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6-5-12 12:39:24

仡佬族姑娘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2-16 10:45 编辑

仁者乐山2006年5月2日拍摄于贵州纳雍县

帅卒 发表于 2006-5-12 13:32:42

仡佬族 <div class="black9">&nbsp;</div><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73" align="left"><tbody><tr><td><img height="224" src="http://www.zytzb_org_cn/zytzbwz/nation/image/yilao.jpg" width="173"/></td></tr></tbody></table><div class="black9">  人口为437997人。 <BR>  <BR>  主要散居于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数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 <BR> <BR>  使用仡佬语,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分稿、阿欧、哈给、多罗4个方言。由于居住分散,汉语已成为通用语,不少人还通苗语、彝语、布依语。 <BR>  <BR>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div><BR><div><span class="black9">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BR> <BR>  仡佬族人和中国古代“僚”人(音老)有密切关系。大约在2000年前,古代僚人就在贵州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后来不断迁徙散布到其他地区。自明代以来,许多史籍上都记载着:“仡佬,古称僚”。仡佬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玉米为主,其次还产稻、麦、薯等。早在清代,仡佬族人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铸犁、制作鸟枪,被人们称为“打铁仡佬”。仡佬族人因为长期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所以生活习俗等方面已和当地的汉族相似,但至今仍保存一些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节日庆典、饮食习惯。因为仡佬族人数少又居住分散,所以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就连语言也有很大差别,往往分散居住在一个县内的族人也不能通话。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人过着贫困悲惨的生活。解放后,仡佬族人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span>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仡佬族姑娘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