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土汉人 发表于 2004-10-31 13:00:09

[转帖]中国女人地图: 四川女孩都有点慵懒 上海女人呢?

大连女人   大连女人自信,懂得如何生活,这是大连女人近几年最明显的变化。在南方很少有机会出街的皮褛、大披肩,还有在漫山红叶之中飘扬的超长风衣,都只在北方才能够一见,夸张、隆重、大气、飘逸、潇洒,一出场就全场震慑。配合这样服装的,自然不是一张素面,大连女人的妆容浓郁大胆,只要跟服装配得好,绝对有惊艳的效果。   夏天则是另一番风景了,当然女人逛街不仅仅是为了买东西,多数的大连女人逛的是和朋友在一起的那份开心,逛的是假日里的那份闲散。而那些赏心的,是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青春,那些悦目的,是她们脸上开心的笑容。逛得累了,街边遮阳伞下坐坐,那种随意便从不经意中透了出来。   大连的广场很多且很大,当男人们在网球场、足球场……挥汗如雨的时候,女人们大多会选择到广场上去看会儿书,喂喂鸽子;或者到海湾广场去骑骑自行车、看看海……不去理会琐碎的家务,不了工作时的紧张忙碌,不用花钱,便给自己,也给她们的丈夫留下了足够的自我空间。可见,大连女人很懂得该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让自己过得更轻松、更惬意。   工作的时候,街上的人明显会少很多,但是午休开始后,街上就多出很多穿制服的女人。她们或在快餐店边吃边聊,或在西餐厅里边吃边翻阅报纸资料。虽然少了几分假日里的闲散、随意,却又多了几分精明、干练。过时候的她们一样会吸引来众多欣赏的目光,不是因为那身笔挺的制服,而是穿上制服后的她们身上流露出的自信。   与江南女子相比,大连女人身上少了份婉约却多了豪气;与东北女人相比,大连女人身上少了份豪气却又多了婉约。这样的大连女人是美丽的,不是她们的脸蛋儿,而是她们自内外散发出的气质和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   南京女人   既然有秦淮河、梅花山,有新街口、鼓楼,就一定还有一点南京女人的特性,虽然这特性逐渐湮没在都市的风尘中,但南京女人出众的美丽却是不争的事实,呵呵,满街美眉乱窜,男人们眼花缭乱啦。   南京的女人不够干练,她们少了点矜持,多了点人情味;比起上海的女人,南京女人不靓,南京女人踮起脚跟也赶不上时尚,那索性也就不赶了;全世界情人火爆,南京女人却仍是那么不紧不慢地过她们的日子。文化多了,在南京女人身上就体现出了文化的后遗症。   由于那钟山毓秀、秦淮灯火的孕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南京的特征。南京女人被当地人俗称为“大萝卜”,如此大俗的名字是否蕴涵了“大俗配大美”是很难说的,使得这块本来风月情浓的宝地风月味少了许多,外地人来南京,对南京女人说“大萝卜”,南京女人就气不打一处来,可细细一想,这大萝卜也是自家男人们给外界造成的印象呀,就有点心虚,叫不出声。浸透了秦淮河水的大萝卜,风韵是藏在骨子里的,只有南京男人知道,外地人不明就里,很容易把她们当成一群对时尚风化持排斥态度的旧式妇女。   大萝卜作风影响下的南京女人依旧水灵清秀,然而嘎崩脆,大大咧咧。这种比喻在南京女人听来,心里还不免美滋滋的,哪一个地方的女人称得上这样的美誉呀?──苏州女人太过小巧玲珑;扬州女人太过妩媚;杭州女人心眼太多,只有南京女人,一接触,举手投足间的清爽样,称得上这个大萝卜的美誉。  四川女人   四川女孩并不喜欢浓妆艳抹,你在蓉城街上走走瞧瞧,那些上班族基本都是轻描淡写,不过天生丽质,就算不着炫目的服饰,也一样惊艳。以前美女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年头是要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风采的。在街头,在巷尾,美眉的身影无处不在,不仅提高了四川男人的审美水平,也丰富了四川男人眼睛的业余生活。   四川女孩都有一点慵懒。