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主席铁凝
综合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2日在京举行,选出新一届领导机构,孙家正当选新一届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被推举为中国文联名誉主席。丁荫楠、才旦卓玛、丹增、白淑湘、冯远、冯骥才、刘大为、刘兰芳、李牧、李维康、杨志今、吴贻弓、吴雁泽、张西南、陈晓光、赵化勇、胡振民、段成桂、夏菊花、覃志刚、裴艳玲21人当选为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2日在北京举行,选出新一届领导机构,铁凝当选新一届中国作协主席。
王安忆、丹增、叶辛、刘恒、李存葆、张平、张抗抗、陈忠实、陈建功、金炳华、高洪波、蒋子龙、谭谈13人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作协副主席。 铁凝当上作协主席,得了多少票?是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
作协副主席们各得了多少票?
女作家铁凝当选新一任全国作协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今天在京举行。大会通过投票选举,铁凝当选为新一任全国作协主席。王安忆、张抗抗、刘恒等13人当选为新一任全国作协副主席。http://www.phoer.net/photo/aba/2005/050615262.jpg铁凝
地点:树正群海·九寨沟景区·九寨沟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5-06-15 14:17
铁凝简介
铁凝,当代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籍贯河北赵县,70年代下乡知青。先后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央候补委员。代表作:《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等。
主要经历:铁凝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现居石家庄。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先后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候补委员。作品有《铁凝日记》、《大浴女》等。
铁凝创作年表
铁凝,女,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
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
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
1980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犁主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增刊”发表,《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发表于当年第9期《青年文学》)。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十月》发表。
1984年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山花》,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同年由保定地区文联调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于当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年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5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其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笔会中心美国会所与美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中美当代文学现状。
1986年应邀赴挪威参加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该书展专为中国作家举办的“中国作家报告日”做“中国女作家与当代文学”的演讲。同年中篇小说《麦秸垛》在《收获》发表,河北省文联召开铁凝作品研讨会。
1987年应霍英东先生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澳门。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
198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湾版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在西班牙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月,《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玫瑰门》研讨会。同年,中篇小说《棉花垛》在《人民文学》发表。
1990年至1991年,写出《孕妇和牛》《马路动作》《砸骨头》《埋人》等小说,将《哦,香雪》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为首批国管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年间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为开发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立项和申请资金。
1992年出版两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艺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得该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长篇小说《无雨之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连续4个月列为上海、深圳、北京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铁凝认为此书并非为了畅销而写。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
1995年春,应美国政府之邀,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13个州,并接受俄克拉何马州“名誉副州长”之证书。夏,应高雄文艺家协会之邀,随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北拜会林海音先生。9月,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给我礼拜八》,译者池泽实芳。电视剧《遭遇礼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
1997年秋,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随中国国务院知识产权考察团访问美国。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学》发表,多家刊物转载,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之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被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1998年2月,赴香港参加香港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3月,应以色列希伯莱作家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以色列。5月,应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陪同父亲访问韩国。在河北省第七届文艺振兴奖评选中,获该奖项中的最高奖“关汉卿奖”,即“个人终生成就奖”。被《萌芽》杂志社聘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主编10人卷《女作家影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十月》发表。5月,在北京参加挪威中国文学研讨会,做题为“无法逃避的好运”的专题发言。9月,河北文学馆及河北省作家协会新址落成。年底长篇小说《大浴女》脱稿。
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该作品讨论会在北京召开。9月,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土办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讨论会。
2001年春,由小说《安德烈的晚上》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
2001年4月,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8月,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此篇同时亦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年末,在中国作家协会第6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学文学院和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7月,应加拿大世界华文写作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第6届研讨会”。在“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的主题研讨中,做题为“从梦想出发”的专题演讲。
8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脱稿。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红衣少女》,译者池泽实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国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远有多远》改编的1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国内40余家电视台播出。
5种小说和散文集《谁能让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欢乐》等分别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遥远的完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应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5卷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选》。
应新加坡教育部邀请,赴新加坡“写作营”授课。
日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东京现代文艺社出版。
2005-6-12日至2005-6-17日,随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中国作家“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采风团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风,详细报道见下:
[*]2005-06-16日(下):作家汇聚听江浦[*]2005-06-16日(上):大小作家聚茂县[*]2005-06-15日(下):祭祀红军长征碑[*]2005-06-15日(中):开心感悟九寨沟[*]2005-06-15日(上):多彩静谧九寨沟[*]2005-06-14日(下):访包座战役遗址[*]2005-06-14日(中):访巴西会议会址[*]2005-06-14日(上):捐赠若尔盖小学[*]2005-06-13日(下):黄河首弯见喇嘛[*]2005-06-13日(中):感受红军的草原[*]2005-06-13日(上):鹧鸪山口红旗扬[*]2005-06-12日(下):火苗旺盛示热情[*]2005-06-12日(上):桃坪羌寨采羌风 占个位,更多精彩图片待上传
[转帖]铁凝将领导中国作家协会走向何方?
