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2:39:32

西部文博会与道家文化(组图)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span lang="EN-US"><div>魏明生/文/图</div></span></span></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200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拉开了帷幕。位于人民公园南大门的93路区间公交车,挤满了前去观光的人们。乘车人,你看我,我看你,满满一车,尽是老年人。他们互相议论着:反正没事,凑个热闹,长长见识,开开心。原来是当作一场赏心悦目的游戏,还真的和“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联系在一起了。</span></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从起点站到南外环以远的成都世纪城,整整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占地百余亩的新国际会展中心,共有<span lang="EN-US">9个区,其中6个区成了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5大文化展场。各展场的自动玻璃门随时关闭,但展场里面传出的喧嚣声,依然如雷贯耳。正厅门外一群穿着白色燕尾服的年轻人,似乎担心人们听不到里面的轰鸣,居然一个劲地吹奏着铜光闪闪的西洋管乐。<BR>  冬日阳光,欲寒乍暖。走进展场,更觉得温暖如春阳。进门第一展位,就是舞台用品,五光十色的灯具,正在播放的舞台音响,最先让人震耳欲聋。四川是此次文博会的东道主,展馆的位置和展台的内容,都显得格外大气。承载5000年文明的三星堆、突出红色文化第一城的小平故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三苏祠、金碧辉煌的乐山大佛、独具科技文化魅力的绵阳、浓郁酒香的泸州……无一不展示出天府之国的文化魅力。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音响声,穿过白底红色芙蓉的展板,沿着颇具匠心的熊猫桥、金沙桥、都江堰和青城山桥、三国桥、草堂诗歌桥款款而行,成都有代表性的文化尽收眼底。成都不愧是连续办了两届中国道教文化节的圣都,和巨型太阳神鸟金箔图案一样光彩夺目的,还有中国道文化的标志──太极八卦图。设计者大但创新,向传统挑战,把太极八卦图的形制来了一个阴阳大颠倒:坤卦在上,干卦在下;阴鱼左上,阳鱼右下。</span></span></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步入西部文化产业展馆,犹如走进歌舞的海洋,走进文化的殿堂。在布达拉宫巨幅彩图前,西藏姑娘为尊贵的客人献上象征吉祥如意的洁白哈达;在甘肃飞天舞台上,“千手观音”用柔美的舞姿向嘉宾们致意;蓝色的蒙古包下,奔放的《安达情》正在浓墨重彩上演……<span lang="EN-US"></span></span></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带着欢声笑语,走进一座高大的古城,这里浓缩了陕西的各种文化元素,秦始皇和他的兵马俑入川作客,从四川走出去的美人儿杨贵妃也回娘家来了。走过<span lang="EN-US">140多个微缩兵马俑组成的浩大兵阵,一座仿古吊桥,便是西安民间手工艺展示台。泥塑、布艺、脸谱、剪纸等,令人眼花缭乱。</span></span></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老子曰:“美之为美,斯恶矣。”当今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产业,有很大的市场,说明文化之美尚不普及,一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等,人人皆能,整个世界都一样美好,那么,本来一枝独秀的美也就不存在了。人们看到,不仅是看到,而且感受到,新疆展台,载歌载舞的人群感染了匆匆过客,和着维吾尔族欢快旋律,一同跳起了新疆民族舞。电视台的转播车赫然开进文化展场,观众排长龙,依次上车体验电视制作,甚至还可现场当一次电视演员;广播电台把浏览的人们请到播音现场,让自己的声音随着电波传向太空。难道这些不正是在让高雅的文化进一步贴近普通人群吗?<span lang="EN-US"></span></span></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长达数十米、形如飘带的白色传输带造型,以印刷报纸的传送带为原型,构成了盘旋交错的出报龙骨──寓意西部文化产业像龙一样舞动起来。这便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展台的深刻愚意。但是,观光者们对这些并无多大兴趣,因为最有吸引力的,还是那些一浪高过一浪的“音像大比拚”,究竟谁最美,观者自有评说。让人感到困惑的是,站在道家和谐文化的高度自问:什么是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美无言呢?<span lang="EN-US"></span></span></div>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2:56:22

天府之国旅游景点大观

<BR>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旅游景点融绘一图,其中不乏道教名胜(魏明生/摄影)

踏雪无痕 发表于 2006-12-1 23:00:06

<div><font face="幼圆" size="5">那個舉辦地太遠了,一點都不方便。</font></div>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3:07:58

<BR>坤卦在上、干卦在下、阴鱼左上、阳鱼右下的八卦太极图(魏明生/摄影)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3:10:24

<BR>杨贵妃回来了(魏明生/摄影)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3:15:31

<BR>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是他消灭了巴蜀文字(魏明生/摄影)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3:18:01

<BR>从故地运来的原版兵马俑(原件全身完整)(魏明生/摄影)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3:21:33

敦煌飞天组图(魏明生/摄影)

<BR><BR><BR>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3:25:10

魔鬼食火组图(魏明生/摄影)

<BR><BR><BR>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 23:29:42

载歌载舞组图(魏明生/摄影)

<BR><BR><BR>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西部文博会与道家文化(组图)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