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
1.2. <div>3.<BR></div><BR><div>4.<BR></div> 5.<BR> <div>虚了~~</div>
酿之悟
当我们吃着甜美的蜂蜜时,你可曾知道,蜂蜜是怎样酿出来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一只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蜂蜜,需要来往飞行大约30万公里,吸收大约1200万个花朵的液汁。每次采集回来,还需要把液汁从胃里吐出来,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己的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液汁才成为蜜汁。但这时的蜜汁,还含有大量的水份,不适宜于储藏,蜜蜂还要不断地鼓翅扇风,使水份蒸发掉,最后才变成浓缩的蜜糖。由此不难看出,蜜蜂要酿出蜜,就靠这三条:一是勤快,二是博采,三是加工提炼。而我们要办成一件事,欲干出点业绩来,何尝不是这样?春华秋实,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哪有收获?
记得著名发明家爱迪生说过这样的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才就是勤奋”。爱因斯坦更形象地给列了一个公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这就是蜜蜂采花酿蜜的勤奋精神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自觉奉献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伟人和名人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马克思一生从事革命,花了40年写出《资本论》。在身体已经衰弱不堪的时候,他还在工作,最后坐在写字台前的椅子上溘然长逝。
大文豪高尔基,勤奋创作一辈子,名著等身。在他生命快要终结的那些日子里,他还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鲁迅先生1936年3月就生病了。这年的1 月至10月,他平均每个月有一本书出版。他在10月19日逝世的前3天,还写了《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蜜蜂酿蜜的勤奋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惟有这种精神,才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最伟大的精神。
这里拍摄的是状元洞前荷花池蜜蜂采集荷花蜜,您又会联想到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