2006-11-12日下午,女作家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新主席。她是继茅盾、巴金以来,中国作协的第三任主席,也是上任时最年轻的作家。在这个职位空缺了整整一年之后,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体制面临变革、文学创作屡遭诟病、作家协会饱受争议的当口,铁凝的走马上任十分令人瞩目,她所领导的中国作协的动向事关大体。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作家协会的体制成为世界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不仅仅是一个作家自愿联合的社会团体,更是一个国家正部级单位,一个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六千余人组成的全国各地分层结构的权力机构。
自国家推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作家协会的存废就面临争议。就作家个体而言,拿着国家的钱写自己的作品,稿费和荣誉都归于个人,其合理性遭到质疑;对于作协机构来说,其衙门化和官僚作风日益严重,其行政权力不仅无助于文学的进步,反而可能压制作家的创作自由。
这次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的隆重召开,作协机构的重新组建,意味着这种存废之争暂时只能寓居于舆论和学术范畴,全国统一领导的各级作家协会仍将运转如常。那么,以铁凝为首的作协新的领导班子所要思考的问题,应当是在人类21世纪全球化、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之中,中国这样一家遗世而独立的机构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独特的体制使得中国作家协会掌握着比世界上任何笔会或写作基金都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资源。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是,权力愈大,则责任愈大,而不应该相反。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体制,真正的作家都应该代表人类自由的灵魂而舞蹈,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想象是他们创作的基础。因此,作家协会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地维护作家的创作自由,而不是以官僚机构的权力意识和刻板作风去限制这种自由。狭隘的意识和现实的利益纷争,都可能成为创作自由的障碍,分散的作家有时无力对抗,跟任何行业协会的功能一样,作家协会利用组织的力量,清扫这些精神文化领域的障碍、促进文学繁荣,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应当承认,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潮起潮落,各类作家星光耀眼,从伤痕文学到网络玄幻小说,无论是对想象空间的开掘,还是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探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战绩。但是,与读者对作家的期望相比,文坛风景总体还是令人失望的,甚至呈现衰败之势。近年来中国作家屡遭诟病的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对时代急剧变化的把握无力,对历史事件和发展脉络的认知无能,以及对社会矛盾和现实弊端的刻意回避。这些问题的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自然不能全都归咎于作协,但是作协如何正视这些批评,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为勇敢地担当社会良知的作家助一臂之力,却值得新的作协领导班子认真对待。
作协不仅决定着谁可以端上专职创作的铁饭碗,还掌控着全国大大小小的各类文学期刊,开办着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等学习和培训机构,举办着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儿童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有多少作家人浮于事,有多少刊物混天度日,有多少学习只为文凭,又有多少奖项名不副实?新的作协将任其委顿呢,还是重整旗鼓?
民众对于作家的社会良知的期待,也意味着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社会问题面前,代表作家的作协是否应该发出声音、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很多时候,作家并没有沉默的权利。
相较于前两任作协主席要么身兼数职、社会事务繁重,要么年老体弱、心有余而力不足,人们对年轻的铁凝更寄予厚望,不仅仅是期望她荣升以后还能继续写出好作品,更期望她能以特殊的作协体制为中国作家的创作良知而摇旗呐喊。
源自:南方报业网 南方报业写评论的连作协的章程都不看就下笔千言,没一句靠谱的。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1996年12月17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原则通过,中国作协五届主席团修改定稿)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二条 中国作家协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供多样化,新生艺术规律,发扬文艺民主,团结和组织全国各民族作家,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 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按照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第四条 中国作家协会在工作和活动中坚持团结、服务、凝聚、倡导的原则。
任 务
第五条 组织作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文学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文学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
第六条 鼓励和帮助作家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建设新生活的伟大实践。
第七条 坚持文学创作的正确方向,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提供题材、体裁、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艺术风格、流派的自由竞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学和革命文学传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多出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对优秀的创作成果和文学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加强文学理论研究,提倡和鼓励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树立和发扬与人为善、实事求是的文学批评风气,切实加强对创作思想的引导。
第九条 发现和培养各民族文学创作、评论、编辑、翻译的新生力量,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文学队伍。
第十条 努力办好本会所属的报纸、杂志和出版社,不断提高报刊、图书质量,增强导向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广泛联系志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的文学社团。
第十一条 尊重少数民族文学的传统和特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作家,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
第十二条 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巩固和扩大全国各民族作家的大团结,增进同祖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作家和海外同胞中作家的联系、交流和友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第十三条 推进中外文学交流,参加国际文学活动,增进同世界各国作家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
第十四条 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会员的民主权利和正当的经济权益,保障会员从事正当的文学活动的自由。
第十五条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并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为会员从事创作、评论和其他文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服务;举办作家的福利事业,积极帮助会员解决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困难。
…… 喜欢铁凝:) 张抗抗好象就是当年《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恐怖啊!姓铁的不知道是不是满族,更恐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