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亲题“升平人瑞”再现晚清优老之礼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3-7 18:10 编辑丁宝桢亲题“升平人瑞”再现晚清优老之礼
⊙ 吴功斌/图文
10月7日是重阳节,三台县西平镇胡氏后人将一块黑漆寿匾重新挂在宗祠堂屋的大梁上,这块从宗祠老宅内发现的寿匾上书“升平人瑞”竟为晚清四川总督丁宝桢亲笔题字。
丁宝桢书赠的寿匾系樟木制作,落款为太子太保头品顶戴四川总督部堂丁宝桢于光绪十二年丙戌,下方亦有两行当时四川分管民政的官员落款。其匾长245厘米,宽88厘米,上书“升平人瑞”四字,字大52×50厘米,蓝字。书风朴茂端庄,神完力足,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
三台县文管所文博馆员左启介绍,“升平人瑞”指太平盛世人长寿的意思,据《潼川府志》(今三台县)记载,光绪十二年,当时丁宝桢率领“省部级”高官亲临胡府是为匾的主人胡柏年的百岁高寿祝贺。总督送匾贺生,反映出当时全国的尊老敬老的风气,史料记载自清干隆开始,清朝政府就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优老之礼”,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凡“百岁老民,赐银三十两,建坊里门,题以‘升平人瑞’四字。老妇旌以‘贞寿之门’。百二十岁者,请旨加赏,不拘成例”。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先后任湖南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治蜀十年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在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期间,因家厨喜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被坊间称为“宫保肉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