四川是天府之国,从古到今,战事不如外地频繁,况且成都平原土肥沃。所以解释四川女孩慵懒的原因,大家自是明白不过。这种慵懒,本来就是一种美,所以不要以为四川女孩都是辣妹子,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不是妒忌心特强?四川女孩很温柔,你别管这温柔对你如何如何有害,温柔不是错。如果你是失恋者,你不要说起那场和四川女孩的恋爱是温柔的陷阱。温柔可以让人爱得深痛得深恨得深记得深,但是谁说那是温柔的错呢?   四川女孩的话特别多,情话、废话、短消息没完没了,吵架也是滔滔雄辩,男人们都成了听筒,甚至成了喋喋不休的女人们的下水道。拍拖的一对经常是在“麻辣烫”小摊前摆龙门阵,说话的温度比炉火还旺,外地人看不明白,还以为是在吵架呢。   四川女孩喜欢占便宜,“买相因”是她们的嗜好,很多名牌服装就是花几十元淘出来的,男人们乐得装大款买单──效果不是一样迷人嘛。   在成都的街头一走,看得人眼花缭乱,有些人形容某地是花的海洋,我看再美的花,哪里比得上这生动的女孩时装秀呢?有了好的身材,大部分的衣服,四川女孩穿起来都比较合体。更何况,有了好的身材,女孩子们更注意穿着了。   上海女人   几乎所有的上海女子都有那点小布尔乔亚,并且将之视若贵族的血统──她们坚信自己是女人中的女人,她们热爱时装、香水、化妆品、轻音乐、交谊舞……就像热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或者说,这滚洋溢着浪漫色彩的一切已构成其灵魂了吧。   男人还是喜欢上海女子的:她们婚前很浪漫(很会谈恋爱),婚后又很现实(很会过日子),你可以通过同一个人认识到女性美的两种阶段,堪称两种风景。她们会打扮自己,同时也乐于将这种爱美的思想灌输给男友──做她们的男友必须西装革履,否则走在大街上太不般配。她们是一所教育你成为绅士的学校。你除了会献花之外,还要会做饭──结婚不出一年,你将成为小有水平的厨师。上海女子以善于理财著称,你也得到了一位精明的会计。她们喜欢将丈夫当作亲爱的家产来管理,并为自己培养的结果而沾沾自喜。当然,这一切或许会使你有点累──但上海女子是那种使你累而又心甘情愿的女人,有时候她们一个妩媚的微笑就会令你觉得有所回报了。   其实上海女人是很俗的,她们爱钱,喜欢势力,崇洋媚外,虽然她们很多没有留过洋,但很注重英文的学习,反正说话时常冒出几个英文单词,闹得你一愣,等你反应过来才意识到是什么意思。说那些在写字楼里的人,她们会说在office里。从另一方面讲,也显出了她们的进取心。   她们经常骄傲地称自己为纯种的上海人,因为现在假冒的很多,上海女人必须用修养层次来证明自己的正宗,别人全是歪货。 广州女人   广州的美食天下闻名,关键是煎炒烹炸极为讲究。对厨房,广州女人的偏爱表现在煲汤上。你瞧着,辛劳一天的男人回到家,不管多晚,女人都会迎上去,端出煲好的靓汤让老公品尝。在广州有这么一句话:男人在家里呆不住,肯定是媳妇煲不出汤来。有点意思吧。   广州女人虽然生在南方,但因为阳光暴晒,饮用水恶劣(本地人称为“热气”),所以皮肤黑又疯长痘痘,身材矮小又嫌平板,似乎一无是处,但以西关小姐为代表的广州女人还是被视为最适合做老婆的女人。   广州女人爱玩是出了名的。最火的是健身休闲,保龄球、旱冰、射箭、健美应有尽有。旅游现在是广州女人热衷的项目。但别以为她们只知道傻玩,感情之道广州女人见多识广,因为她们在中国是最早经历感情波澜的女人了,情人?那是内地女人的挣钱之道,小菜一碟罢了。   “丈夫有了外遇,妻子有没有责任?”这样的讨论在广东传媒并不鲜见。尽管如此,“师奶”(特指有钱人家的受丈夫爱不用工作的正牌太太)仍毫不掩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在严肃感情逐渐成为过时服装的年月,广州女人仍然为丈夫熬着浓浓的汤。至于广州那么多包养小姐的事儿,广州女人说,都是外地妹干的好事呀!她们把男人带坏了。其实不是外地妹的问题,是火热的广州男人们把持不住自己,身体和钱都在急剧升温,要出去凉快凉快,哪知外地妹更火,这叫刚出火炉,又入火坑。   广州女人坐在煲好的靓汤边,想想心事和钱,也偶尔想想感情。   摘自《痴情是一种病》

