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纯尧先生9月5日在南京仙逝
<div></div><BR><div> 惊闻黄纯尧先生9月5日在南京仙逝, 享年82岁。闻此恶耗,不胜悲痛。<BR> 先生1925年出生于成都, 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承徐悲鸿、黄君壁、谢稚柳、傅抱石诸先生。</div><BR><div><BR>十多年前与先生合影,那是余还带着眼镜,转眼人事非。</div><BR><div> 1994年,不才曾投先生门下,随先生左右近两年,每周五晚上,必到四川教育学院宿舍顶楼(7层)左边的那套房里,与诸师兄师弟如曾军、倪佳、曾刚等围先生身旁,先生年老住高楼,又无电梯,先生曾戏语:“楼前有树也有花,九十四级往上爬,一步一步不觉累,走投无路便是家。”先生教我们,毫无保留;所收弟子,分文不取,师德之高,当今罕有。</div><BR><div><BR>这是先生的代表作《银线横空谱新歌》</div><BR><div> 1973年参加全国美展的《银线横空谱新歌》就挂在客厅里,此画打破中国绘画的传统构图习惯,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受到周总理的赞赏,当年还画了一批,周总理指示我驻外大使馆悬挂此画,以示我们社会主义农村的新貌。故美术界皆戏呼先生为“五线谱”。此画于1999年被盗,两年后在送仙桥古玩城浮出水面,几经周折才将此画捧回,老人流了泪。</div><BR><div><BR>先生后半生痴迷于三峡,痴迷于三峡的雄浑险峻,二十余次赴三峡实地考察写生,绘了大量三峡第一手素材,汇集成一册《黄纯尧三峡写生稿》,先生曾赠我一册。遗憾的是,先生两次邀我同去三峡写生,都因为工作忙,走不开。据说先生数次差点掉入长江,他一生画了两千余张三峡图。</div><BR><div><BR>这是先生教学生时常画的《三峡夔门图》</div><BR><div> 1994年春,先生七十大寿暨从艺五十周年的画展在四川美术馆举行,我作为某报社记者去采访先生,撰文《梦绕三峡画丹青》刊发。我告诉先生,小时也曾学习绘画,曾师从叶进康先生,黄先生说:“今晚你拿几幅近作到我家来吧”。当晚,我带着最得意的几幅画作登门拜访先生,当着先生众弟子面打开,先生一看,还算满意,认为“有些功底”,当即答应收我为学生。从此,每周五晚7时,到先生家中学习绘画。近两年时间里,风雨无阻,工作之余,勤于绘事。</div><BR><div><BR>先生住房不大,客厅内多种兰草,一个大画案,铺上墨绿色画毡,墙上也有一个大画板,上贴毛毡。记得当年仅画室那屋里装有空调,所以同学们一进屋,马上喊“关到门”,一出那间画室,如入进蒸笼。</div><BR><div><BR>黄先生诗、书、画三绝,先生常言:诗为画之魂,笔为画之骨,墨为画之肉,色为画之衣,构图为画之纲。在教学中常常咏诗,随口成句;先生书法亦精,一次车辐先生来访,天正小雨,车辐向黄老求字,先生不假思索提笔急书:“我昔访君天下雨,君今访我下雨天,同舟风雨共相济,雨雨风风也有缘。”;先生亦是乐观幽默的老者,常常在教学中讲些故事笑话,平易近人,没有一点点大师的架子。</div><BR><div><BR>2005年冬,余随先生观成都某大藏家的古字画藏品,此君藏有宋、元、明、清、古画颇丰,近现代名家更是齐备。当时,有行内人士,估价在五千万,当然,现在远远不止了。</div><BR><div><BR>耄耋之年,先生还在新浪网上开了一个“学到老的BLOG”,先生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愿先生一路好走!</div><div align="center"><BR><font color="#ffffff" size="6"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谨以此文慰先生在天之灵)</font></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