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建造者 发表于 2006-4-17 12:33:16

<div>巴适哟!</div>

徐建宁 发表于 2006-4-17 19:21:23

漂亮。适当调整一下会更出色。

徐建宁 发表于 2006-4-17 19:22:56

学习了。

dswybds 发表于 2006-4-17 20:41:17

安逸。

dswybds 发表于 2006-4-17 20:42:32

欣赏了。

leikang 发表于 2006-4-18 05:51:21

四年没有来了,从图片中可看到古民居保护得不错,河岸边添了绿。

孙巍 发表于 2006-4-19 09:13:16

好帖子!支持一下!学习了!

侯开良 发表于 2006-4-22 18:39:2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7%"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olspan="2" height="11"><div align="center"><font face="隶书"><font size="6"><b>阆中古城 韵味横溢 </b><BR></font></font><BR></div></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7%"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olspan="2" height="11"><BR><div align="center"><img alt="2.jpg" src="http://www.hebei_com_cn/node2/node30/node33/images/00008768.jpg"/></div><BR>&nbsp;  徜徉在阆中古城,最令游客称奇的是那些纵横勾连的肥肥瘦瘦、长长短短,犹如长短句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点缀着沧桑之意的古树,繁复中见别致,玲珑中显精巧,堪称我国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BR>&nbsp;<BR>  古街巷: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BR><BR>  阆中山、水、城如唇齿般相衬相倚,人居环境妙趣天成,堪称典范。自战国中期巴国迁都阆中以来,历代帝王都将其视为辖治西南的重镇,竞相在此设置郡、州、府、道并苦心经营。三国时期,阆中便是声名远播的“古城”了。尤其是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中时,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广建殿堂,使阆中的建筑格调骤然上品位、成规模,始有阆苑之称。此后历代王子皇孙,朝廷命官在羁留这块“风水宝地”期间,也纷纷广聘能工巧匠,或兴土木以建府第,或择佳处以修别殿,逐渐使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街巷达61条之多,而古院落更是数以千计,总面积达2.1平方公里。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堪称中国“四大古城”之首,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不可多见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专家学者誉之为“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BR><BR>  古城的古街巷命名也挺有历史文化底蕴:有以名木佳卉命名的白果树街、古莲池街、槐树街;有以名人、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的迎恩街、状元街、三陈街、良牧街;以商贸命名的广东会馆、浙江会馆、陕西会馆;有以地理风水命名的管星街、笔向街;有以手工业发展内涵命名的机坊街、醋坊街、蒸馍巷……它们各有风貌特点和悠久的历史。 <BR><BR>  古院落:建筑美学的“百科全书” <BR><BR>  阆中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这些建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为古城营造了浑厚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围。 <BR><BR>  叩开古街巷一扇扇厚重的双扉兽环木门,无论是张家大院、马家大院、蒲家大院,还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的孔家大院,那恬淡雅静的亭台楼榭,那一窗疏影映出几枝素竹,那几峰假山衬出一壁浮雕,那砌工精湛的花台、花园和葱茏的古树名木,以及回廊和画宇下的笼中画眉,青石阶沿下花缸中的嬉戏游鱼,组成了一幅幅声色俱佳、动静和谐的立体图画,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和审美愉悦。在这样的人居环境里,古院人家尽情享受着一份生活的恬美和艺术文化的滋养。 <BR><BR>  古窗花:民间建筑的一大奇观 <BR><BR>  玲珑剔透,变化万千的雕饰镂刻,是阆中古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房屋上的握挑、吊檐、檐头、门窗、门楣,大多有雕饰。这些雕刻图案质朴,做工精细,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构件的某些部位,在整体结构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四合院中千奇百怪的镂空窗花,是这些古民居的精华和灵魂之所在,它使深宅大院显得敞亮、剔透,具有延伸建筑空间、扩大视野的功能,美学原理和实用价值在这里展示得十分酣畅。阆中古民居的窗花达百多种以上,有“中国民间建筑的一大奇观”之誉。有描绘自然景物的奇花佳卉,有反映市井生活的琴棋书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珍禽异兽,有表现古代人民不懈追求的“福、禄、寿、喜”之图案。其技法有浮雕、镂空、圆雕、多层雕。林林总总,生动、灵性,汇成一部再现唐宋以来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 </td></tr></tbody></tabl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组在阆中古城捕捉的镜头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