胡晓慧 发表于 2004-11-1 10:29:39

<b>以下是引用<i>阆苑仙</i>在2004-10-31 11:24:33的发言:</b> 这话乍一听对女人蛮慷概蛮甜蜜蛮安慰的哈!可骨子里却暴露出大老爷们虚伪狡猾的狐狸尾巴! <div>真是哄死人不抵命唆!?</div> <div>小仙女满警觉的哟!现在的女人,谁敢来哄?</div>

1963614 发表于 2004-11-4 17:43:58

30岁也许是一道关口:在这之前,她相信世界是她的,或者说早晚就要属于她,她一点也不着急;来到这道关口,她已经知道世界不是她的,终将属于下一代,只是奇怪,为什么世界从来没经过她的手。时间哪里去了,一个人走到了哪儿啦?让自己好好想一想。

寂寞烟花 发表于 2004-11-4 17:15:14

[转帖]姿态:女人三十是道别样风景

十八岁那年时,目睹过一场无果的恋情,是雪儿和微生物的相恋。 <div>  微生物是我们对老师的别称,他教微生物。雪儿是我的好友,身材高挑,肌肤细白……总之也算是校花级了。 说是恋爱,只是雪儿的一场春梦罢了,微生物已婚。雪儿魂不守舍,沉醉而慌乱,常常在夜深归来,叫醒我,给我讲他的浪漫,天知道我有多困…我迷糊中有些新奇,这应该是传说中的爱情。</div><BR><div>  我想爱情应该是美好的,如果不是那天微生物太太来访的话。宿舍的门被撞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冲进来,不合适宜的紧身上衣,突出的小腹。还有脸上的细纹,看起来粗俗而懒散。她嗓门很大,我知道她是理直气壮的。她用难听的话骂雪儿。雪儿象一只无助的羔羊任泪珠从光洁的脸上滑落……</div><BR><div>  记不清她们当时说了什么。弱者雪儿的美丽娇柔,给人我见犹怜的感觉。那太太却完全是母老虎一般,却无法掩饰真正的惨败!婚姻是如此消耗一个女人的红颜吗?</div><BR><div>  从此惧怕三十岁的到来,怕眼角的皱纹,怕腰间的赘肉,怕变成“黄脸婆”,怕变成叨唠的怨妇……</div><BR><div>  不管怕不怕,三十岁如期而至了,却发现三十岁被轻松走过。整天和公司里几个女孩子嘻嘻哈哈,如果不去想,便忘了自己三十岁了。心情不好时,也惆怅过,抱怨过,只是过了便过了,回头再想,却发现三十岁是如此精彩:</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黄昏时分,牵着可爱的孩子在花园漫步。盘起的发,长长的裙是园中的风景。对着孩子浅浅的笑,轻轻的语,温柔的眼神别样美丽。</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经历风雨,更加坚强。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不任性,在不会轻易哭泣。看似柔弱的双臂已练得结实有力。</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象一个魔术师,轻松地做出丰盛的饭菜,瞬间能把纷乱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条。</div><BR><div>  男人过生日,二十岁的情人发信息:你一片灿烂的星空。三十多岁的妻,却为他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洗净他的袜子和内衣。</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如同一泓蕴含碧露的秋水。有着成熟丰满的身体,在性的方面,风情万种,游刃有余。</div><BR><div>  三十岁多的女人更会穿插衣,知道什么样的衣服适合自己。粗看时极平凡,细看却浓淡相宜。著名的主持人柯蓝说过:“我最恨人家说什么样的年龄穿什么衣服,我三十岁时比二十岁更美丽……”</div><BR><div>  其实我也觉得自己三十岁比二十岁更美丽。二十岁时追求时尚,三十岁时才修练成精,让衣和人成为一体。三十岁多岁的女人,美得天衣无缝。美得宠辱不惊。</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是一本好书,也许没有华丽的封面,但却有丰富的内涵,细细读来,给心灵滋养。</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大多事业小有成就,经济更加独立。一般和三十岁的女人约会,男人不用总是买单。</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自信干练,优雅美丽。对男人的爱,不纠缠,该放手就会放手,她已进退有度。知道爱的距离。</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若有过孩子,便平添了许多宽容和耐心。她是男人最好的知已,在男人烦恼时,她能耐心地倾听,轻柔的劝解,恰似微风细雨,为迷茫苦闷的他化解难题。有时会为男人的事业助一臂之力。</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象一个秋天的苹果,青涩退尽,熟透了。三十岁的女人象一开得盛的玫瑰,色泽艳丽,香气四溢。</div><BR><div>  三十岁的女人,有几分狡黠。轻易识破什么是真情,什么是骗局。有句警言说:“不要去骗三十岁以上的女人……”</div><BR><div>  三十多岁的女人如一杯陈年的洒,初看平淡,回味悠长。三十的女人如好茶,细细的品,才能品出味道。</div><BR><div>  三十多的女人,生活的阅历让她从容,她懒惰着,美丽着,笑着向你走来……</div>

