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荷花的"四面"
世人爱牡丹,以祈求富贵;陶渊明爱菊,以寄情田园;周敦颐爱莲,以追慕高洁;林和靖爱梅,以取向冷逸。我爱荷,知荷不只有一种品格,她有千姿百态,就应有千种风情。宋代书法家米芾在谈到书法用笔时,不无自得地讲:“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被后人誉为“八面出锋”)。一般人写字就只知道用中锋写字,所以用笔单调,自然字的意趣就减弱。而米芾能将笔的四面灵活使转,故其书法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米芾的用笔对我们认识事物有启示,既然笔锋都有四面,那一件物也可从多角度审视,不能宥于某个名家的定性。就如同有些演员演了某个悲剧角色,就会被一些导演定性于只能演悲剧,殊不知该演员还有正、喜剧的天赋,就因为定性被无情地扼杀了,如果有幸遇到慧眼独具的导演,这个演员的戏路极有可能得到拓展,否则一辈子就只能演悲悲切切的角色了,呜乎哀哉!荷花不只有“一笔”不应只是清廉的象征。她也有“四面”,有很多对应人情感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我爱荷花,因为荷花让我丰富的情感得到寄托,无数的块垒得到消除。
浴美人
浴 美 人女人属水也亲水,女人喜欢沐浴,沐浴让自己舒爽、干净。于是中国古代女子出嫁要沐浴,以示贞洁;于是日本温泉有雪白的肌肤,在雾气中闪烁;于是土耳其浴室带着古铜色的丰腴,在热气中膨胀;更有杨贵妃承欢前沐浴的美丽为后人艳羡。白居易在《长恨歌》赞扬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当我们看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安格尔一幅幅“沐浴图”我们会感叹女性的软玉温香,当我们欣赏他的一幅《泉》的画作时,我们会为少女的丰盈、高雅怦然心动,但又不会滋生邪念。就像这幅《浴美人》图,水珠还濡湿着香气氤氲的凝脂,冰肌玉骨,让我们被世俗蒙上尘埃的眼睛得到洗濯,美丽可以如此莹然圣洁!
2008年8月11日21:43
[ 本帖最后由 王晓龙 于 2008-8-12 11:17 编辑 ]
灿烂年华
灿烂年华前景虚化成雾状的绿色荷叶呈流线型地环绕着、礼赞着侧逆光下灿烂的荷花,远景已开始枯黄、满脸长癍的荷叶衬托着、羡慕着灿烂的荷花。荷花正是灿烂时,无比娇艳无比美丽。尤其在黄绿荷叶的陪衬下,更见灿烂的逼眼。如果没有起陪衬,荷花还有这么灿烂吗,想必不会吧。
年轻就是美,因正是人的生命之花开得灿烂时,还因有中老年的陪衬与比较才更见灿烂年华的可人。当我们拥有灿烂年华时,我们却不知道珍惜;当我们已到垂垂老矣时,我们却唯知道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岳飞千年的浩叹,还在我们耳畔回旋。
2008年8月10日20:10
[ 本帖最后由 王晓龙 于 2008-8-12 11:33 编辑 ]
老中青
老 中 青 画面从右至左,根据荷花生命的形态对应人的生命形态,完全是老中青的组合嘛。文化大革命的领导班子,强调老中青三结合,其实还是比较科学的。老人老马识途、中年人年富力强。年轻人年轻有为;老人传帮带,中年人承上启下,年轻人后浪推前浪,工作的开展,生命的接力,就在老中青三结合中完成。2008年8月10日20:28
烘云托月
烘云托月 按成语词典解释:烘云托月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比喻作画作文时从侧面着意点染描写,使主体或主题思想鲜明突出的一种手法。我拍摄时想到了这句成语,将荷叶作为云彩,层层叠叠地衬托出一弯“红月亮”,闪闪照人。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涌现出的抗震救灾英雄是一个个月亮,那么许许多多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群众,就是一朵朵云彩,有了这一朵朵云彩衬托,才让这一个个月亮格外皎洁。
2008年8月11日19:52 这荷花很有魄力,不错 拍出了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情怀。严重佩服! {:6_269:}《灿烂年华》这样的对比似乎太残酷了,用岳飞的诗句来诠释有些牵强。年老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改变盛衰的命运摆布,鲜艳的荷花也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一天。只要活着把美留给人间,这就够了。
色调太暗淡了点:lol 严重喜欢你的浴美人, 美丽, 圣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