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云南(16)信步虎跳峡
长江在石鼓镇长江第一湾,忽然掉头北上,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峡谷夹缝中硬挤了过去,形成金沙劈流的壮观景色,一派“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景象,这就是虎跳峡,距丽江城60多公里。虎跳峡,以险而闻名,印象中也只有一个字:险。曾经与蔚蔚两人就是因为险而放弃了行程,而事实上也是如此,虎跳峡峡谷两岸,东有玉龙山,西有哈巴雪山,两山耸峙,峡谷幽深,只是因为修建了栈道,险字打了些折。虎跳峡的纳西话有三种叫法,一是“无鲁阿仓过”,无鲁是雪山的意思,阿仓意为地名,过表示深巷、窄巷;二是“里斯里美公弓古”,意思是用手能递送弩箭的峡谷;三是“阿仓老丛老洛弓”,是阿仓猎人追着老虎跳过的峡谷的意思。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了虎跳峡的险和窄。
虎跳峡全长约16公里,高差3900米,最窄处仅有20米左右,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当我们到达了虎跳峡才知道,虎跳峡不仅仅属于丽江,还属于中甸(中甸现在叫香格里拉,因为自己的一个情结,一直拒称其为香格里拉)。丽江和中甸隔江相望,游客在江两岸观看。我们是从丽江这边去的,得先走一段2.6公里的栈道,看的是上虎跳;从中甸去则可以直接坐车到观景台,然后下石阶去观景,观的是中虎跳。一般说看虎跳峡,指的就是上虎跳和中虎跳。
有很多东西不是书本上能学来,也不是鼠标能点击来的。顺着人工开凿的栈道而行,栈道很平坦、有护栏,为了保证游人安全,几乎每百米就有一个工作人员,提醒游客靠山行走,注意落石。走累了在旁边休息,看工作人员一直在阳光下,说来阴凉处躲躲吧,他却说阴凉处看不见拐弯处的游客,而有的游客会为拍照而翻越栅栏。问他什么时候下班,他说,最后一位游客出景区的时间就是他们下班的时间。
也许是见飘一直撑着伞吧,他说如果不怕吃苦可以徒步虎跳峡,从虎跳峡镇出发走山路,上、中、下虎跳三段全游,不过,单程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心想自己是个能坐决不站、能躺决不站的主,能轻松坚决不自虐之人,徒步虎跳峡,也许下辈子吧。于是对他说,既怕吃苦也要赶回家过年,所以还是不去徒步了,何况这长长的栈道也够锻炼人了。
按照一般旅游景区的特点来看,景区内是小摊成片的,可是在虎跳峡景区内,却只是在刚进入时见着了几个空空如也的小摊,也许,旺季的时候摊点上就堆满了旅游纪念品吧。不过,滑竿是有的,刚检了门票就有人问坐不坐滑竿,一是以为路程不远,二是要边走边想入非非,还要丑美摆剖司,所以拒绝坐滑竿。
虽然目的地是虎跳石,一路的景色也很惹眼,无论是平缓的还是湍急的江水,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飘的旅行是初级的,不希翼能从大自然的赐予中获得一些启迪和力量,只想要身心的愉悦。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足以让人身心快乐。
所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其实就是人的主观原因,譬如那随心佛,看来看去,就看不出佛来,不知道佛在哪里。回程的时候再次观望,喜欢能找到佛的尊容,估计是没有佛缘的缘故,还是找不到,最后自己安慰:佛祖在心中。把佛放在眼里和放在心中,这可是大有区别的啊。回家翻看照片时忽然醒悟,为什么会把佛放心中呢,就是因为过浴心桥时,用清风白云和蓝天认认真真地将心沐浴,难怪,过聚仙洞时,一身飘逸。
到达上虎跳,站在护栏内,望着奔腾飞跃的急流,撞碎的浪花如彩虹般令人眩目。
上虎跳是虎跳峡最窄的一段,江心雄踞的那块巨石就是虎跳石,虎跳石横卧中流,把激流一分为二。不远处有人工雕塑一只灰虎,似乎,曾经跳过去的老虎就是它了。山风夹着江风吹来,伴着震天惊涛声,仿佛老虎刚跳过去,还把长啸留在谷底。想象当年猛虎由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跃而跳到哈巴雪山的威风凛凛和潇洒豪放的姿势,一股激情不由自主涌上心头,这种激情是强大的力量,是一往无前的气势。当然,飘是不会跳过去的,至多,也就飘过去。
江对面能看见中甸那边的游客和石阶,与这边一样,游客不多。大声呼喊了几声,分贝不高,被淹没在滔滔江水里,对面貌似无人注意这边的举动,或许,被虎跳峡的壮观惊呆了吧。
金沙江漂流的开拓者是尧茂书,可惜英雄壮志未酬身先去,1986年中国洛阳长江漂流队首次漂流虎跳峡成功,其中有两名队员殉难,迄今为止,全世界成功漂流虎跳峡的探险家不超过150人。不论探险家们为漂流而陪葬,还是成功漂流,气势磅礴的江水仍然一如既往地,有声有色地奔腾向前。 虽然一直奉信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还是不得不感叹,“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然没有回头路,就多看看路上风景,所谓既然不能延长生命就拓宽生命吧,方式很简单,尽量的快乐,尽量的不后悔。 刚进入景区就被吸引了,没有这美丽的景色,应该就不算做信步了.
平坦如大道的栈道
<BR>虎口栈道,山石如虎牙,当然,人工开凿滴
<div><BR></div>有的地方因为危险的缘故,开凿了山洞供游客而过,譬如,聚仙洞.
<div><BR></div>你看到佛在哪里了吗?
<div><BR></div>用清风和白云浴心,感觉不一般哈~~
<BR>猛虎,就是这样跳过去滴?
<BR>到达目的地
<BR>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