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君趣事
上周四晚在天河聚大酒店门口偶遇『影像网』站长雷康兄,康兄拉着我去见他的几个朋友,其中一位是著名天文学家刘子华先生的公子刘少华兄(前已记述)。今天记录另一位新朋友叫刘健。当时余与刘少华兄在天河聚包间里聊得正高兴时,见有一对男女进来。余也没有在意,点点头,继续聊。雷康兄忙上前介绍,这是华西报的刘健兄和他的夫人。相互握手之后,客套了幾句“久仰久仰”之类。还是没有在意。开饭时,听他们摆谈,方知眼前这位刘兄,绝非等闲之辈。刘兄曾在8844.43m的珠峰之巅,铁汉柔情地向現在坐于身边的这位大美女(《华西都市报》地方新闻部主编肖梦萍)浪漫求婚,轰动一时。刘兄与康兄同年,属虎,大我四岁,他俩是毛根朋友,从幼儿园起就是同学。故事就从他倆三五岁开始摆起,共叙童年趣事。记得刘兄披露:康兄小时很是顽皮,十处打锣,九处有他,有一次与一同学打架,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半天才苏醒过来,造成了轻微的脑震荡,说也怪,康兄从此就变了,变得老实了,变得安静了,变得文质彬彬了。众人一阵大笑。刘兄继续摆道:“从小我就喜欢一样东西,你们大概猜不到吧?”“什么?什么?说呀!”
“古玉。”
“哇,不会搞错吧?几岁大的娃娃怎么喜欢这个?”
“是啊,说起来你们都不相信,上世纪70、80年代,成都哪里拆房子、挖地基,我都要去看去捡。”
http://www.phoer.net/photo/chengdu/2006/061129039.jpg刘建对他所收藏的古化石,津津乐道,溢于言表
地点:天河聚大酒楼·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6-11-29 20:17:22
摄影摄像:雷康
听到这里,我来兴趣了:“好巧啊!那时我也一样啊,比如城里哪里拆老房子,我也要去古旧房里搜搜看;各处工地上挖土,我也要在泥土里刨刨看有没有金银财宝。不要说,每次还小有收获,不是几个小钱(铜钱)就是玛瑙珠、玉石片、麻将牌之类,我最大的收获是有一次居然掏到了一块小金块。”
“我也颇有收获。”刘兄一聽,仿佛覓到了知音“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去,挖了半天,那同学突然发现一个异物,有鸡蛋大小,糊滿泥土,也看不出是什么,他忙把此物放入裤包。回去清理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象牙精雕的小船,船上有数人,一人执书,一人用手指点,舟上有蓬,有屋、有橹、有桅杆、有小童,刻得栩栩如生,与《核舟记》中的情景一般,只是非核桃而是用象牙雕成,真是罕见之妙物。此物现藏那朋友家中。”
说到这里,刘兄的眼里仍闪着得意的光芒:“那时,我最爱去的地方是商业场街的一家文物商店。”
“那里的收购人员中有一位胖胖的,人们叫她易大姐。”我补充道。
“对啊,你怎么也知道。”
“我小时候也爱在那里玩啊。”
“是吗?去干什么?”
“你去干什么?大概是去倒卖文物吧?”
“是去卖些古玉。”
“我也去卖过玉石,古董之类,我爸还专门去那里,跟文物商店的收购人员(包括易大姐)打过招呼,今后,不准这个小娃娃到店里卖古董,并留下他办公室电话,如果我去便通知家长。”
“他们收购玉石用秤称。记得有一次我拿了一颗胡豆大小的翡翠,水色之好,绿莹莹的,卖了50元,如果要是留在现在,大约要值好几十万呀!”
“我最大一单买卖也是在那里成交的,那是1979年夏,我花7元左右在班上收了一枚纯金戒子,有5钱重,我不能去卖,他们都认识我,我叫兄弟去,我在门外等着,一会儿,弟弟高兴的跑出来,说:哥,我们发财啦!一看,他抱了九十三元钱出来,嘿嘿,这下我们哥俩可阔气了!马上到馆子里每人叫来三大碗抄手,把我俩给撑得呵!”
“呵呵,九十多元在当时对一个中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呀!”