安蓉 发表于 2004-11-5 15:05:44

<div>唉,我老被人说懒</div><BR><div>看看,这书写得好,说慵懒也是美,嘿嘿,以后谁再说我懒我就用这话顶回去,哈哈</div>

寂寞烟花 发表于 2004-11-16 16:04:51

有人失恋了哈,嘿嘿

曹斌 发表于 2004-11-10 15:25:37

老鼠爱大米,大米爱老鼠么?!是个问题!

胡晓慧 发表于 2004-11-12 10:58:20

<div>风儿先生,冒犯了。谢谢你,我是站在你这一边的,尽管她是我朋友。</div><BR><div>我真的能从你这个帖子里读到你想说的一切,</div><BR><div>虽然你在我面前是那么吝于赞美。</div>

huangzhihua 发表于 2004-11-12 12:39:39

{转}肉体越轨──女人难以回避的选择 (长,而且并不深刻)

如果这是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游戏,如果精神越轨指的是与婚姻外其他人发生柏拉图式的恋爱(或暗恋)关系,那么我会选择肉体越轨。   还记得那部精典名著《飘》吗?郝思嘉穷其一生都在爱着卫希礼,她虽然跟几个男人结了婚生了子,但事实上,她始终都是“卫希礼的人”,是“卫希礼的老婆”,谁也没办法把她娶走,这也就是为什么白瑞德后来绝望地弃她而去的根源。作为男人,他实在无法接受自己不过是“肉体的替代物”这样的耻辱。事实也是这样,假如一个人爱的不是你,却还要跟你厮守在一起,那他(她)的动机就会变得十分可疑,而你也该反思:自己究竟图什么?如果你图的是爱情,而来的却是耻辱,你还愿意要吗?如果你也图其他的利益,那么这种交易婚姻的就失去了意义,亦不在今天讨论的范畴。   关于婚姻,我想最重要的根基还应该是爱情,维护爱情的方式是保证它的尊严和价值。而精神越轨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宣告了对爱情的死刑宣判。因此,精神越轨的人就是爱情的叛徒,应该按约定俗成的办法“枪毙”他们。   至于肉体越轨,我相信一种说法,就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精神与肉体是可能分离的。肉体是没有魂灵的蠢物,受本能支配,经常会跳出来与精神做斗争,意志稍一薄弱,它就会挣脱缰绳,我们只能把这种现象叫失控,由此导致的车祸叫意外,而精神越轨却是蓄意谋杀。美国女人常会在丈夫出远门时,不忘在他的皮箱里装几包避孕套,她们觉得这样更人性,更有助于身心健康,“只要不把心也丢在外面就行了。”这种洒脱的行为我们不一定做得到,但我欣赏她们的观念。假如给你选择,你愿意选择心不属于你的“郝思嘉”,还是愿意选择一个与你非常相爱但却犯了一两次肉欲错误的老公来原谅?我想我是愿意原谅他接受他的。   事实上,很多中国女人也都在以行动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男人们的肉体越轨事实,同时还装出一副“我不知道”的样子。因为对于她们而言,有时除了接受,还能怎么样?

