒。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06:35
1918年10月22日,广州市政公所成立,置总办、坐办职,负责拆除城垣、规划街道等市政建设事项。图为正在拆除的城墙。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07:23
这张照片也喜欢,小孩子面对镜头,很可爱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08:07
1918年徐悲鸿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这是当时的合影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09:36
1918年广州有了交通岗亭
正午时分,一辆当时十分流行的24座公共汽车正好行驶到街头交通岗旁,交通亭最上面是5盏看起来相当精致的电灯,其下安置了一个四面显示的电钟,再下面是交通红绿灯和木质八角亭,当岗警察则手持黑白相间的指挥棍站在下方的圆台上。即便从今天的审美标准来衡量,这交通岗亭的设计也够得上精致优美。据考证,广州首个交通指挥岗最早建成于1918年。
到了1928年,广州市区在22个路口有了完备的交通指挥岗。到1949年,这样的交通岗台还有近百个,有红绿灯设备的占10%。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10:15
广州30年代举办8次环市跑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10:46
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11:22
1918年,在威海卫海滨划船的外国女孩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8-10-10 12:12:26
海宁盐官钱江潮,摄于1918年。当时潮水比较高,场面很壮观。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