“吃完又去滑冰场玩。后来还用其中60元买了一只手表,戴到学校里显洋。”
“那你去过春熙路的一家银行吗?”
“当然去过,经常去,就是亨得利钟表店对面那家工行吧?“
“对啊!你老兄也常去嗦!”
“银元收购价一个5元。”刘兄还记得当年的收购价格。
“黄金收购价每克28元。”我随口补充道。“我记得那收购桌上还放着一块黑色的试金石。”
“这边卖了,开上票,换成牌子,那边柜台取钱。”
“对对对,当年我读初中,就在班上公开收购银元和金笔尖,银银元2~3元一枚,金笔尖1元一个。童叟无欺。”
“银行里他们收购金银是用一个天秤称。”
“对,每颗金尖大约能卖2元左右,我赚对半利。”
“那你一定还要去逛成都的收荒匠的地摊?”
“当然要去,成都东西南北各大城门外的收荒地摊,都很熟,那时无心读书,放学或逃学都去玩,这边买一件小玩意儿,那边地摊上又卖出去,从中一牟点小利。”
“呵呵!我也常去,我主要买古玉。”
“那你一定知道成都最早的古玩市场?”
“你是说什么时候的?”
“比如最早在文化宫。”
“文化宫的滑冰场吗?那是交易古钱币的。”
“对,还有后来的猛追湾游泳池。”
“猛追湾我常去的,开始买卖古钱币,后来什么古董都有。”
“再后来是草堂花鸟市场,以及现在的送仙桥古玩城,草堂北大门等处,这些地方我都每周必去。”
“天呐!我真是第一次找到了一个和我小时候耍法一模一样的人。”刘兄大叫起来。
http://www.phoer.net/photo/chengdu/2006/061129045.jpg彭雄与刘建一唱一和,口若悬河。俩人刚好在酒桌上扯了一个对角,从文物又转谈到儿时的小人书收藏,最后再谈到儿时的各种玩具和耍法……逗起了大家的童心,引得在坐的诸君争着抢话说
地点:天河聚大酒楼·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6-11-29 20:19:04
摄影摄像:雷康
“大概这是缘份吧!”确实,我也非常惊讶:“原以为天下小孩,唯有我这么独特,从小天生对古物感兴趣,我常常想:人是否真有前世哦!我的前世是不是一个古董商人哦?不然我怎么会如此特立独行呢?我就此疑问曾请教过流沙河先生,先生也谈了自己小时候无端喜爱植物事。那是今年的5月份一次大慈寺茶聚。沙老讲:或许人可能真有前世的。你看,自古以来,家里有了小孩,几个月大时,大人就会抱出来,在他面前放四五样小东西让他拿,有抓笔,长大后可能爱写写画画;有爱花的,有拿金玉等等,就是看这小儿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沙老讲他小时候很奇怪,全家没有一个是种庄稼的,他4~5岁时偏偏喜欢种各种蔬菜、如茄子、南瓜、四季豆……沙老自己有一个心爱的小铁铲,在家的院子里挖土栽秧,施肥洒水,看着盼着他的小宝贝破土发芽,开花结果,心里就充满喜悦。沙老一再强调:“家里基本上都是读书人,没有大人教过我。小时候每次赶场(乡间的一种民间商品交易会)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卖植物种子和卖花草树木的摊子,看那些花花绿绿或油黑油黑象芝麻粒一般的植物小种子,就想象它们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云云。今天偶然巧遇的刘君,我俩少年时期的玩法,居然如出一辙,令人都激动不已,我俩一再举杯,互道奇缘之奇,古今罕闻。
我问刘健兄:现在还收藏古玉否?刘健兄讲,他现在已不玩古玉了,古玉无非三五千年前的东西,现在他收藏的至少6500萬年以前的东西──化石,他讲他家里的一面墙上,装饰滿古生物化石:恐龙、剑齿虎、海百合、三叶虫……天啊!更让我惊讶的是:刘健兄曾足踏七大洲之最高峰、徒步南北两极点、三漂长江源头、登顶珠峰!天啊!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这些壮举恐怕全世界都绝无仅有啊! <div>呵呵</div><BR><div>精彩...............</div> 呵!那么早就有经济头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