huangzhihua 发表于 2004-11-12 12:40:09

<b>艰难的贤妻之路</b> ********************************************* 文/蓝艺 在男人眼里,恨不得女人都像彩电一样,他们需要的时候,一按遥控,就自动展现他希望看到的各种面孔供他们挑选,不需要的时候关掉,则万籁俱静无需歉疚。一切均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现在这个世道真不是个盛产贤妻的好世道,因为核心的问题是:男人的高标准严要求总是向我们欠缺的方向打来,使得我们怎么做都是错的。私下里,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索要的贤妻究竟是什么样的? 譬如,对职业女性来说吧,有几个是不被生存空间挤压的?当竞争和衰老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袭来的时候,我们难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遁逃吗?没有的。尤其在深圳这样一个地方,假如你敢消失三个月,那么,你就有被人从通讯录踢出去的危险。没有工作意味着什么?是老公不能承受的沉重的经济负担。做包袱的人怎么可能有资格竞争贤妻呢?起码就先失了“不让对方操心”的底气。为此,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迈着怯怯的步加入这场滚滚的竞争洪流。而这样同样难以得到男人的赞赏。因为这样一来,以社会属性和家庭属性来解析的话,职业女性定然是两者兼而有之的,而孩子这个东西又是女人天然的重心,因此,工作老公孩子三者之间无可避免地呈现三足鼎立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父母朋友等其他社会关系牵扯,俗话说蜡烛不能两头燃,但是,现在的职业女性没有不三头燃的。这既是一种残酷,也是一种无奈。然而,男人们对此往往是失声的或视而不见的,因为他们这时索要的是“他的感受”,他需要你拿出所有的精力,围着他转,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而这,是职业女性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她们可以没有自己,但要她们用两点换一点来打破这个三足鼎力的局面,是绝对不行的。 那没有经济压力的全职太太就能做到吗?据我观察,好像也很难。当全职太太的照顾使得男人们的物质享受上去了以后,男人又开始索要精神上的共鸣和满足了。他们需要你有女同事一样的干练和见识,需要你独立于他,有自己的空间,不过分依赖他打扰他干涉他的私人生活──他们一方面其实早就习惯了自己的独立空间不容别人侵犯,一方面又暗暗寄希望于女人总是能够在他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他们眼里,恨不得女人都像彩电一样,他们需要的时候,一按遥控,就自动展现他希望看到的各种面孔供他们挑选,不需要的时候关掉,则万籁俱静无需歉疚。一切均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而这一点,全职太太同样很难达到。 于是,贤妻就成了男人女人梦寐以求的说法。 做一个贤妻有多难?大多数的男人说了,他们没见过;而大多数女人也说了:该做的我都做了,可他还是不满意。女人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可男人却不认帐,好比球已经进门了,可裁判却吹无效一样。贤妻这个标准非两个人尤其男人的发言为头等重要不可,因此,从一开始,女人就是被动局面的承受者,不存在所谓平等之说。 看看概念,贤和惠总是连在一起的,这个词谁也不知道发源何朝何代,但从古至今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女人的生活。一度,她有一个硬指标:三从四德。但是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硬指标是多么的不合人性不合情理,即使我们女人想以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代价来换取这个硬指标,男人也不会同意。时代变了,贤惠的标准也变了。男人以孩子热爱的眼睛看着母亲,然后以挑剔的目光审视妻子。同样是女人,男人却揣了两把卡尺,站在两个角度聚焦一个概念──此所以没有贤妻的症结之一。他们对女人的渴望是她们拥有全部的优良素质,而对女人的要求却总是她欠缺的那部分,究其实质,不过是想女人尽善尽美,完美无暇罢了。他们希望女人聪明懂他,有才干又美丽,有独立人格,还有经济自主能力,有相夫教子的潜力,又能识大体懂道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附加温柔、宽容、勤快、娇俏,能扮演情人+母亲+女儿就对了。 他们想得真好,殊不知这样的老婆连我们女人也想娶一个呢! 我们女人不是不想而是做梦都想满足男人的愿望,问题是:这个目标的确高远了点,我们的奔走因此不得不成了艰难的万里长征。
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查看完整版本: 爱上酒吧的女人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